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风云际会的三百年》
第52节作者:
曲昌春 日期:2008-12-18 22:27:55
联盟东突厥
人都齐了,马也差不多了,然而李渊还觉得差点东西,差什么呢?联盟。
在起兵之前,李渊一直在研究的晋阳的地理位置,他发现对于晋阳威胁最大的其实不是刘武周、梁师都那些起义军,也不是附近忠于隋王朝的郡县,而是东突厥。以李渊现在的兵力,跟东突厥死磕是不现实的,而像刘武周那样加盟又会让天下英雄耻笑,那怎么办呢?
这时刘文静提出一个建议,“不死磕,不加盟,我们结盟”。
加盟和结盟有区别吗?有!
加盟是服从东突厥的领导,承认与东突厥是下级与上级的关系,而结盟只是松散的结成同盟,彼此独立,只不过借对方的旗号虚张声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战略合作上下级关系。
听了刘文静的建议,李渊马上表示同意,显然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做法,既可以保证晋阳根据地的稳定,又可以借突厥的旗号虚张声势,一举两得。
说干就干,李渊动笔给始毕可汗写了一封极为恭敬的书信,言语极其谦卑,随信还附上一份厚礼。李渊在信上说,“我准备发动正义之师,迎接皇帝从江都返回,随后咱们两国还互相结成姻亲,继续兄弟般的友谊。这次如果您愿意跟我一同前往,千万别随意抢劫百姓;如果不愿远行,只愿意将来接受和亲,等我供奉金银财宝,也可以,您自己选择吧!”
始毕可汗接到李渊的信后,召集官员讨论,他本人非常愿意与李渊合作,但是他比较反感杨广这个人。他认为即使李渊迎接杨广回大兴,杨广也不会念及李渊的好处,时间一长就会害死李渊,紧接着就攻打东突厥,所以李渊提出迎接杨广回宫他不同意。而反过来,如果李渊自己称帝,他倒是很愿意合作。
始毕可汗把自己的意思写到了信里,然后传递给了李渊,这下李渊的手下胆气更足了,有这么多军队,还有东突厥的支持,大事必成。于是大家都鼓动李渊顺应东突厥的意愿立即称帝,这样大家就有盼头了。
称帝?谁不想,问题是时间还不成熟,李渊知道如果自己现在称帝,那么所谓的正义之师就师出无名了,所以现在还不是称帝的时候,称帝何必急于一时呢?
然而如果李渊不称帝,东突厥不支持怎么办,毕竟李渊的兵多数是步兵,要组建骑兵部队还需要东突厥的战马。
经过商议,李渊决定,继续与东突厥和谈,对于杨广的问题采用折中的办法,尊称杨广为太上皇,拥护皇孙杨侑即皇帝位,这样对隋朝的各郡县可以宣称李渊继续尊隋,对东突厥也能有所交代,至少保证皇帝不再是东突厥厌恶的杨广。
远在江都的皇帝杨广不会想到,自己的帝位就这样被表哥当成了交易,当初以为他只是一个“老太太”,而谁又能想到,这个“蔫老太太”的心地却是这样的坏。
历史总是充满轮回和讽刺,李渊把杨广排挤成太上皇,然后自己当了皇帝,然而他没有想到,在他的身后,有人已经悄悄把他当成了榜样。仅仅九年之后,李渊就遭遇了盗版,与表弟杨广的愤怒不同,他却愤怒不起来,反而是哭笑不得,因为盗版的正是他的亲儿子——李世民!最后李渊只能发出由衷的感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日期:2008-12-19 21:39:38
定下了忽悠的主题,吹响了忽悠的号角,民间外交官刘文静再次奉命出使东突厥,此行的目的是继续忽悠突厥人,既要使突厥出兵,又要使突厥出战马,而且马要多,人要少。
为什么要“马多人少”呢?因为李渊的麾下马少人多,让突厥出人主要就是借个势,对外是个震慑,而又不要突厥人多,主要是考虑战后不用回报太多,说到底,李渊就是一个老奸巨猾的猎手,习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稳住了突厥,定下了尊隋的旗号,李渊的二次创业真正开始了。尊隋,其实只是一件皇帝的新装,连李渊自己都承认,“不过是掩耳盗钟”,然而古往今来谁不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因此李渊也不能免俗。
公元617年六月五日,李渊正式向下属各郡县发布文告,宣布起兵,目的尊隋,号召各郡县服从行动,听从指挥。
接到文告,下属的郡县全部表示惟李渊马首是瞻,唯独西河郡除外,于是西河郡就撞到了枪口上,他们成为李渊杀鸡儆猴的鸡。
同一天,李建成、李世民率军出征,开始为自己的家族事业打拼,这次出兵是李唐王朝的第一次出兵,这次出兵也是李唐王朝争夺江山的开始。行军路上的李建成、李世民一路兴奋不已,在他们看来,父子同心、兄弟齐心,天下大事,半年可成。然而哥俩谁也没有意识到,仅仅几年之后,他们就要为当初一起夺得的江山兵戎相见,兄弟也要变为仇敌,如果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当初的他们是否也会有犹豫呢?
行军路上的李家军士气高涨,人心整齐,一支仁义之师呼之而出,一路上秋毫无犯,百姓无伤,即使偶有损耗,李建成与李世民马上自己掏钱补贴百姓,然而补贴完后却从不追查肇事者,仅此一举,人心收齐,李渊的两个儿子算是得到了李渊的真传,收买人心的功力让皇帝杨广只有给他俩提鞋的份,其实,收买人心也是一种能力,皇帝杨广却偏偏并不具备。
气势高昂的李家军没有费太多周折,仅仅五天,固守的西河郡就被攻破,西河郡人人自危,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屠城,因为隋末起义的一些起义军首领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一旦攻下固守的城市,屠城就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那么李家军会不会也拿出屠城的手段来杀鸡儆猴呢?
进入西河郡,李世民派人抓住了固守的西河郡丞高德儒(两年前报告鸾凤祥瑞的那家伙),一下子人心惶惶,连郡丞都抓了,何况平头百姓呢?西河郡的人们在等待李世民的下一步棋。
看到被捆绑的高德儒,李世民变了脸色,指着高德儒的鼻子痛骂,“你把野鸡当鸾凤,欺骗皇上,骗取官位,道德极其败坏。我等起义军就是要消灭你这等马屁精!”言罢,李世民下令处斩,悬首三天!可怜的高德儒因为前年的一次谎话,换来了两年后的灾祸,他的经历也在告诉我们:好孩子不能说谎。
杀了高德儒,西河郡的百姓还在疑惑,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呢?大家瞪大眼睛看着李世民。而李世民呢,向民众挥一挥手,都散了吧,该干吗干吗去!农民种地,商人开张,学生上学,老人晒太阳,总之原来干啥,现在就干啥!
惊愕了半天的人们终于明白,原来李家军不是来屠城的,而只是来拯救天下苍生的。早知道这样,防守个什么劲呢!
无疑,李世民是聪明的,只用一个人的人头就起了数重作用,第一重宣告李氏起兵是义军,以诚信为本;第二重宣告李氏起兵只诛杀害群之马,不扰一般百姓;第三重宣告李氏起兵是为皇帝清理害群之马,李氏的目的是“清君侧”。
一个人头,三重宣告,善于经营的李世民收到了奇效。此次出征西河郡,来回只用了九天,只杀了一个人,却得到了一个城市,真可谓,锻炼了队伍,扩大了影响,连一向稳重的李渊都兴奋的说,“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