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滑稽》
第9节

作者: 飞剑门中原一点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全县13个乡镇共172个村,你周五早上一上班,就把172份图纸直接送到二楼206会议室,按镇分好,扎成13捆。”熊洪飞点点头,走出门。赵金玉抓起电话打给宋主任,“周五上午九点,通知各乡镇的一二把手,到二楼206开会!”
  到了周五,十三个乡镇的正副书记、乡长镇长,早早坐到二楼206室等候。墙边整齐摆着13捆图纸,每捆上面夹一张白纸,写着一个镇的名字。他们都知道要建标准卫生室,一个个三言两语讨论着。有的在墙边转悠,不时弯下腰看看。
  八点五十分,赵书记、何县长、宋主任、周秘书、陈秘书等人,相继走进门。见到领导,嘈杂的声音立即停住,两个年轻的女服务员跟着走进来,拎起水壶给各位领导倒茶。
  “大家都过来,先称称体重!”赵金玉讲。

  屋里一阵骚动,全体站起,慢慢朝门边走去。一个服务员从南面墙角桌里拿来本子和笔,一一称完,记录好。赵金玉拿过本子,看看,说:“有四个人重了,今天暂时不点名,希望各位在工作上再用点心!”
  赵金玉清清嗓子,从杨书记调研那天说起,讲了近半小时。底下,一个个镇领导神情庄重,有的飞速记着,有的附耳倾听,不时点个头,直起腰背望一眼。“每座标准卫生室的造价已经估算过,材料费人工费加起来,不超过11万。在资金方面,先由每个村医自筹。”底下鸦雀无声,他继续讲:“建成后,验收后达标的,县政府给每个村医补贴3万,镇里再给补贴1万。你们有什么想法?”说完拿起杯子,喝茶。一个个镇领导不吭一声,会议室里顿时静悄悄。“那就这么办。图纸在墙边,过会都领走。现在是九月下旬,过完元旦,每个乡镇一定要完成任务量的50%。明年五月底,一定要全部竣工!”

  散了会,领导们一走,会议室里哄然响成一团。不一会,这群镇领导从县政府大楼门口一股脑冒出来,一窝蜂走下台阶,把图纸放上车,一溜烟走了。
  第二天上午九点,赵金玉走出县委县政府大楼,坐上等在楼下的专车。前面的四辆警车鸣起警笛,沿人民路一路呼啸,行人纷纷驻足观望。车队行了十几分钟,在一个工地前停下。工地上立着五台打桩机,五根桩已经吊起就位,桩头上系着红布,只等一声令下。工地前是一座漂亮的二层小楼,楼前广场两侧插着一支支彩旗,乐声满场飞扬。广场中心,两只红脸黄毛狮子在锣鼓声中舞得正起劲,围观的人稀稀落落,站在周边树荫下。车一进广场,两只狮子立即停下来,四个舞狮人拽着狮头跑到路旁,拿起纯净水仰脖大喝几口,飞速脱下黄色绒衣,坐在地上边喝水边擦汗。见到车来,几个人立即走过去。赵金玉走下车,和一个领头的中年人说几句,走上铺着红地毯的高台。高台上方,一条红色条幅高高挂起:热烈庆祝“锦绣花园”开盘。

  赵金玉拿出讲话稿。聚集的人一下多起来,不少行人停下脚步,树荫下已经站满,没有位置,只能站到太阳底下。“永昌建设集团是全国百强民营企业,连续五年被评为省优秀建筑公司,自从来到神马县……”声音在广场上空回响,聚来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从马路对面小跑过来。不一会,广场上站了一片。赵书记一讲完,周昌带头鼓起掌,台下人一个个木头桩似的竖着,一动不动,零星的掌声很快熄灭。一霎间,锣鼓声“咚哐咚哐”响起,赵书记在乐声中走下台,走到车边,钻进车。警笛齐鸣,周昌的奔驰紧随其后,车队一阵风似的呼啸走远。打桩机“轰、轰”锤动,售楼处敞开大门,人群一窝蜂往里挤,门口墙上贴着:今日看房者,赠送一瓶纯净水和两袋洗衣粉。

