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雄风》
第46节

作者: 键盘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送客!”
  封谞怒喝一声,袖子一甩,轻手一招,一名侍卫悄悄跟了上来,恭敬的问道:“大人,还要监视那唐芊芊吗?”

  “废话!这女子竟然敢如此折辱与咱家,若非咱家还有求于那唐客,咱家早就将她送进大牢去了。”封谞呵斥了一声,将手中的茶杯狠狠的摔在地上,面上仍然愤愤不平,“小七,多派些人手守住那唐记瓜果肆,将那唐芊芊的行踪给我盯紧了,就算是一只苍蝇飞进飞出也要给咱家弄清楚来源与去处!”
  唐客?
  那唐芊芊竟然是唐客的妹妹?
  那唐客难道就是那太平道山门之主,华佗先生的大弟子?
  但这封谞也算得上朝中权贵,天子近臣,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还有什么需要求助唐客的?难道封谞与太平道也有勾结?
  趴在房顶的王黎、赵云二人不由一怔,不过是一出路见不平的英雄救美,却不想变成一折探案悬疑剧,歪打正着也能撞出唐客和太平道的线索来。
  只是想着唐客兄妹二人,一个貌若雷公,一个体似嫦娥,也不知这二人的父母是否也和他们一般人哭笑不得。
  “走吧,暂时应不会有更多的消息了!”见封谞房间渐渐灭了灯,两道人影相视一笑,一个疾闪,如鬼魅般消失在房顶。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啪、啪”的敲门声就响个不停,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王黎披了一件衣服打开房门,来人竟是昨日前往侍御史府中投帖的赵铁,赵铁头发湿漉漉的,显见得是一早才从侍御史府中赶回来。

  赵铁身后却跟着一人,那人四五十岁模样,头顶高高盘着一个“锥髻”,斜插着一根碧玉簪,身着白色长袍,外套一件黑色大氅。那人穿着看似极为简单,布料却乃丝绸织就。
  “大人,昨日适逢御史大人出城去了,傍晚方归。卑职到夜里才见到御史大人,因京都宵禁,所以卑职就在御史府待了一夜,现在才得以回转。”
  赵铁做了个揖,随后让出身后之人介绍道:“大人,这位便是侍御史府王管家。”
  只是让你投帖,你倒是直接就去拜见去了,还真不拿自个当外人。王黎白了赵铁一眼,方向那王管家拱手道:“有劳王管家了。”
  “侄少主…”
  那人刚说了一句,就被王黎打断道:“王管家,你叫我王黎即可。”
  “直呼侄少主名讳有失尊卑,若您没意见,老仆还是叫您参军吧。”王管家躬了躬身,连说不敢,这才直接身子将拜帖交回王黎手中,恭敬的说道,“参军,老仆乃侍御史府管事,姓王名方。昨夜我家大人收到您的拜帖,大喜过望,令老仆今日务必请参军过府一见。”
  “还请王管家稍等,待黎安排便来。”

  王黎刚说完话,就见隔壁房门打开,赵云抱拳倚靠在门上,笑道:“兄长自去便是,这里自有云打理。”
  王黎点了点头,回房稍稍收拾了一番,便随那王方朝侍御史府纵马而去。
  侍御史府靠近耗门,二人从开阳大道一直往南,纵马行走了小半个时辰。下得马来,就见一道朱红色大门,白石台阶两旁两颗大树挺拔耸立,落英缤纷。
  王方将二人的缰绳递给门房,一道风的跑了进去:“大人,侄少主来了!”
  王黎一顿错愕,就见一大群人从门内涌了出来。
  为首者四十五六岁,头戴高冠身着青衣,双目有神鼻梁高挺,容貌甚伟,颔下一缕长须,行走间顾盼生辉。其后跟着十数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却还有着两个与王黎一般年岁的青年人,二人身后俱跟着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
  看来王家对于自己的到来还是很重视的!

