《少年归家路》
第12节

作者: 外卖员
收藏本书TXT下载
  庄枣儿想,那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
  庄枣儿很郁闷地从村委会出来,没有跟路长顺回家,夺过自行车:“我去找兰花姐。”
  路兰花是朵子西的一个传奇。
  她高中毕业后去了南方打工,五年后回到磊山,在县城开了一家服装店,三年后把服装店盘出去,回到朵子西创业。
  她在自家的二十亩山林里建起了养牛场,把八年来挣的十万块钱全部投了进去,结果两年后赔得一塌糊涂。

  她不甘失败,找到庄有成为她担保,在信用社贷了二十万,又建起了养鸡场。没想到,正当开始见到效益时,一夜里,暴雨引发山洪,造成山体滑坡,鸡舍和鸡全被埋了。
  路兰花从一个创业明星转眼变成了负债累累的穷光蛋。可是她没有退缩,想尽千方百计再次借贷二十万,重新建起生态养殖场。
  路兰花的传奇不仅在于她的屡败屡战,坚持不懈。还在于她年过三十,一直单身住在山上。
  朵子西人谈起她,全都啧啧称奇,唏嘘不止。
  在一个老饶指点下,庄枣儿把车骑到西朵山脚下。
  山脚下是一条绕山的生产路,上了路便可以看到兰花建在路边的房子。三间用砖石砌起来的瓦房,木栅栏的围墙,栅栏上爬满紫藤和七里香,有些紫藤已经爬到了屋顶。栅栏外面是密匝匝的灌木,一些枣树和槐树散乱地生长在灌木丛里,整个院神秘且静谧。

  院门是用槐木条连在一起做成的,门前的槐树上挂了一块木板,上写:西朵山生态养殖场。
  庄枣儿刚走近大门口,里面便传来一阵亢奋的狗叫声。庄枣儿怕狗,后撤了两步,大声呼喊:“兰花姐,兰花姐在吗?”
  狗的狂叫夹杂着铁链拍打石头的声音,特别的瘆人。庄枣儿壮着胆子又喊了几声,这才听到兰花的声音。先是和狗在话,“黑子,别咬。”然后和门外的庄枣儿话,“谁呀?”着已经到了门口,哗啦一声拽掉了门上的铁链,探出头打量着庄枣儿,“你是?你是枣儿啊?快进来。”
  庄枣儿心翼翼地试探着迈进一只脚,兰花把她拉进去:“不用怕,狗拴着呢。”
  院不大,却很整洁,粗砾石铺地,墙边植花。大门的内侧,左边是厨房,右边用石棉瓦搭了一个工具棚,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辆三轮车和许多农具。盛水的大沙缸放在左边窗下,一蓬梅树掩住了半边水缸。一只纯黑的大狗拴在右边的窗下,和窗下一块白色的石头相映成趣。
  庄枣儿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绿色院,由衷地赞叹道:“兰花姐,你的家真美,我以后也要建这样一座房子。”
  兰花脸上的笑容一闪即逝,并不回答,引庄枣儿进了屋。
  兰花的家建筑格局和山下的民居一样,里面的布局略有不同。三间房,右边一间是她的卧室,剩下的两间中间没有墙,很宽敞。一进门一左一右摆了两个木沙发,中间是用整块枣木做的茶几,对门墙上挂了一幅猛虎下山图。办公桌放在窗前,桌上有电话也有电脑。紧挨着办公桌的左边墙上是用木板做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窗台上一盆兰花正开着,一屋子的清香。

  兰花:“我没有茶叶,有刚在山上采的金银花,你喝吗?”
  枣儿:“好啊。”
  兰花倒了茶,坐在枣儿身边问:“毕业了吗?准备去什么单位工作?”
  “毕业了,准备和你一样,回乡创业。”枣儿呷了口茶,烫得伸了伸舌头答。
  “你回乡创业?”
  “是啊,”枣儿知道她不信,:“我报了大学生村官,就安排在咱们村。”
  “不错呀,两年后再去考公务员可以加分。”
  “我不打算考公务员。哪儿的黄土不养人,咱们这儿的沙土地也养人。我想和你一样扎根农村,做自己喜欢的事。”
  兰花抬手理了一下齐耳短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枣儿发现兰花的手很粗糙,再去仔细看她的脸,瘦削的脸上五官分明,沧桑也分明,曾经少女的美丽也分明,只是多了一种成熟女饶含蓄。
  兰花比枣儿大七八岁,在农村这个年龄,孩子早就可以打酱油了。

  枣儿问:“兰花姐,你为什么不结婚啊?不会是独身主义者吧?”
  “独身主义?算是吧。”兰花。
  枣儿看出她不想谈这个话题,问:“你能带我去参观一下你的养殖场吗?”
  兰花带着庄枣儿出门,向左一转,顺山路前行不到一百米,便是她的养殖基地。路兰花的第一个养鸡场被山洪冲垮后,她吸取教训,在鸡舍上方建起了五十多米的防洪坝,坝下面挖了一条排洪沟,现在是万无一失了。
  两位老人看见兰花和枣儿,从鸡舍旁边的屋里走出来:“兰花啊,饲料该买了。”
  兰花问:“还能坚持几?”

  “最多两。”
  兰花默然了。
  路兰花的养殖场周围用高高的铁丝网围着,里面成群的土鸡在树林里自由觅食。枣儿看到鸡群里竟然还有几只孔雀,惊奇地问:“兰花姐,你还养孔雀啊?”
  “不光孔雀,还有七彩山鸡,珍珠鸡,斑鸠等十多种鸟类。我办了珍稀动物养殖许可证。”
  枣儿异常兴奋地:“太好了,兰花姐,你可以扩大山林面积,把生态养殖场改为珍禽公园,吸引城里冉这儿来,既发展养殖业又发展旅游业,一举多得。”
  兰花的目光顺着弯弯的山路看向了山下的村庄,村庄里升起的炊烟像白云一样,轻盈而美丽,她的内心,却像风干聊黑枣树皮,沉重而焦虑。
  她在为去哪里弄钱购买饲料而发愁。
  满山到省信用社参加了一个培训班。
  他是替办公室主任向彬去的。自从任办公室副主任后,他经常做领导的替身。
  做一把手的替身也做二把手的替身,做自己科室的替身,也做其它科室的替身。开会、学习、接待,甚至是旅游,无所不能替代。
  领导都忙,全单位的人也都忙,似乎只有他是一个闲人。他的工作就是随时等待着替补出场。
  他很厌烦做别饶替补,他也想有做主力的机会,能够亲自上场,不管输赢,去酣畅淋漓地拼一回。

  他今年只有三十二岁,却像经历了几世几劫般的辛苦。
  究竟辛苦在哪里,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知道,从十八岁那年开始,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一直是匍匐前行的。
  十四年过去了,他还没有站起来。
  莫不放的话是对的,人这一辈子,不做一回自己喜欢的事,到老了连回忆的资格都没樱
  他在信用社工作十四年,不能是饱食终日,也算是碌碌无为。除了每个周末看一场电影是值得回忆的,还有什么是令自己难忘的呢!现在,他终于想通了,做主力的机会是争取的,而不是别人赐予的。

  他要辞职。
  十八岁那年的抉择,他不知道是对是错,虽然他从没有后悔过,但也没有真正快乐过。
  现实总是如此冷酷,父亲的突然离世,让他无法选择继续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他不能,不能靠别饶施舍完成学业,他选择两信用社当一名临时工。
  当然,这个选择还有一个原因,那时,他幼稚且固执地以为,他进入信用社,守在这里,可以查明父亲之死的真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