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江湖》
第2节

作者: 雾中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反正没个正形呗,歪的斜的横的,倒立着,就是横的慌。”秦致远接着往下说:“安三太这些年就没受过气,今儿可是他们四霸天结拜的大日子,二楼的包间被人占了不说,自己的人还让人给打了。安三太鼻子都气歪了,他哪能受得了这气啊,再说这江湖道上的朋友都看着呢,他岂能被人落了面子,安三太迈步就往楼上走去,他非得要弄死这不知天高地厚的主儿。”
  “咚咚咚,安三太迈步上楼,在楼下高声喊道‘这是哪位好朋友来我月明楼玩啊,也不告诉我安小三儿一声,我安小三儿好提前招待您,再怎么说我也是明王府的管家,是老明王调教出来的下人,您这样可是显得我安小三儿不懂事啊,丢的可是我们明王府的脸。’安三太这几句话棉里夹针,看上去说的客气,可实际上却是拿明王府出来压人。”
  “楼上这康熙爷一听,嗯?正主儿来了。旁边站着的那画眉刘三儿立刻精神了,有好戏看了。康熙老佛爷拿眼打着楼梯口,就说了这么一句‘安三太,你好大的胆子啊。’楼梯上的安三太一听,差点鼻子都给气歪了,这楼上是哪个愣种啊?自己都报了家门了,楼上还敢这么骂自己,脸上顿时挂不住了,立刻大步迈台阶,俩步就上了楼,这心里生气嘴上的话可就不客气了。‘嘿,楼上是哪位没长眼睛的家伙呀?’……啪……”

  秦致远一个高音落地,然后拍了醒木,他不往下说了。

  茶馆里面的书座儿顿时不乐意了,这正裉节儿上不说了,这玩意儿谁受得了啊。大伙儿纷纷央求起来:“秦先生,再说说呗,后面怎么了?”
  “是啊,再多说点儿,这安三太见了康熙爷有没有吓尿裤子啊。”
  “哈哈哈……”旁边有人在笑。
  秦致远却是不理他们,微微一笑之后,茶馆伙计给他拿了水烟筒过去,秦致远拿出洋火点了水烟,咕噜咕噜抽了起来。

  大伙儿一看,得,这都开始抽水烟了,准是不能再说了。
  这是下午时分,谁家没个正事儿啊,书茶馆里下午人是最少的。能来这儿都是书腻子,大家都是懂行的人,知道这会儿该零打钱儿了。
  茶馆角落蹲着两人,一大一小,大的二十岁,名字叫高杰义。小的八岁,叫吕杰诚。两人是师兄弟,都是秦致远的徒弟。
  该打钱了,师兄弟俩对视一眼。

  师哥高杰义立刻捂着脑袋:“哎呀,哎呀,我头疼,我病还没好呢,师弟你去吧。”
  小屁孩吕杰诚不满地嚷嚷道:“你怎么一到打钱就头疼,我都打好几回了,我不去。”
  高杰义却理直气壮道:“我可是个病人,我都被人打破头了,一个多月都没好利索呢,我怎么就不能头疼了,我凭啥不能头疼?”
  小屁孩吕杰诚仰着小脑袋,插着腰,怒气冲冲瞪着他师哥:“你看你那样儿,哪有半点病人的样子。你被敲在头上还是被敲在脸上,把脸皮都敲厚了?你以前不这样啊。反正我不去。”
  高杰义顿了顿,又道:“我去也不是不行,但你得答应我一条件。”
  吕杰诚问:“什么条件。”
  高杰义道:“明早你刷马桶。”
  小屁股愤怒地大叫:“凭什么,我都刷一个多月了。”
  高杰义一摊手:“那也不差这么一天了嘛,答不答应?不答应,你自个儿伺候刘八爷去,大不了我往师父跟前一趟,我头疼又犯了,最后还是得你去,还白白挨一顿数落。”

  吕杰诚被高杰义的无赖行径给委屈坏了,最后只能含泪答应。
  高杰义见小屁孩答应了,他得逞地坏笑两声,便拿了一个青缎的瓜皮小帽扣在脑袋上,然后拿上一个小笸箩就过去打钱了。
  这是旧时作艺说书的一种形式,这年头说书没有直接卖门票的,都是说一段儿之后让茶馆伙计或者自己小徒弟拿着笸箩去向听众打钱,要到多少算多少。
  而等到要打钱的时候,说书先生会在这里停顿一下,留出打钱的时间来,这里行话叫做驳口。说书不能随便停下来,不能随便哪里停下来,就让人打钱了,这样没效果。
  比如你说今儿天气不错,然后就让人打钱,这观众谁理你啊。所以必须得留一个小扣子,把观众吸引住了,不赶紧给钱没法往下听,这样才行呢。
  零打钱这种形式一直到后来新中国才消失,因为后世都是卖门票的,没人下来打钱,所以评书里面的驳口技巧也就消失了。
  而打钱这活儿真不好干,为什么呢,听众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遇上好说话的,那还行。遇上难办的,人家拿话挤兑你,或者羞辱你,这就很难堪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吕杰诚这小孩儿不想去打钱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今儿座上还有个难弄的主儿。
  高杰义过去打钱,也不多话,就是露个微笑。人家愿意给,他就道一声谢,别人不愿意给,他也绝不多停留,更没有多讨要,免得人家面子上下不来。
  这年头有钱人不多,但是愿意来听玩艺儿的,都是会花钱的主儿,厚着脸皮进书茶馆的人还真不多。当然了,露天撂地那种围着凑热闹的主顾大多都是不肯花钱的,所以撂地赚钱也被艺人称作是平地抠饼,素手求财。

  没多大一会儿,高杰义手上端着小笸箩里就多了不少零零散散的铜板。高杰义是从后往前打的,所以打到前面第二排的时候,就遇到那个难缠的主儿了。
  这位难缠的主儿是谁呢,说大名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只知道姓刘,家里行八,所以大伙儿都叫他刘八,给个面子的就叫刘八爷。
  他是在天桥摆地的。天桥这块原本是个荒地,狗都嫌的地方,也是南城穷人待的处所。还是在清朝的时候,因为天桥做买卖不收税,所以很多跑江湖的小摊贩来了,也就引来了一些客流。再后来等江湖艺人一过来,这边就彻底热闹起来了,所以也才有了今日这般繁华的景象。
  当初这块狗都嫌弃的不毛之地,如今价值甚巨。

  那么摆地是什么意思呢,刚才说了天桥这块原来是荒地,买卖人过来都是摆地摊的,江湖艺人过来也是撂地卖艺的,观众都是围在旁边站着看的。但是这种作艺方式叫做雨来散,风雨一来,观众就走了,或者等到要打钱的时候,人家也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赚不了什么钱。
  刘八这群人眼光比较长远,很早就看到了商机,但是他们又没多少钱,所以没法圈地盖房子造茶馆办游艺场什么的,不过他们又想到了一个新招。
  占了一些小块零散的地儿下来,去买一些顶棚桌椅板凳,临时搭了一个小棚子,里面摆好板凳,然后租给艺人做艺,这个形式叫做摆地。有个地儿框着,观众就不太会跑了。
  然后他们跟艺人是二八下账,艺人拿八,他们拿二。别看这区区的两成,刘八可有好几块地儿呢,据说他一天的收入得有两三块现大洋,这就相当不少了,没看这刘八爷现在天天端着茶杯跑茶馆,日子过得多潇洒。
  这得佩服人家的商业眼光啊,当然也有那好事儿的给刘八取了个外号,叫刘板凳,因为人家靠板凳吃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