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主任,这事只有您能帮我!您——”
“坐吧坐吧!”梅良平手一指,放下报纸。
张秀枝走到一张椅子边坐下,把事情原原本本一讲,眼泪跟着掉下来。
梅良平喝口茶,不紧不慢说:“你要想开啊,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社会要发展,各方面建设都要钱,政府有政府的困难,有时候牺牲个人利益也是难免的!凡事想开点,建车站是为了全县人民,你就不搬,是不是车站就不建了,你想怎么可能!最后,肯定是法院判强拆!作为一个公民,一定要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政府,热爱领导!紧紧团结在领导周围!不能总计较个人得失,不能总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张秀枝抹着泪水,抬起头,“大伙都说补偿太少。他们不能这么作孽,就差杀人放火了!”
“老大姐,想开点,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就没有别的亲人吗?”
“还有个表弟,来往不多。”
“那就搬过去一起住,何必在一棵树下守到死呢,你老了肯定要人照顾吧!”
出了信访办,张秀枝一步一步走到家里。屋里很暗,她长长的影子拖到对面墙上。只有两个小房间,一个巴掌大的院子。屋里没什么像样东西,一张黑白的全家福,摆在床头。她慢慢走过去,双眼盯住照片,伸出老松皮一般的手,缓缓拿起来,抚摸老伴、儿子,泪水猛然溢出。
下午,张秀枝签了拆迁补偿协议,再到社保处,那个小姑娘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要,递给她627元烈士抚恤金。
已经签了协议的,房屋立即被拆,一片片废砖乱瓦洒在路边。
宾馆和商场的地,分别卖给了永昌建设集团和万达建筑公司。周昌和何达到现场查看后,对拆迁进展非常不满,这事越拖越不利,必须速战速决。
中午,周昌正要吃饭,手机突然响起。“……怎么会这样!你们——真他妈饭桶!我昨天刚回成都,怎么不早说,我下午过去!”匆匆吃完饭,周昌开着车,沿云马高速飞驰,四点多,终于赶到“锦绣花园”施工现场。桩已经打完,整个工地开挖得乱七八糟,到处堆着土。东侧有两个基坑的垫层已经铺好,工人正在里面绑钢筋笼。
“这里!”技术员卫强伸手一指。周昌穿着西服,背着两只手,站在土堆上,脸板着不出一声。卫强和几个施工员木头似的立着。一阵风吹过,几个人一动不动。附近的工人瞧着他们,不敢靠近。
“真想一脚踹你下去!”周昌皱起眉,对卫强狠狠说。卫强憋着脸不吭声。周昌侧过头看着众人,“一帮饭桶!犯这种低级错误!”几个人都低下头。他又盯着基坑,“质监站做小应变怎么也没发现呢,更他妈饭桶!现在都开挖了,叫我怎么办?你们说怎么办?”大家都不吭声。周昌又骂几句,叫上卫强,调头走下土堆。
两人上车,来到神马县第一建筑设计研究院,走进结构设计师代玉清的办公室。卫强摊开图纸,把事情一讲。代玉清笑着说:“这种问题我是第一次遇到!”
“这帮饭桶,我都脸红!”卫强尴尬地低下头。
“12号楼少打两根桩!这——幸亏是在东面边上,上面是厨房,承载力相对较小。扩大承台——不行的话——再减少楼层,我算看看,尽快给你们答复!”
“楼层最好不减。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晚上一起吃个饭吧?”客套一番,大家一起走下楼,上车,来到金满楼。在三楼一个包间里吃完饭,周昌塞给代玉清两条中华烟。
过了两天,上午十一点多,周昌拿到代玉清出的解决方案:扩大承台,在那两根桩的位置,做个独立基础,与承台连成一片。看着变更图纸,预算一下,脸立即阴沉下来。
当晚,周昌请来周远波、质监站站长方力山,在金满楼小聚。大家都比较熟,吃完饭,先送走周远波。车掉个头,开往方力山住的“梅香苑”。“周秘书不仅仅是一介书生,那块‘金字招牌’就是他的主意,大手笔啊!”方站长点点头,说:“周秘书原先跟着何县长,赵书记一来,才调走。”两人闲聊一阵,车进了小区,停在方站长家楼下。
“有件事,你一定要帮帮忙,救救急!”
“什么事说得这么严重?”
“‘锦绣花园’有座楼,少打了两根桩。我已经请设计院的专家出了解决方案,问题倒是不大。我想这样,你能不能叫检测单位出那两根桩的小应变检测报告,就当那两根桩存在!”
“这——”
“你放心,设计院的整改方案已经出来了,我肯定会严格做好。真的出了事,我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个鼓囊囊的信封,递到方力山手里。
方力山一捏,“好,明天就叫他们出报告!楼一定要盖好,我还打算在那买一套呢,现在房价那么高,你卖多少?”
“等建好了,你随便挑,价格好商量嘛!”两人对着一阵笑。
方力山把信封放进包里,下车,走上三楼。进了屋,把信封往桌上一扔,“啪”一声。老婆听到,一转头,眼珠里露出光色,放下电视遥控器走到桌边,抓起信封,拆开一数:一万五。
方力山把事情一讲。
“我们女儿的教育基金现在快一百万了!”老婆高兴地说。
“其实我这人不贪财,但大家都这样,你不要反而不好意思。这个周昌后台硬得很,要是找到局长来压我,还是要听他的,以后见面反而尴尬。”
“赵金玉的儿子才13岁,已经去美国上学了。何书武的女儿去年连高考都没参加,直接去英国上大学。去国外读书要花多少钱,就是省长,光凭死工资也不够!大家都这样嘛,我们心安理得!我们的女儿那么聪明,一定不能输给他们!一定要存够两百万,小学一毕业就送到英国去,美国不好。”
第二天上午,周昌来到“锦绣花园”项目部,叫来12号楼的管理员马山、技术员卫强。
“代主任的整改方案你们都看到了,但费用太高!我现在想这样,那两根桩的位置,我们挖个坑,找两根米把长的桩埋进去,做个样子,承台也不用扩大。”
马山卫强一眼对视,两面相觑!如钩搭鱼鳃,箭穿雁嘴。
“怕什么!我是项目经理,出了事还不是我顶着!你们他妈的怕什么,白白浪费这么多钱,一群废物!”
又骂一顿,转身悻悻走出门。
日期:2011-07-11 09:26:42
十
拆迁的事不得消停。十几天下来,还有二十七户不签拆迁协议。
“跟我来硬的!有的人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赵劲刚在指挥部里,恶狠狠讲。
没电了!当晚,这二十七户人家同时断了电。第二天早上,又断了水。
“还不是想逼我们签字!”大伙说。
“吴主任,您是老干部,您去找领导反映反映,我们就指望您了!”
吴正明答应下来,立即骑上自行车,去信访办。
远远的,吴正明看到自己开的那扇小门已被封死,外墙面上,一片崭新的涂料,像补丁似的,显出门的形状。
他在单位院前锁好车。“吴主任!”门卫小夏向他招手,吴正明朝他点点头,走进去,朝自己曾经的办公室走去。门正好敞着, “吴主任!”梅良平见到吴正明,站起来走上前。
“梅主任!”
吴正明伸出手,两人笑着握个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