  赵金玉在县委大楼前下了车,周昌快步跟着,一起走进办公室。“热啊,真热!” 赵金玉嘟嚷着拿起遥控器,打开空调。
  “中午我介绍个人给你,在神州宾馆,你肯定感兴趣!”周昌坐在沙发上说。
  “先洗个澡。”赵金玉边说边走进里间的浴室,打开浴霸,“哗哗”的水声从里面传出来。周昌站到窗口,望着不远处自己的工地。现在,“永昌建设”这四个大字已经挂遍全县。自从赵金玉离开成都童山,来到神马,自己的队伍也转战而来。童山的市场现在已经完全放弃,神马成了自己新的聚宝盆。
  不一会,水声停住——“滴、滴”响几下,传来放水声。赵金玉穿着新衣服走出来。
  “刚才你说的是什么人?”赵金玉边说边弄头发。

  周昌狡黠一笑,“你见了就知道,确实是个高人!”他边说边自顾点头,“我前几天去茅山,在朝天观外面,一个人一见到我,就问我最近是不是经常多梦,早上刚起来没精神,口干舌燥。我非常诧异。他又问我家里的厨房灶台是不是摆在西面,刀挂在北侧,卧室东侧是不是摆了花。我立马蒙了!”周昌一下站起来,对着赵金玉讲,“他说得全对!”

  赵金玉嘴唇一动,“哦!”
  “我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你猜他怎么说?”
  “怎么说?”
  “他说‘我是从你面相看出来的’,你说这人是不是高手!”
  赵金玉点点头。
  “现在这种货真价实的人少啊。我已经把他请来了,昨晚住到神州宾馆。”

  “要会会!”赵金玉两只眼睛里放出光彩。转身拿起电话,“代主任,你半小时后叫人把洗衣机里衣服晾了。”挂了电话,他俩走出门,赶往神州宾馆。
  日期:2011-07-09 09:28:18
  周昌在车上拿出手机,和那人说了几句。一小时后,车开到神州宾馆广场上。四个人下了车,直接上三楼,走进“青松阁”。门虚掩着,敲门一推,里面坐着一位四十来岁,浓眉清目的中年人。见他们来,中年人立即起身迎上前。
  “这位就是茅山陆道长!”周昌伸出手介绍,“这位是赵书记!”两人握个手,分别就坐,两个司机也各自坐好。周昌朝小王一撇嘴,“叫服务员拿菜单!”小王立即出门,叫来服务员,几个人一番推让点了菜。陆道长对着众人说:“我九岁上山,跟师傅学《上清经》,已研习四十多年,现在只能算是略懂皮毛。”
  “陆道长太谦虚了,你看起来也就四十来岁啊!”赵金玉说。

  陆道长笑笑,“今年已经五十二了。”
  “陆道长是世外高人,有缘相遇,真是三生有幸!”周昌笑着说。
  陆道长摆摆手,“我哪里能算高人,水平高的大有人在!我这样的也就是出来混口饭吃。”大家一阵笑。陆道长继续讲:“我有个师兄,已经快六十了。他八岁上山学道,异常刻苦,那种精神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他在三十五岁那年打通小周天,现在头发乌黑,皮肤白嫩,嘴唇红润,看起来也就三十几岁。他才称得上世外高人!”
  “他住哪?”周昌问。
  陆道长笑笑,“他常年住在茅山,每日修行,不喜欢见生人,几乎与世隔绝。他才是真正的修道之人!”众人一阵感叹。

  闲聊一会,服务员敲门上菜。吃完饭,一行人立即上车,车在云马高速上飞驰,到县委大楼前停下。
  三个人下车,走进县委县政府大楼,来到赵金玉办公室里,周昌走在最后,“啪”一声关上门。
  陆道长里里外外看看,说:“这楼坐北朝南,但——你们看——”赵金玉和周昌跟着他走到窗前,陆道长伸出手一指,“你们看前面这条河——”
  “这是采桑河。”赵金玉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