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昨天与一州官员饮酒作乐,心情都不曾有什么大波动。
但清河崔氏不同,那代表着名望和尊贵的血统!
张易之摇了摇头,神色平静道:“长卿,你是李淳风的嫡传弟子,要知天文,要胸怀宇宙!”
“世族算什么,太原王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又算什么?不过都是蝼蚁、尘埃罢了。”
陈长卿一怔,好有哲理的话啊!宇宙是什么?
为啥听起来这么装哗呢。
他不懂,也不敢问。
只好奉承道:“子唯不愧是人杰,贫道敬佩不已。”
说完赶紧溜回船舱。
酉时,夕阳西下。
渡口。
张易之如果用两个词形容清河县,那就是富庶和文风浓厚。
河上鳞次栉比的画舫小舟,船里琴声琵琶声相应,岸边捧着竹简的书生仕女,还有河堤传来稚童朗朗读书声。
两人下船登岸,仕女们看到张易之时,刹那间全部愣住了。
她们立在不远处,停住了脚步,流露出娇羞的目光,赶紧低着臻首瞧自己的脚尖。
陈长卿撇了撇嘴,很显然,这又是只看脸的肤浅之人。
“敢问几位,崔家祖宅怎么走?”
张易之微微一笑,开口询问道。
一个高挑仕女率先回过神来,她做了个福礼,声若蚊呐道:“我们都是姓崔,公子你找哪一房?”
哪一房?
张易之也不知道啊。
他温声问道:“负责刑州燃石井的是哪一房?”
几个仕女互相对视,皆摇了摇头,她们尚在闺阁,从不接触这些俗事。
张易之笑了笑,礼貌作揖后转身离去。
斜阳洒落,照耀在张易之身上,将那种高贵的气质,衬托得淋漓尽致。
那高挑仕女稍一踌躇,鼓起勇气问道:“敢问公子姓名?”
“在下张易之。”
什么?
竟是写出《侠客行》的张五郎?
传闻他是天上的谪仙下凡,果真是俊美无俦。
几个仕女心如鹿撞,她们盯着张易之远去的背影,目光都痴了。
走远后,陈长卿忍不住抱怨:“子唯,贫道好酸啊,她们甚至当贫道不存在。”
张易之淡声道:“习惯就好。”
陈长卿脸上露出向往之色,低声说话:
“她们身上散发的书卷气让贫道着迷,如果能娶到她们其中一个,贫道宁愿不要得道成仙。”
“你?”
张易之斜睨他一眼,不留情面道:“她们都是崔氏族女,放到外面会让世家子弟抢破头,你完全不配。”
这个真相让陈长卿心绞痛,他念念不舍地回头看几眼。
“对了,为什么不去县衙?去县衙问问岂不是更方便。”
陈长卿抛开忧伤,说起正事。
张易之解惑道:“清河县的一切事务都不归县衙管辖,县衙只负责年底收税。”
门阀经过数代人的苦心经营,宗族力量之强大,对地方掌控力之强,怎么能有县衙说话的份。
县衙在门阀的地盘上,就是提线木偶。
陈长卿幽幽感叹道:“贫道恨不能生在门阀世族!”
“没出息的牛鼻子。”
两人都是傍着河岸。
松石路上黄叶纷飞、衰草侵道,一派深秋景象。
而河里的水却明净清澈,四周都是常绿树木,河水常年染着绿,似有浓浓的春意化不开。
走了大约一刻钟,路边一处酒肆,一群书生在饮酒高歌。
“上前打听。”
张易之指使着陈长卿。
陈长卿拂了拂道袍,慢悠悠走进酒肆,打了稽首道:“诸位,贫道叨扰了,敢问……”
一语未终,就听到有人轻轻的“哼”了一声,一个额广鼻挺,眉长目秀的书生站起来:
“清河县不容许道士化缘,速速离开。”
化缘?
贫道要拿出好几块金锭来拍你!
陈长卿不慌不忙道:“贫道打听一下,刑州燃石井是属于崔家哪一房?”
“哦?”书生打量着陈长卿,皱了皱眉头:“崔氏六房。”
得到答案,陈长卿挥了挥道袍,张易之走进酒肆。
众书生顿时安静下来。
那书生见张易之丰神俊朗,有种端凝静雅之气,真是很罕见的人物,便拱手道:
“在下崔凝,字固民,便是出自崔氏六房,公子远来,请上坐。”
张易之回礼道:“洛阳张易之,字子唯。”
话音一落,众人哗然。
神都城风云人物张易之,他竟然亲至清河县。
崔凝也感觉震惊无比,收敛情绪正色道:
“你这位扈从打听燃石井,张公子可是为收购燃石而来?”
张易之直入主题:“没错,我需要大量燃石,希望崔家给个方便,价格不是问题。”
崔凝注目着他,笑着道:“但我不能做主,得征询六房族长的意见。”
“嗯。”
张易之点点头。
毕竟涉及几万贯的生意,要跟崔家六房的族长当面谈谈。
崔凝:“天色已晚,张公子先找个客栈歇息吧,明天我来请你。”
就如此,张易之和陈长卿找了个客栈住下。
可是。
一直到第三天,都没有人登门。
张易之不知道崔家晾他的原因,但他不能耽搁时间。
陈长卿疑惑道:“子唯,前天那崔凝挺儒雅知礼的啊,这是什么情况?”
张易之语气平静道:“后辈知礼,不代表族中没有无礼老头,他们仗着门楣高傲自大,很正常。”
他张家也是世族,他很了解世家的秉性,可能崔氏对自己并无恶意,但就是故意晾几天衬托他崔氏门第之高贵。
瞧瞧,京城的风云人物来我清河县,也得吃一回闭门羹!
陈长卿问道:“那怎么办?”
张易之眯了眯眼,淡声道:“你去外面宣传,今日我张易之,登门向崔家六房请教诗文。”
啊?
陈长卿彻底震惊了。
这是要上门挑衅!
消息传出,整个清河郡震动!
天下无数学子怀着虔诚恭敬的心前来清河,就是为了拜入崔家门墙,从师受业。
而神都城张易之,却是直接宣战!
他要用最擅长的诗道,去挑战北方士族最高门第!
这消息实在是太劲爆了!
要知道崔氏以诗书传家,在家族氛围的熏陶下,族人均为饱学之士。
在很多人眼里,张易之是以卵击石!
但不管怎样,此事已传遍清河郡,无数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客栈外。
乌黑黑齐聚着一群人,清河郡的游子,求学的寒门学子、天下大儒、还包括清河县衙一众官吏。
他们并非崔氏族人,心里没什么偏向,但却非常期待这场较量。
每个读书人来到清河郡都是唯唯诺诺,但突然有个人狂傲不羁。
这种反差感让人肾上激素飙升。
论家世,张易之只是来自普通世族,而崔氏却是北方最大的门阀。
但论声望,不管是除酷吏还是制神皇犁、陛下赐表字,种种行为,让张易之的大名在河北道如雷贯耳!
“张子唯出来了!”
有人眼尖,立马高喊。
所有人都循声而望,终于看到了张易之的真容。
只见其颜如美玉、身如秀树,气质温润隽雅,幽黑深邃的眼睛一转,仿佛有珠光宝气映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