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带了领带过来,杨帆,帮我打一下。”旁边的姜义从行李箱之中翻出一条领带。
“没问题!”
杨帆来者不拒,帮着姜义将领带打好,然后看了看穿着中山装的马军,心中想道,马工应该不用打领带吧。
哪里知道,马军将身上中山装的扣子解开,将这件衣服脱了下来,里面穿着的是一件白衬衣。
“我也带了领带过来,既然大家都穿衬衣打领带,那我也不能例外,杨帆帮我打一下。”
原来他也带了领带,只是不会弄,干脆在衬衣外面穿了这件中山装。说实话,杨帆不建议穿中山装,这种服装特色太浓重,在美国完全格格不入,入乡随俗,还是穿衬衣打领带,或穿西服比较好。
杨帆的动作很熟练,很快就帮马军也打好了领带。
唐建明看了看穿着崭新衬衣的杨帆,询问道“小杨,你自己呢,没有领带吗?”
“有呢。”
说着,杨帆拿出了自己在百货大楼买的那条领带,熟练的帮自己打上,这样一来,五位男士清一色的衬衣领带,赵玉兰这位女士则是小碎花的“的确良”衬衣,也还算可以。
唐建明满意的看了看大家,抬手看了看时间,提醒道“车子应该快过来了,大家做好准备。”
几分钟之后,外面响起了车子的喇叭声,唐建明挥手道“走,我们上车,早一点去机场。”
说完,他提着箱子走在最前面,大家纷纷跟上出了这间会议室,下楼之后在办公楼前上了车。
一共两辆车,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另外一辆则是军绿色的吉普车,杨帆和马军上了这辆吉普。
乘坐在车内,杨帆注意到身边的马军神色有一点微微激动,心中猜测,他可能是第一次出国,第一次乘坐飞机吧。
也许是受马军的影响,原本内心非常平静的杨帆此刻也有一点激荡,心中想道,要去美国喽。
刚才大家提着行李箱下楼,又一起上车,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有人透过窗户玻璃看着这一切,振奋的想道,他们这是去干什么,领带似乎是唐建明副总设计师。
在大家的目光之中,两辆车子一前一后离开东海舰船设计所,前往东海机场
东海机场。
大家纷纷下车,几乎不约而同的看了看“东海机场”这四个遒劲的大字,杨帆也看了看这几个字。
东海机场,杨帆当然熟悉得不能再熟,重生之前,来这里乘坐飞机的次数没有上百次,起码也有好几十次,或从这里坐飞机去国外,或从这里去国内其他的城市。
只是21世纪的这座机场多了“国际”两个字,叫着“东海国际机场”,十分的现代化和高科技,那时它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现在嘛,看山去稍老旧。
其他人不这么看,连一直少有言语的马军脸色也明显振奋起来,其他人自然不用说了,脸上全部都洋溢着喜悦或兴奋之色。
“好啦,我们到了,先去办理行李托运,然后再去安检。”
身为领队的唐建明乘坐过几次飞机,也有出国的经验,他这样大声的安排着,将流程讲清楚。
一行人带着行李纷纷进了机场,赵玉兰走在杨帆的身边,他关心的询问道“小杨,第一次坐飞机吧,紧不紧张呢?”
杨帆一笑,“还好。”
见杨帆并无紧张之色,看上去非常的轻松平静,似乎习以为常,她在稍感意外之余也放心下来。
甚至在心中想道,有一些人就是心里素质强大,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波澜不惊,十分的平静,看来小杨就是这样的人,这个年轻人真的不错。
其实她弄错了。杨帆的心里素质强大一点不假,但能如此平静,主要还是因为曾经乘坐飞机出行是家常便饭。
这年头,乘坐飞机的人可不多,基本都是公家的人因为公务而坐飞机,私人的话很少有人能掏得起这个钱,有一些个体老板可能口袋中比较富裕,但这样的老板数量也较少。
再过几年,到了八十年代中、晚期,有钱的个体老板会渐渐的多起来,也有一些老板会选择乘坐飞机出行,但现在这样的人很少。
东海机场在杨帆眼中稍显落后的老旧,但它的面积和规模也不算小,让杨帆高兴的是乘坐飞机的人并不多。
在后世,习惯了机场里面人头攒动,托运行李和安检都排长队的情况,乍一见坐飞机的人这么少,在高兴之余也有一点不习惯。
人不多,一切非常的顺利。
这是一趟从东海市直飞美国纽约的航班,飞跃整个太平洋,将飞行十几小时,候机的人除了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人之外,也有不少是白人,还有少量的黑人。
马军就不用说了,感觉自己的两只眼睛不够用,这里看一看,那里瞧一瞧,目光常常在那些白人和黑人身上,也许外貌上的巨大差距让他很有新鲜感。赵玉兰、申斌等都不免会看一看那些老外。
候机厅内,透过玻璃已经能看到机场上的飞机,让大家看了看飞机之后,唐建明挥手将大家召集过来,朗声的道“距离我们登机还有大约三、四十分钟,大家都别跑远了。”
“我们到美国纽约是第二天的下午,在纽约会呆一天,然后前往通用电气公司总部,最后还会去他们的燃气轮机制造工厂考察l2500燃气轮机”
他和大家这样说着这次为期一个星期的考察,将行程基本说清楚了,大家都竖起耳朵听着。
当听到考察结束之后,将返回纽约,在这座美国城市停留两个晚上,主要让大家放松一下,感受一些美帝这座大城市的繁华,能玩的就玩一玩,能买的东西可以买一些带回来。
大家一阵欢呼,连杨帆的脸上也浮现出了高兴的神色,这样一次考察,行程上无疑是十分轻松的。
也许
杨帆的心中活动开了。这次除了担任翻译工作之外,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抓住这次会,然后好好的赚上一笔。
怎么去赚这一笔钱呢,他心中已经有大致的方案。那就是到了美国之后,找一个机会分别给美国的那几家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寄一封信,甚至在美国已经可以寄电子邮件,如果有机会可以写一封电子邮件寄出去。
考察结束之后,将在纽约停留两天,这对杨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在这个没有手机的时代,这些信件寄出去之后,别人要找到杨帆是一个大问题。
别人如果对杨帆手中的冲压技术感兴趣,要找到杨帆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杨帆等人入住的旅馆,考察结束之后将在纽约停留两天,杨帆“赚钱”成功的希望大增。
难怪杨帆这么开心。
见大家这么高兴,唐建明道“原本计划考察结束之后让大家在纽约再多玩两天的,但我们并不富裕,经费非常有限,只能让大家在纽约住两个晚上,然后我们从纽约乘坐飞机返回东海市,顺利结束这次考察。”
在纽约有两天的轻松时间,已经非常不错了,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年代,大家都不奢望能在美帝这样的大城市玩上好几天。
候机时间内,大家的纪律性都很强,并没有四处乱跑,活动范围都在这个候机厅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