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到了1916年》
第5节

作者: 松岩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松现在也觉得,跟随约翰上校来到索姆河前线是必要的。
  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战场上形势复杂,他提出的只是个粗线条的建议,很多具体问题还需要他依赖自己掌握的知识,继续加以完善。
  如果他不在这里,光靠英军的参谋人员,很难说挖地道这个计策能否顺利实施。现在他来了,就能一直负责到底。
  顺着自己的思路,李松继续说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建议每掘进800米,就挖个通向地面的小坑洞,派人探出头观察一下地面,看是否挖偏了。”
  “这样会不会被德军发现呢?”
  “全程也就2、3个这样的探测坑洞,只要小心一点,暴露的可能性不大。”
  莱恩哈德中校兴奋地一挥拳:“不错,这样就完全没问题了,肯定能挖到德军阵地附近,不会偏离方向。”
  约翰上校却有些不放心:“明天就是6月22号了,到7月1号还有整整9天,时间够不够啊?”
  由于约翰上校提前一天返回了前线,原本预计有8天时间可用于挖地道,现在变成了9天,在李松看来,时间就更充裕了。
  “请您放心,只要组织得好,我们可以一直保持最高效的掘进状态,每天挖300米地道没问题,9天后肯定能挖2.5公里,靠近德军。”

  “哦?挖地道可是个脏活、累活,如何能一直保持最高效率呢?”
  关于这个问题,李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约翰先生是上校军衔,至少相当于团级军官,麾下起码有千余名官兵。
  当然,打了两年仗,伤亡不小,未必还有这么多人。但是上校说过,上级一直在给他补充新兵,因此实打实地应该还有不少人马。
  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就好办了,更何况这些人大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完全可以客串一把精壮劳力。
  于是,他谈了自己的想法:“先找120个最强壮的士兵,每次安排两个人在前面挖洞,每隔20分钟换两个人上去,就可以始终确保以最高的效率掘进。”

  上校点了点头:“不错,每个士兵只干20分钟,肯定能使出最大的力气,推进的速度也一定最快。”
  “是的。我估计每天挖10个小时,应该就可以掘进300米了。如果还不够,那就只好加派人手,挑灯夜战了。反正即使在最差的情况下,24个小时肯定能掘进300米。”
  “很好,你考虑得很充分,而且还留了很大的余地。这么说来,每天300米的目标肯定能完成。”
  这时,莱恩哈德提出了一个疑问:“你的方案是每个小时3拨人,共需要6人。又估计每天要挖10个小时,那么只需要60人就可以了,为何要找120个士兵呢?”
  李松微微一笑:“那是因为需要同时开挖两条地道啊。”

  约翰和莱恩哈德听了都是一愣:“两条?”
  “没错,一条地道并不保险,万一遇到塌方等事故,岂不是会影响整个计划?挖两条地道就放心多了。只是这样一来,就需要双倍的人手,所以我说要找120个人。”
  两人恍然大悟:这个年轻人考虑得太周到了。
  只是,谋划之周密,都有点不像20岁出头的人的手笔。
  日期:2020-02-15 14:33:53
  第6章我成了一名参谋

  欣喜之余,莱恩哈德却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似乎还有点问题。
  仔细一想,他明白了:地道掘进的速度,除了取决于前头挖洞的2个人,还需要将挖的土及时运走,否则堵在洞里,地道还是没法快速延伸。
  刚开始时地道还不长,将土运走倒也方便。随着地道越挖越远,后面运土可就麻烦多了,这会不会拖慢整体进度呢?
  听完莱恩哈德的疑虑,李松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道:“咱们这支部队有多少人?”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要保密的了,莱恩哈德爽快地答道:“近2000人吧。”

  这么多人啊!倒是有些超出他的预料。
  “土用什么装运?”
  “有铁桶。遇到下雨天,需要大家一起用铁桶往外舀水,不然战壕里会好多天都是积水,人都没法呆了。”
  “这里经常下大雨吗?”
  “不好说,这个季节时常有大雨,有时能连下好几天。”
  李松听了,若有所思。
  沉默了一会,李松说道:“既然我们有2000人,那就好办了,可以安排他们在地道里排开,用接力的方式,将装土的铁桶运出去。即便到最后地道很长了,那也无非多安排些人而已,问题不大。”

  莱恩哈德点点头:“不错,这样的话,运土的效率也很高,不会影响挖地道的进度了。”
  李松提醒道:“我估计,到最后恐怕所有的人都得忙活开了。”
  “那没关系,现在将士们正闲着没事干,都可以来帮忙。”
  约翰上校感叹:“看来,这挖地道的事还真不简单,要调动我们所有的力量才行。莱恩哈德,这事就交给你了。”
  “我一定尽力。对了,我们是不是该给李松安排一个职务?”

  上校点点头:“是得安排,不然有人问起李松在这里是干什么的,我都没法回答了。”
  沉吟了一会,上校说:“那就让他做个参谋,协助你工作吧。”
  莱恩哈德很高兴,跟李松握手:“欢迎你来参谋部。”
  李松连忙说道:“荣幸之至。”

  上校不无遗憾地说:“本来还应该授予你一个军衔的,可惜你不是英国人,所以不太方便。”
  李松推辞道:“不用。我是个学生,本无意当兵,这次有幸能给您帮忙,已经很高兴了。军衔非我所愿。”
  其实,此时他心里真正想的是:给大英帝国卖命?老子才不干,八抬大轿也不去。等给上校帮完了这趟忙,代父亲还了这份人情,老子就要说拜拜了。
  上校感叹道:“我们这里是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啊。我看,还得给你派个随从才行。”
  莱恩哈德表示赞同:“我也觉得应该如此。”
  李松一时还没明白过来,就听得上校对水泥工事方向喊道:“哈格尔,你过来一下。”
  很快,一名军人从工事里走了出来。

  李松一看,这不就是刚才喊他用晚餐的那个军人吗?原来他叫哈格尔啊。
  哈格尔敬了个军礼:“上校,找我什么事?”
  “从现在起,你就跟着这位李松先生,尽最大努力保证他的安全,明白吗?”
  哈格尔有些惊讶:“上校,我手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把工作都移交给伦纳德吧,你只需要专心保护好李松就可以了。”
  “可是......”

  上校有些不悦:“现在,李松的安全就是大事,比你手头那些事情更重要。你赶快完成交接,这是命令!”
  “遵命!”
  看到哈格尔转身离去,李松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要给自己安排个警卫员啊!这让他如何担待得起?
  李松连忙劝阻道:“上校,我待在战壕里很安全,没必要派专人保护我。”
  他也看出,哈格尔对这份“警卫员”的新工作颇有些不情不愿,他就更不愿意强人所难了。
  上校态度坚决:“枪炮无眼,说不定哪天一发炮弹就会落在你身边。你没有战场经验,不懂得规避各种危险,所以必须得派个人保护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