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在别人的提醒下,试着去除铁锈打开了阴阳球,阴阳球里面是那块玉石。
李先生那时的心情跟那农民的心情很相似,这块玉石藏的这么隐秘,肯定是好东西无疑,但他却搞不懂这块玉石到底是什么,请教过很多玉石专家,也没人认识,最终只能不了了之,搁置一旁。
事情过去了一年多,有人找了门,是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年道士,来了之后直接提出要换走李先生当年买到的那枚铁球。
此人带来的不是现金,而是黄金,足有十几斤重,李先生感觉疑惑,询问那铁球的用处,年道士没有跟他明说,只是连番强调那东西对李先生毫无用处,对他却非常有用。
这个道人随身带着一把剑,说话时语气也很阴冷,李先生不敢得罪此人,担心那些黄金来历不明,也不敢拿。
那年道人貌似猜到了李先生的顾虑,于是提出不但把黄金送给他,还帮他指点一下宅子的风水。
李先生犹豫过后,将那铁球送给了那个年道士。
那年道士拿了铁球离开了,再次回来是半年之后。
自那道士离开之后,李先生一直提心吊胆,因为他很清楚对方迟早会发现铁球里什么都没有,届时很可能会报复他。眼见对方回来了,不等对方讨要,主动交出了那块玉石,只道之前不是故意扣留,而是家人拿出来玩耍,忘记放回去了。
那道士拿了玉石,也没有难为他,出于答谢,还指出了刚才的位置,告诉他只要将先人埋在那里可以立得富贵。
李先生说完,吴元陷入了沉思,他是学考古的,李先生要专业,铁器在古之前非常罕见,那时候多是青铜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古时候冶炼水平很有限,青铜的熔点是八百度,而铁的熔点是一千五,青铜更加难以冶炼,物以稀为贵,因为少,所以贵重。
那块玉石既然用铁盒存放,说明当年存放玉石的人对玉石非常的看重。
除此之外,很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是根据师父留下的书记载,所有的金属都能被气息穿透,唯独铁是例外的,对方用铁球保存玉石,极有可能是为了保护玉石不受外界气息的影响,亦或许是为了封闭玉石自身的气息不会外泄。
想到此处,突然恍然大悟,铁盒里保存的玉石之所以是纯白色,那是因为那块玉石没有被使用过。他所见到的那些之所以是灰白色,是因为玉石蕴含的特殊气息和能量已经消耗掉了一部分。
“小吴,除了提升水潭的水位,还需不需要做别的?”李先生忐忑的问道。
吴元摇了摇头,“暂时我还没有想到。”
“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吧?”李先生又问。
“副作用肯定有,”吴元实话实说,“你当年不该自作聪明留下那块玉石,他给你指点阴宅的位置也不是在奖励你,而是在惩罚你。”
李先生不明所以,惊讶且疑惑的看着吴元。
吴元指了指前方道路,示意他留意前方路况,然后说道,“用现在的话说,那块玉石很可能具有放射性,离开铁球,其蕴含的能量会慢慢释放,你虽然将那块玉石还给了他,却令那块玉石蕴含的能量有所减少,他变相的报复你也在情理之。”
李先生倒吸了一口凉气,“那怎么办呢?”
“我先想想。”吴元随口说道。
李先生以为吴元是在想他的事情,实际吴元想的是自己的事情。
这个道士所寻找的那块玉石跟他所拥有和见到的玉石极为相似,很可能出自同一时期的某一个地方,根据目前已知的线索来判断,这种玉石很可能是进入虫洞的媒介,这个道士既然寻找这块玉石,自然知道这块玉石有什么样的用途。
此人是谁?
此人来自哪里?
此人出现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此人为什么会知道玉石的用途?
此人寻找玉石想要做什么?
那块玉石为什么会在远古时期被藏在石头里?
此人又是怎么知道玉石所在具体位置的?
此人是敌是友?
疑点重重,一时之间很难理清头绪,线索不足,也很难推敲出什么。
“那人是什么口音?”吴元问道。
“外地口音。”李先生急忙回答。
“哪个外地呀?”吴元皱眉。
李先生想了半天,“具体是哪里的口音我没听出来,总之不是本地人。”
“他咳嗽吗?”吴元又问。
李先生听见了,却没懂,“什么?”
“我问你,那个道士咳不咳嗽?”吴元问道。
李先生回忆了一下,摇了摇头,“好像没有。”
“他给你的黄金有标记吗?属于哪个朝代?”吴元又问。
李先生又摇头,“没有标记,不过纯度不高,应该是古代的东西。”
“什么样式?不同年代的黄金,样式也有差别的。”吴元无奈摇头,这家伙连基本的历史知识都没有,搞收藏还不赔死。
“有金条,有元宝,还有马蹄金。”李先生说道。
吴元点了点头,马蹄金多见于汉朝,唐宋才开始出现元宝,金条出现的时间更晚,这说明此人携带的黄金分别属于不同的年代。
“那道士怕是找不到了。”李先生一直以为吴元追问道士的情况是想找到系铃人。
吴元没接他的话茬,“当年那块石头的线条图案,你拍照了没有?”
“拍了,用相机拍的,照片我还保留着。”李先生说道。
“开快点儿,回去找出来……”
晚七点多,二人回到了李先生的别墅,宛山海等人正在翘首以待,眼见二人一个眉头紧锁,一个愁容满面,都以为事情办的不太顺利。
李先生回来之后径直去了书房,吴元本想跟着去,却被宛山海拦住了,“哎,怎么样啊?”
“找到问题的所在了。”吴元随口说道。
“很棘手吗?”宛山海追问。
吴元摇了摇头,“也不是很麻烦,这种事情像拆毛衣,只要找到了线头儿,一扯开。”
李太太和李偲在宛山海身后,听吴元这么说,三人无不如释重负,宛山海疑惑的问道,“既然事情已经处理好了,你怎么还耷拉着脸?”
“我在想别的事情。”吴元随口敷衍。
“别想了,正事儿办成了好,”宛山海说完,回头看向李太太和李偲,一副不负所托的得意表情。
李太太一脸喜色的看向李偲,“时候不早了,快去喊你爸爸,和小海小吴一起出去吃饭。”
不等李偲过去催,李先生自书房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叠照片。
车多有车多的好处,李太太等人一辆车,李先生还拉着吴元,车之后将照片递给吴元,“全在这里。”
吴元伸手接过,发现照片他想象的要多,有十几张。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李先生帮忙摁亮了车里的顶灯。
吴元担心被宛山海等人看到,便说道,“关吧。”
听他这么说,李先生不无疑惑的看了吴元一眼,抬手摁灭了顶灯。
吴元逐一看过手里的照片,前几张拍的是那块儿方形石头,拍照的时候石头已经裂开了,可以看到石头间的确有绿色的锈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