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什么话都没有,泪水止不住就掉下来了。
我的泪水情不自禁也流出来了,可能有点悲观,挺伤感的。
我骑上自行车,心情很不好,想着老奶奶和她的儿子,是怎么过的呀!
想着、想着就想到了师父,这下遭了,我去晚了,怎么呢?肯定要挨骂,不管了,到了在呗!
我心里自己安慰着自己,不想了,不想了。
这两的气,还是有点热啊!已经在流汗了,有可能想着师父要批评我,才有这么热啊!
在八十年代,打稻谷用的是板桶(用木板做成的,四面加一底,四方形的,称为板桶)很重,很重的,是专用打麦穗,打稻谷用的,但是用起来很累,很累的,抓起一大把稻谷草,先举过头,然后,又放到板桶上面的一角拌,使劲的在板桐上面举起,又放下,举起又放下,这个动作完全等到稻谷全部落在板桶里,就OK了。
师父的家坐落在县城的郊区,周边有大学,大专,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等等……
当时修学校,修工厂时,占用了全村的土地,还剩了一部分的土地来种植蔬菜,和水稻等等……
当时,师父他们现在是农转非,等于是(农村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房子全部盖成两层楼的,一幢一户的,很宽,很宽的,看见之后,我都羡慕死了。
这就是坐落在郊区的优越性,那时候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最好处对象了,因为,条件好,土地又少,又好玩,所以,只要媒婆介绍,大多数都能成功的。
大概有九点左右吧!我到了师父家门口了,师父和理发店的所有人都来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他们已经都准备好了,好像快要走的样子,有可能在等我吧!
看见我来了,所有人都在问:“怎么了,今来这么晚呢?”
我开玩笑:“主要今要想偷偷懒,所以我般多才起床,慢慢收拾过来的,不好意思,让大家等我一个人,真心的对不起,对不起啦!”
师父开始问我:“林子,你为什么你衣服上,鞋子上面全部是稻田里的泥巴呢?”(泥巴就是泥土的意思。)
我:“骑自行车,一下子不心骑到稻田里去了,本想回家换衣服的,我想着反正今要下稻田收割稻谷的,所以又还怕耽搁时间,结果还是又点晚,让大家久等了,不好意思哈!
我为什么要撒善意的谎言呢?因为,这是自己的事情,应该去做的,所以,没有必要出来的,另外,讲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
当我看到能帮助需要的人时,心里充满着正能量,自己就不油而然的去帮助他人。
帮助别人;我觉得能使自己得到快乐!
从饶本性上讲,我这个人不能看见有需要的人时;避而不见,对于我来,是办不到的。
虽然,我读书的时候,爱调皮、爱捣蛋,同不听话的同学一起和老师对着干,那是因为,不想去读书,才故意那样做的。
我个人认为,帮助别人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肯定了自己的价值,也获得了别饶好感和友情,所以,我快乐。
试想,假如我看见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眼睛几乎快失明了,过马路的时候又过不去,割稻谷的时,又摸着去割,你们会怎么想?难道,不去帮助她吗?
我相信大家都会去帮助的,坚定的相信大家。
当然,我也可以匆匆离去,也可以视而不见,但是,这不是我林子的风格。
从我父母就教育我该做什么样子的人,我的父母常常教育我和姐姐两姐妹,怎样去帮助别人,怎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等等……
爸爸、妈妈:“因为你的帮助,你的力量,解决了他人所需的难处,你不觉得你很有价值吗?因为你的帮助,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伸出热情而温暖的双手,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
有句话“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无私地奉献,就会影余香。”
助人乃是快乐之本,在给他人快乐的同时也不经意间自己也得到了快乐!林子知道吗?”
爸爸继续教育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族里,就会去做需要帮助、需要关爱的人,人人都喜欢被他人关心、关爱的感觉。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下,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我们给予他饶帮助就像一个接力棒,你传递给他人,他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就会感染着更多的人,久而久之,全社会就会形成一种以帮助别人为乐的氛围,当自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对你伸出援助之手,又能收获快乐!知道吗?”
虽然,我爸,我妈,文化不高,平平凡凡的两个人,但是做人,时常教育我们的这番话,还是挺有教育意义的。
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有我这样的父母,感到骄傲,幸福。
所以,我在我师父面前撒了善意的谎言,我虽然年龄,但是,我有我的原则,做了一点点事,就去炫耀自己,这不是我林子的风格。
师父也是个有正义感的人,林子觉察出来的。
所以,师父:“不晚,不晚,今,就慢慢的收割,大家也不着急,我们慢慢的去做,气太热了,以免累倒大家了。”
师父,真为我们着想,虽然,师父为自己家打稻谷,也在为我们考虑,所以我们劳动,劳动也是自己很值得学习的一方面。
大家都到齐了,出发咯,大家很激动的心情,去收获丰收的喜悦。
师父吩咐道:“夏你带领大家先去割稻谷吧!然后我们随后就到,不然的话,我们来了,稻谷还没开始割,我们来了怎么打呀?”
大家一起i:“那我们先走了哦!”
师父大声喊着:“夏兵、夏兵,过来下,杨龙也过来,我们三个人去抬打谷子的板桐,好不好?”
俩个伙子,一起答应着:“好嘞!边走边开玩笑:我们抬得起来不?我俩去试一试吧!”
板桐是很重,很重的,一般的人都是抬不起来的。
然后,俩个人拿着粗绳子,套起来,在抬,结果劲了,没劲,感觉没有吃饭一样,“哈哈,还是抬不起来啦!咋办?”
俩个人正商量着,怎样抬起来时,师父和夏师姐的男朋友一起走过来了。
夏师姐的男朋友是附近的学校当一名年轻老师,老家是在省内一个山区自己考出来的,他的爸爸在附近当一名工人,听师父家打谷子,所以就过来帮忙了。
黄哥和夏师姐认识是经过媒婆介绍的,应该俩个人认识有半年左右吧!据我看到黄哥时不时的来理发店找夏师姐玩,所以,我们都叫他黄哥呢!
夏师兄叫着,“黄哥你也来了,正好过来帮忙,我们三个人一起,可能抬得起来了。”
黄哥:“三个人怎么抬,亏你想得出来哟!”
夏兵:“咋办呢?”
这时候,黄哥一下子想起,“家里面不是有木架子车吗?夏兵你怎么没想起来呢?害得杨龙满头大汗的,走,我去把它推出来在看,怎么弄。”
八十年代的木架子车,长度大概有一米七八,宽有一米左右吧!
相当于现在的一辆型货车,大家当时都把它用来拉任何东西来使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