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许还记得,那艘在风暴中受损的“坎伯兰号”巡洋舰吧。这艘拥有8门8寸口径的重型巡洋舰,此刻也顾不得修理了,拖着还未完全修复的桅杆,冒着浓烟,“突突突”的从福克兰群岛以最高的速度驶来,并接替了严重损坏的“埃克塞特号”。至此,三艘英国巡洋舰把蒙得维的亚港围得个严严实实。
“施佩伯爵号”驶入中立港口城市的消息,更是让丘吉尔兴奋不已。他首先给哈伍德发了个电报,升了他的职,封了个荣誉骑士称号;要求他把“施佩伯爵号”堵在港口内等待支援,接着,他下令召集一切附近海域可以作战的战舰,务必以最快速度,赶到蒙得维的亚港,予以增援。
毁灭“施佩伯爵号”的机会来了!
日期:2009-05-19 05:13:40
连载34
值得一提的是,当“施佩伯爵号”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停泊后,兰斯多夫上校便释放了舰上的英国船员,这些俘虏都是在历次袭击中抓获的。战斗爆发时,这些吓得瑟瑟发抖的船员就被关在船舱内,并都奇迹般的毫发未伤。(他们的内心是期盼英舰取胜呢?还是祈求德舰取胜?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后者。)
军事上打完了,现在又轮到政治上的较量了。
从“施佩伯爵号”抛锚的那一刻开始,德国、英国代表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大战。他们在谈判桌上展开激战,代表们舌枪唇剑,互不相让。
德国驻乌拉圭大使指出,战舰必须在港口修理好破损才能恢复航海性能,因此要费一段时日;英国代表争锋相对,提出抗议,他们提醒乌拉圭政府,按照国际法的规定,交战国的战舰只在中立国港口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德方代表又认为根据伦敦宣言第14条,军舰受损和坏天气两种情况下,可以不应战。英、法代表则坚持说斯佩号只是受了点小伤,完全可以出海。
夹在中间的是乌拉圭政府。从利益上说:乌拉圭政府和英国有十分密切的经贸关系,大量的英国商人也在乌拉圭做生意,并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可乌拉圭政府毕竟是中立国,不愿意与德国公开闹翻,为此,他建议成立一个小组来调查德舰的伤势。
与此同时,兰斯多夫上校也加紧了战舰的修复工作,他出高价邀请当地最大的船舶修理厂为“施佩伯爵号”进行修理,却遭到了该厂经理的直率拒绝。原因很简单:他父亲是法国人!
这时,乌拉圭政府调查小组的结果出来了,调查小组的意见是:“施佩伯爵号”确实不能马上出海,兰斯多夫可以在港内修理3天,如若再赖着不走,就要扣押该舰至战争结束再予以归还了。
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尴尬,兰斯多夫上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位置。一方面他希望尽快出港,再这样拖延下去,蒙得维的亚港外不知道又要集结多少英国的军舰了(此刻,4艘巡洋舰、1艘航空母舰正从世界各地赶来) 另一方面,他的战舰因无法得到有效的修理,行驶出去也是死路一条。
于是,他发了一封详细的电报给德国海军总部质询意见。
这封电报在海军总部引起了轩然大波,海军元帅雷德尔更是气愤不已。他曾经三令五申,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与英国海军硬拼。现在倒好,“施佩伯爵号”自己找上门去,和英国干了一架,被打的鼻青脸肿不说,还被封锁在中立国家的港口内。
出海前,雷德尔元帅就已经给兰斯多夫上校交代了“巡洋战”的首要任务是破坏英国航运,而不是与英国海军决战。这位老军官当场就流露出不满的情绪,他认为:作为一舰之长,看见敌舰就夺路而逃,太丢脸了。他并非不知道假如无法在战斗中战胜英舰,又无法摆脱英方跟踪,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自始至终,他都是为荣誉而战。
但是,这也要了他的性命。
