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偲的爸爸貌似不愿回答,向自己的夫人投去商量的眼神,后者犹豫过后,点了点头。
“我们在他的指点下,给李偲已经过世的爷爷奶奶迁过墓地。”李偲的爸爸说道。
“迁墓之前,你们家里的动物也养不住吗?”吴元追问。
李家人没有立刻回答,不是有意隐瞒,而是在努力回忆。
良久过后,李偲的妈妈说道,“好像真是从那之后才开始的。”
吴元心里有数了,李家的问题很可能出在阴宅……
猜到了问题的所在,吴元没有再说什么,李家应该也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要不要设法改动,得他们拿主意。
李偲的爸爸拿起茶壶为吴元倒茶,说的是别的话题,没有再提这茬儿。
李家人的反应也在吴元的意料当,李家为先人迁坟无疑是受到了高人的指点,至于这是什么样的高人,因为什么指点李家,以及迁坟所引起的直接和间接后果,他一概不知,但李家人应该是知道的,至少李偲的爸爸应该知道。
又闲聊了十来分钟,吴元抬头看向宛山海。
吴元的举动被李先生看在眼里,知道他想走了,犹豫过后冲太太使了个眼色,李太太会意,借故带着李偲往别处去了。
宛山海想留下,但李先生看了他一眼,他只能识趣的到别处散步去了。
待三人离开,李先生重归正题,“小吴,像我们家的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到最后会不会影响到家人的安全?”
吴元没有立刻回答,李先生的想法不难揣度,他担心对祖坟的再次改动会影响到对他们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担心一直这么下去,最后倒霉的会是他们。
吴元不回答,李先生一直在看着他,等他回答。
“空手来,孤身去,善恶终有报,有借必有还。”吴元说道,这是写在堪舆三十六法扉页的一段话。
吴元说完,李先生的脸色不太好看,前两句没什么实际意义,第三句他也不怕,因为没干过什么缺德的事情,令他忧心的是最后一句,有借必有还,他现在如此富有,万一不是命里该有的,而是借来的,以后岂不是要还回去?
“李老板,为先人迁坟之前,您的运势怎么样?”吴元问道。
李先生含混的应了一声,没有正面回答。
“解铃自有系铃人,当初做这件事情的人应该最明白其的利弊得失,时候不早了,我也该走了。”吴元站了起来。
李先生也跟着站了起来,“小吴,辛苦你了,有机会再来喝茶。”
“好的。”吴元离开亭子,往大门的方向走去。
李先生没有跟着,而是冲游荡在不远处的宛山海招了招手。
走到门口时吴元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李先生和宛山海已经跟了过来,宛山海的手里拿着个很大的牛皮信封,信封是卷起来的,里面装的应该是钱。
吴元可以佯装不知道信封里装的是什么,只要走出这个门,宛山海会把这钱给他,但他没有这么做,因为李先生是很有诚意的,如果没诚意,会直接把这钱给他,他自然会推辞不受,李先生让宛山海转交,为的是避免让他尴尬,只此一举,诚意十足。
等到李先生和宛山海走过来,吴元冲李先生说道,“李先生,我不知道当初是谁指点了您,您跟那个人又是什么关系,但是恕我直言,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弊,六畜兴旺是兴盛之兆,鸡犬不宁可不是。”
吴元说完,李先生面色大变,他是聪明人,焉能听不出吴元的言外之意,鸡犬不宁是吴元婉转的说法,其实他家是鸡犬不留。
见李先生面色难看,宛山海不悦的看向吴元,“你说什么呢?”
“走吧,别拿人东西。”吴元转身先走。
宛山海气恼的看了吴元一眼,又歉意的看向李先生,犹豫过后将那牛皮信封塞还李先生,“李叔,对不起哈,我们先走了。”
宛山海快走几步,追了吴元,还没来得及埋怨,后面传来了李先生的声音,“小海,小吴,别急着走,留下吃晚饭。”
对于李先生的挽留,宛山海很意外,而吴元则很为难,他之所以为难是因为李先生突然留他吃晚饭,无疑是想跟他把事情的始末和盘托出,但他却并没有把握在知道了实情之后处理好这件事情。
李先生既然挽留,宛山海拉着吴元又回去了,说是吃晚饭,其实现在根本没到饭点儿,李先生和吴元又坐回了亭下,而宛山海则又去附近散步去了。
“小吴,这件事情有些复杂……”
不等李先生说完,吴元打断了他的话,“李老板,有些事情算我知道了真相,也不一定能处理好。”
听了吴元的话,李先生赞许点头,这年头儿都是有一说十,像吴元这种有一说一的人已经不多了。
李先生每次思考,都会拿起茶壶为吴元倒茶,这次也不例外,他在趁机斟酌要不要在吴元知道了实情也不一定能处理的情况下,仍然对他说出实情。
很快,李先生的思考有了结果,“当年帮忙选址的那个人已经找不到了,如果这个铃铛真有问题,只能麻烦你帮忙解下来了。”
吴元习惯性的想要点头,但他忍住了,这时候点头,会被李先生误会他答应了。
“我也只能试试,至于能不能解下来我一点把握都没有,”吴元实话实话,“另外,别的细节我没必要知道,但这个人帮你选址的动机我得知道,是你花钱请他帮忙,还是他欠你人情主动帮忙?”
“都不是,”李先生摇了摇头,“是交换,他看了我手里的东西。”
吴元没问是什么东西,因为那跟这件事情无关,他关心的是对方出手的动机,如果这个人欠了李先生的人情,那他绝不会害李先生。如果是李先生花钱请对方帮忙,这个人应该也不会不负责任不顾后果,毕竟拿了李先生的钱。但李先生和这个人的关系很一般,对方只是想要他家的一件东西,这有可能干出杀鸡取卵的事情。
“他选的那块坟地离这儿远不远?”吴元问道。
“开车半个小时。”李先生说道。
“走吧,去看看。”吴元站了起来。
李先生早有此意,跟李太太知会了一声,又跟宛山海打了声招呼,让他留在这里,晚些时候一起出去吃晚饭。
李先生有好几部车,可能是考虑要走山路,便选了一辆吉普车,出了市区之后往南走,十几公里之后,拐道向东,进入山区。
自山圈绕了五六里,李先生停下了车,抬手东指,“在那里。”
吴元循着李先生所指,看到了那处位于水潭北岸的孤坟,这处水潭不是天然的水潭,而是开山采石挖出来的大坑,水潭周围全是碎石,北面是被挖空一半的山体,原本裸露在外的石头山体被人为的泼洒了大量的绿色油漆。
“这里什么时候停工的?”吴元问道。
“应该有十几年了,”李先生说道,“国家重视环保不让挖山取石,采石场关了。”
“为什么要泼绿油漆?”吴元不解。
“前几年有领导下来视察,要从这西面的公路路过,担心光秃秃的被领导看见,连夜涂了绿色。”李先生说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