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7-12 14:32:19
桓温刚灭成汉时,便在当地举任贤才,援引了一批比较贤能的成汉旧臣,如王誓、王瑜、邓定等人作为参军,帮组安抚蜀地百姓,其中常璩也在其中。常璩生卒时间约公元291年~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州)人。在李特反晋前期,一直依附于青城山范长生,李雄自立之后,范长生被重用,常璩也因此得到李特安抚和优待。常璩勤勉好学,李期、李寿在位时,曾为史官。此后,常璩曾将搜集的巴蜀地理风貌与历史事迹,撰写而成《蜀汉书》。李寿与东晋断交而结好后赵时,采录《蜀汉书》并将其送给后赵皇帝石虎,北方文人便开始传钞,因此《蜀汉书》最先于北方黄河流域流行。李势即位后,常璩升任散骑常侍,但因成汉日渐腐化衰落,故一直心向东晋。桓温伐蜀时,曾力劝李势降晋。
成汉灭亡后,常璩曾随桓温来到东晋都城建康任职。当时,东晋士族喜欢重用中原故族,对蜀人却非常轻视。此时常璩已经年老,深感受到歧视,便逐渐淡泊仕途,一心专注于史学研究。常璩潜心搜寻旧人著作,改写而成《华阳国志》。《华阳国志》以赞誉的眼光,描述了中国西南地区的悠远文化,以及诸多西南的历史人物,以此对抗当时扬中原、江东,而抑西南的社会主流。因为资料新颖可靠,表述条理清晰,文词典雅庄严,符合当时文人雅士的阅读爱好,所以面世后非常流行,成为千百年来地方志著作的典范和准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自此,更多的世人开始关注和了解西南的文化和历史。
日期:2020-07-13 11:02:42
第二节 前秦侵益州,东晋复失地
公元344年,时年23岁,仅仅在位三年的东晋第四位皇帝晋康帝司马岳在健康去世,由其两岁的儿子司马聃即位,是为晋穆帝。由于穆帝太过年幼,由其母皇太后褚蒜子摄政,朝事则主要由穆帝的皇叔、会稽王司马昱等人把持。
公元347年,桓温灭成汉后,在东晋朝廷内声望大振。以司马昱为代表的东晋皇族向来对桓温保持戒心,忌惮其在朝内影响力过大。为抗衡桓温,司马昱重用著名隐士殷浩,任其为扬州刺史,并让其积极参与朝政。在此之前,殷浩曾隐居十年,素有美名,曾经因“当官发财为粪土”的言论而大受推崇。此前,朝廷也曾多次邀其出山,殷浩皆坚定拒绝。
殷浩上任后,便着力开始北伐。至公元353年底,殷浩先后收复了许昌和洛阳,一度招降纳叛,但因降将张遇、姚襄的反叛而至北伐功亏一篑。
桓温与殷浩年少时便已齐名,二人曾“共骑竹马”,但彼此之间一直暗中争强好胜,这种“少年青梅竹马,长大对头冤家”的关系有点像三国时期的曹操与袁绍。后来朝廷重用殷浩,以压制桓温,因此桓温更加忌恨殷浩。殷浩北伐失利后,桓温便抓住这一机会,上书朝廷,极力指责殷浩,朝廷逼不得已,将殷浩贬为庶民,并将其流放至东阳郡信安县(今浙江衢州市)。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随着桓温在朝廷内最重要的政敌殷浩失势,桓温在东晋朝廷已基本没有威胁,开始掌握大权。之后,在桓温的主导下,东晋再次开启持续近20年的北伐,但终未成功。
日期:2020-07-13 11:03:06
而在蜀地,成汉政权被灭后,战乱并没有彻底平息。公元347年,桓温灭亡成汉后约一个月,原本降服东晋的成汉旧部王誓、王润、邓定和隗文等人起兵叛乱,各拥数万人。桓温亲自率兵讨平邓定,另派袁乔击破隗文,又命益州刺史周抚镇守彭模(今彭山县东南),剿灭王誓、王润之军。由于桓温灭蜀只是为了建立军功,以便自己在朝廷树立威望,并不打算长期滞留蜀地,因此,仅在成都停留了30天便率军返回了江陵。