日期:2009-05-20 08:53:41
连载35
“施佩伯爵号”最终的结局
1939年12月16号早晨,也就是“施佩伯爵号”限时出港的前一天。在那位脸有愠色的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的主持下,德国海军部的首脑们聚集在一起,就“施佩伯爵号”事件商量对策.现在,留给兰斯多夫上校的,似乎就三条路可以选择了。
1.接受乌拉圭当局的拘留。
2.“施佩伯爵号”做战斗突围,航驶到邻近国——阿根廷。据说,阿根廷是亲德的,在那里,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
3.自沉战舰,并破坏舰上一切设施。
这些海军部的老先生,都是不愿承担责任的老滑头。因为,就现在的处境看,以上的3个选择,对“施佩伯爵号”都是相当并不利的。
经过一整上午“热烈”讨论,海军参谋部最终的决定是:授予兰斯多夫上校全权处理权;理由是:兰斯多夫乃现场指挥官,他要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情况。
下午1时,雷德尔乘车赶往总理府,并把海军部的最终裁决计划告知希特勒。恰巧,希特勒从他那敞大的书房钻出来,几月以来,他都沉醉于那个伟大的,征服法兰西的计划当中,雷德尔已是很久没见到他了。
在这里,雷德尔元帅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他认为:军舰被乌拉圭政府扣留是绝不可行的,这个“中立”政府是没有一点含金量的,他们肯定会把伯爵号上的秘密武器转交给英国政府,英国人也是千方百计想要得到的技术,特别是“施佩伯爵号”的战斗桅楼。突围如若无望,那么自沉战舰,破坏舰艇上一切设备,是最好的选择。
希特勒表示同意雷德尔的看法,但他更希望“施佩伯爵号”做战斗突围。在他那充满想象力的脑袋里,他盼望着那些英勇的水兵奋力一搏,尝试突围,如有必要,于强敌奋战并光荣沉没。这是何等伟大!
随即,他把一支手放在这位海军元帅的肩头,满腹哀愁的说道:“海军元帅先生,我完全理解你的感情。相信我,对这只舰和士兵的命运,我和你一样感到痛心。可是这是战争,如果需要,一个人必须学会残酷。”
大洋彼岸,兰斯多夫上校此刻倒显得异常冷静。
首先,舰上的水兵们凑了一笔钱,在蒙得维的亚市中心区最豪华的公墓,为“施佩伯爵号”的死难官兵举行了一个庄严肃穆的下葬仪式,曾经被俘虏的英国商船船员也参加了葬礼,并献上花圈致意。
而后,这位神情凝重的海军上校,独自登上了他那心爱的战舰,对那些还在为“施佩伯爵号”做无偿修理的德国侨民表达了感谢。他表示:由于外交努力的失败,乌拉圭政府已经下达了最后通牒,17日下午6时,“施佩伯爵号”就必须起航,不能再呆在港内,修理工作,没必要再进行下去了。
17日下午3时,残破不堪的“施佩伯爵号”上,兰斯多夫上校向那些齐聚在指挥舱的军官们,下达了他一生中最艰难,也是最痛心的决定——自行凿成“施佩伯爵号”,他不愿意让1000多名士兵,为这个毫无希望的突围,白白牺牲掉性命。
“施佩伯爵号”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
17日下午5时20分,“施佩伯爵号”将舰上海员的行李和供应品转移到港内的德国商船上,6时整,兰斯多夫上校率领40多名船员驾驶“施佩伯爵号”拔锚起航,缓缓向港外移动,舰上2面大幅德国军旗迎风飘扬。
蒙得维的亚港口积满人潮,目送这艘残舰拔锚起航,很多人认为可以看到一场精彩的大战了!摄影机、望远镜,一应俱全;一家美国广播电台,不远万里,专程赶来做现场报道。标题是很招人可爱的:“施佩伯爵号”覆灭记!而那些住在乌拉圭的德国侨民,则神色凄凉,有得,甚至忍耐不住而哭出声来;站在港口另一边的是英国侨民,他们个个神采奕奕,幸灾乐祸的注视着这一切的发生,如若有记者采访,他们就会神气十足的声称:要让全世界看看,强大的英国海军,是如何痛扁德国佬的!
在英、德两国,焦急的人们则拨准了广播收音机的频道,静候无线电报告消息。希特勒也急切的坐在收音机旁等待着“施佩伯爵号”最后一战的消息。可是,得到的消息是让他昏厥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