  思量间,高冠中年人已走到王黎身前,仔细打量了一番,说道:“来者可是德玉?老夫便是你二伯王允。”
  王黎深鞠一躬,起身作揖道:“侄儿王黎拜见二伯!”
  王允双手抬起王黎,扶髯呵呵一笑,说道:“当年你阿翁和阿母出走辽东,那时候都还没有你。却不想,第一次见到你,吾家麟儿竟已成为参天大树了。”
  还不等王黎谦逊,王允已拉着王黎,指着众人逐一介绍道:“这是你二伯母,大姨娘,二姨娘。这是你大伯父长子,你的大兄王晨王省之,小的那个是你大伯父次子王凌。这三个是老夫的犬子,你二兄王盖和王景,你二姨娘怀中抱着的便是你最小的弟弟王定。”
  就这几人?
  不是还有一义女貂蝉吗,怎么不见其人?
  王黎一边朝众人拱了拱手,又向后瞥了一眼,却并未见到有任何姿色明亮,倾国倾城的少年女子,不禁哑然失笑,看来要么就是貂蝉还没有被二伯收为义女,要么便又是罗贯中那老儿在忽悠了。
  侍御史府三进三出,占地颇广,足足有上千平方。王黎牵着王景一路打量着府中,但见:一路曲径通幽处,几处冬枝落红叶;亭阁楼台,假山清泉;亭阁楼台,上刻草书铁画银钩,假山清泉,下隐白雾氤氲弥散;院落中古木参天,房角尖檐牙高啄。
  王允并未将王黎带到正厅,而是绕过前院和二院直接来到后院正房。
  正房门此时大开着,屋内光线明亮,堂中摆着一张案桌,案桌正前方平方着一本书册和几件祭祀器皿,器皿中插满香支,烟雾缭绕。堂下则放了几排蒲团,屋内几明地净,并无其他杂物。

  案桌之上树立着三方灵牌,均是玄色丝绸轻轻的覆盖在上面。过堂风轻轻一吹,中间那灵牌上的那张丝绸微微掀起,赫然露出几个大字:
  先考并州太原王公讳渊①之灵位!
  太原王渊?这便是王允的阿翁,王黎的祖父②?
  王允双目微微有些湿润,点燃一炷香,深鞠了三躬,将香插入器皿中,又点燃一炷香,递给王黎道:“德玉,你也来给你曾祖、曾祖母、祖父和祖母上柱香吧。”
  王黎依言鞠了鞠躬,恭恭敬敬的将香支插入器皿。
  却听王允正色说道:“本来认祖归宗应行大礼大祭,然而老夫刚入朝中为御史,根基不稳。且目前朝中局势更是错综复杂,权阉高居要职,志士犹处险地,老夫怕一旦大举大办,有心人又另做文章,徒招记恨。因此,只好先委屈德玉一段时间,待这天下太平、河清海晏之时,我们再行打算。”
  “二伯但请放心,黎并无怨怼之心。”
  王黎点了点头,心中却暗忖道,幸好二伯开明,只是简简单单上柱香便认祖归宗了,那些繁缛礼节自己也确实头疼,不过,自己最在意的却还是那辽东王家又是如何与并州王家扯上这骨肉关系的。
  王允自是不知道王黎心中的念头,从案桌上拿起书册,翻开其中一页,手握毛笔蘸了蘸墨,悬腕而书,口中念念有词:“并州太原祁县王氏虞,生三子,长男庸,次男允,幼男越。越子黎,建宁元年出生,光和六年归宗。”
  俗话说: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王允的话平平淡淡,落到王黎耳中却如一道惊雷炸响。幼男越?不会吧,自己那便宜老爹竟然叫做王越!
  王黎一懵,王允已放下书册,怜爱的扫了王黎一眼,接着说道:“我王家乃并州大姓,你大父膝下三子二女,分别是你大伯庸,大姑瑾,小姑璎,老夫和你阿翁越。因你祖母去世的早,因此大兄,大姊和老夫自幼就疼爱越弟和小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