此时,邓定、隗文等人的叛乱并未平定。桓温走后,隗文等人立范贲为帝,并乘机夺回了成都。此前,公元318年,范长生死后,其子范贲曾接任其成汉丞相一职以及侯爵封号。范贲称帝后,继续沿用了李势时期的“嘉宁”年号。范贲充分发挥其天师道优势,“以妖异惑众”,吸引了蜀地许多百姓的归附,聚众达到万余人。
公元349年,东晋益州刺史周抚与龙骧将军朱焘联合攻打范贲,范贲兵败被杀。至此,成汉残余势力之乱被彻底平定,周抚因平乱有功而进爵建成公。周抚,字道和,汝南安城(今河南平舆县)人。其父亲周访为东晋名将,曾任梁州刺史。周抚向来刚毅勇猛,有其父亲之风。因此,让其坐镇成都,镇守益州,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人选。
日期:2020-07-13 11:04:22
此外,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十二月,随桓温伐蜀的东晋征西督护、振威将军萧敬文曾发生反叛,杀害征虏将军杨谦并攻陷涪城,继而取得巴西(今阆中),并自称益州牧。桓温曾派邓遐协助周抚讨伐,但未能击破。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桓温派梁州刺史司马勋南下,与北上的周抚联手攻打涪城。萧敬文从二月坚守至八月才出降,周抚将投降后的萧敬文斩首,并传首至建康。至此,东晋才在名义上开始真正有效地控制了益州。
时为梁州刺史的司马勋,曾为汉赵将军的养子。建兴四年(316年),汉赵(前赵)刘曜攻陷长安,至西晋灭亡,刘曜的部将令狐泥收养了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司马勋为养子。司马勋成年后,勇武且善骑射。咸和六年(331年),司马勋从关右南奔东晋,自称是大长秋司马恂的玄孙,冠军将军、济南惠王司马遂的曾孙,略阳太守司马瓘之子,东晋朝廷见其是宗室之后,又如此心向东晋,便授任其为谒者仆射,司马勋也以勇猛而闻名。公元344年,梁州刺史桓宣去世,当时征西将军庾翼镇守襄阳,便请求朝廷让司马勋代替桓宣担任梁州刺史,并驻守西城。后来,司马勋退守武当。公元347年,桓温灭亡成汉后,梁州重新纳入晋朝版图,故司马勋也移镇于原本的梁州治所汉中。
日期:2020-07-13 11:05:32
司马勋一直有占据蜀地的想法,但由于忌惮益州刺史周抚的威名,所以未感采取行动。桓温知道其想法后,也极力抚慰,并让他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汉中太守。
兴宁三年(365年),周抚去世,朝廷命其子周楚代为益州刺史。司马勋失望及愤恨之余,于同年十月起兵反叛朝廷。梁州别驾雍瑞、西戎司马隗粹极力劝谏司马勋,司马勋不但未听从,还将二人杀害。司马勋于是自称梁益二州牧、成都王。十一月,司马勋率兵进入剑阁,攻打涪城,西晋西夷校尉毌丘暐弃城而逃。随后,司马勋将益州刺史周楚围困在成都。桓温知道司马勋叛乱后,上表任命鹰扬将军、江夏相朱序为征讨都护,派他率军前往成都救援周楚。在周楚、朱序合力之下,司马勋兵败被俘,桓温下令将司马勋斩杀,并传首至京城建康(今南京)。
司马勋之乱平息后不久,太和五年(公元370年),益州战乱又起。蜀郡人李金银与广汉人李弘自称是成汉末代皇帝李势之子,并利用道教影响力聚众起事。李弘自称为圣王,年号“凤凰”,聚集兵众达到万余人。此外,陇西人李高也自称是成汉皇帝李雄之子。李高一度攻破涪城,东晋梁州刺史杨亮失守。益州刺史周楚派遣其子周琼讨李高,又派其孙、时任梓潼太守的周虓讨伐李弘。二李的叛乱很快便被镇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