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眸成都三千年》
第12节

作者: 盗帅点蚊香
收藏本书TXT下载
  秦昭襄王开始让周围的人推荐合适的人才,此时身为中尉的田贵等人极可能向秦昭襄王推荐了李冰。比《华阳国志》早100年的东汉应劭《风俗通》曾记载李冰战江神的神话。在故事开头明确指出,李冰是秦昭襄王任命。唐代虞世南《北堂书钞》曾引《风俗通》文,说李冰的升任,起因是“秦昭襄王听田贵之议”,又有”秦昭襄王得田廣之议,伐蜀郡,平之后,命李冰为守。”田贵、田廣极可能是同一姓名的讹写,其也应该是《华阳国志》中所记载的站在司马错一边主张伐蜀的“中尉田真黄”。此外,司马错、张若等人也可能参与了李冰的推荐,因为司马错祖上也是自晋国投奔秦国,某种程度上与李冰算是“老乡”,(关于李冰的身世后面有分析),因此他们彼此非常熟悉且关系交好,作为前辈的司马错因此非常信任和看好李冰。

  李冰的身世背景历史资料资料中未有准确的记载,目前主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来自山西运城(晋国),一是陕西(秦国),也有人认为其来自蜀本地的今四川什邡一带。
  关于山西运城一说,源于1999年,山西的李氏后裔李保生读了一本名叫《都江堰》的书,书中提到了李冰的族属、生地至今不详。想起自家族谱中有对“始祖李冰赴蜀治水”的记载,他激动万分地给都江堰市政协发了一封信,从此李冰籍贯为山西运城(晋国)这种说法开始传开。不过李保生一族家谱,52代之前都没有记载,似乎很难成为直接证据。历史上存在很多家谱的总序里将前代名人列为始祖的现象,为何家谱只记录了第52代到70代呢?李保生解释:家谱修订之风在清朝才盛行起来,早先一般人家不会修订家谱。因此,此种说法并不能直接证明李冰来自山西运城。

  日期:2020-07-02 10:09:40
  另一种说法,李冰籍贯为秦国(今陕西)则最有可能,且与山西运城家谱一事并不矛盾。由《通志.氏族略》中可知,李姓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史记》明确记载李耳老家在楚国,后来李姓子孙主要分成赵国和陇西两支。通过对历史资料前后顺序综合分析表明,李姓的人最初分布在楚、晋国一带;当晋分为韩、赵、魏三家后,李姓便开始分散于这三国。后来,其中一些人为求发展,进入秦国谋生。

  由此看来,李冰的祖籍很可能由楚,入晋,再流入秦国。而其入蜀任职的时候,则很可能是从秦国调入蜀郡。当然,也不排除李冰前期就跟随张若、司马错等人自秦入蜀,辅助治理蜀地,并且在“张若时期”,在后勤建设等方面表现出其充分的才能,且与属地百姓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受到百姓拥戴。后来,在张若转任黔中郡守时,李冰受到司马错、张若、田贵等人的极力举荐,从而被秦昭襄王任命为蜀郡守。

  关于李冰为蜀人的说法,主要是因为李冰次子“二郎”后来被百姓称为二郎神,后人专门为其立有纪念的祠庙。二郎神额上有第三只眼即“竖眼”,这与古蜀先王蚕丛“纵目”相吻合。另外,祭祀二郎专用羊肉,这与古蜀羌人存在很大联系。因此李冰一族也可能是一直居住在蜀地的古蜀人后裔。
  此外,李冰在任蜀郡守的时间也有不同说法,目前大部分人认为李冰任蜀郡的时间在秦昭王30年至秦孝王之间(公元前276~公元前251年)。部分人也认为其开始任职蜀郡守时为公元前273年前后。因为这个时候正秦楚停战的政治大背景转化之际,李冰的上任是说得过去的。不过其上任时间很可能为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73年之间的某一年,因为张若攻入黔中郡、江南的战争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在此过渡时期张若很可能由于“战时临时状态”被任命为黔中郡的郡守,而此时秦军仍需要从蜀地输送大量军事物质,而水路则成为主要运输通道。此时蜀地水患较多,需要一位能力出众的人主导蜀地水利及航道建设工作,李冰很可能此时被任命为蜀地郡守。其初期治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灭楚的航道运输。直到公元前273年秦楚休战,同盟建立,水利工作才转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

  大部分人认为,李冰出生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302年前后,建功立业、造福一方百姓曾是他自小的理想和抱负,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以及初期的职业生涯中,李冰努力学习水利、天文、地里、建筑等各种知识。
  日期:2020-07-02 10:18:05
  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73年期间,李冰正是30岁左右的青壮年之际,受到蜀郡守的任命后,李冰十分激动,也非常感激秦王及同僚的信任。此时的李冰,时刻告诉自己,未来工作,不可懈怠,不可辜负他人期望,不可辜负自己,建设蜀郡将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和信仰。他也时刻不忘教育和培养自己的爱子“二郎”,上任后不久便经常带着十几岁的儿子,东奔西走、不畏艰险,积极投入了治水工作,后来二郎也成为其重要的助手。

  李冰上任前,成都平原一带水患无数。由于成都平原属于冲击平原,西高东低,岷江自横断山脉奔踊而出,尤其到了夏秋雨季,大量冰雪融水以及雨水,带着巨量的泥土和沙石,任意肆虐成都平原。每次洪水来临,成都平原便成为一片汪洋,百姓的生命财产以及庄家作物被洗劫一空。洪水退去,则又成为赤旱之地,庄家无收。长期以来,水患成为了西川百姓的最大心头之祸。
  开始,李冰邀请了许多有经验的百姓,对当地地形做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充分听取他们的建议。大家发现岷江自西面陡峭山谷进入成都平原后,流速开始减缓,江水中带来的大量泥土沙石开始堆积,淤塞河道。一旦水势上涨,便容易导致洪涝灾害。这个关键的水势交界处就在今都江堰玉垒山一带。于是大家决定凿开玉垒山,对岷江进行分流。其中一面将水流引入成都平原,既达到缓解水势、降低灾害作用,又可以灌溉成都平原,从而转害为利。

  李冰等人便因此设计了的具体的都江堰工程方案。工程从上至下主要分为鱼嘴分水提、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入水口三个主要部分。通过三者科学的结合,达到了对岷江分水、防洪、灌溉的作用。
  工程第一步便是修建宝瓶口,以作为引流至成都平原的入口。宝瓶口位置当时在岷江东岸,当时还是属于玉垒山一部分,因此需要凿开玉垒山。不过要凿开玉垒山谈何容易。当时没有发明丨炸丨药,于是大家想出了“火烧+水浇+人凿”想结合的办法,先用柴火烧热岩石,再浇上冷水,通过热胀冷缩使岩石发生松动后,再利用人工开凿。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将玉垒山凿开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出来的石堆叫“离堆”,离堆为宝瓶口靠岷江主流方向的西岸。相比今日的工程技术,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开凿玉垒山的艰辛过程。

  凿开宝瓶口后,为顺利将岷江引入宝瓶口,需要在宝瓶口上部河心修筑一道分水堰,也叫“金刚堤”。于是大家将大量装满鹅暖石的竹笼堆在江心的沙滩上,最终形成一个约800米长、宽75米、高120米的狭长小岛。如此一来,岷江被分成两条流向:分水堰西边(岷江靠西岸方向)为岷江主流继续顺流而下,被称为“外江”;另一边流入宝瓶口方向至成都平原(岷江靠东岸方向),称为“内江”。分水堰前端形状尤似一条大鱼的头部,因此被称为“鱼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