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甲》
第38节

作者: 风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拿到几颗糖果,一小块巧克力和一根万宝路,大家心中都美滋滋的,这可都是稀罕东西,大部分人都舍不得吃,将东西小心的收好。
  杨帆分发完大办公室的同事之后,又去了总体设计室的其他几个大办公室,将一些糖果的万宝路香烟分发给大家。

  然后,杨帆又去了潘劲夫的办公室。
  “咚、咚、咚。”
  杨帆站在潘劲夫办公室门口敲门,听到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之后推门走了进去,“潘总师,你好。”
  正在工作的潘劲夫放下手中的东西,兴致勃勃的道“哦,是小杨啊,快请坐。”
  杨帆道“我就不坐了,这是我从美国带回来的一罐咖啡,希望你能收下。”

  “美国货,美国正宗的咖啡!”
  潘劲夫显然非常的喜欢,拿着这一罐咖啡满意的看了看,然后道“多少钱,我将钱给你。”
  “不,不。”杨帆连忙摆手,“这是我特地送给潘总师的,怎么好收您的钱呢。”
  “你呀,你。”

  潘劲夫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一次我就收下了,不能再有下次。”
  “好的,好的。”杨帆连忙回答。
  说完,杨帆准备离开,他知道潘劲夫非常忙,时间宝贵,不想过分的打搅他的工作。
  哪里知道潘劲夫特别提醒道,“你们这批从美国考察回来的人都要写一份总结,你好好的写,我会亲自看的。”
  “好的,我回到办公室就动笔写这份总结。”杨帆道。
  出国考察一趟,每个人肯定都要写总结,这一项工作唐建明已经亲自吩咐了每一个人,杨帆知道这件事情。
  回到办公室之中,坐下来之后,杨帆拿出笔和纸,开始思考这份总结应该怎么写。
  想了一会儿之后杨帆开始动笔,总结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了这次考察的见闻,看到,听到,记录下来的一些东西,尤其写了通用电气公司和l2500型燃气轮机的情况。
  第二部分杨帆主要写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如特别建议l2500型燃气轮机首批采购的数量,尽量在八台以上,争取达到十台。
  因为杨帆清楚的知道,几年之后,l2500燃气轮机肯定会断供的,在美国人断供之前,能尽量多的买几台回来将有莫大的好处。
  即使我们将来改用其他的燃气轮机,那也将有很大的缓冲,不会多我们052舰的建造形成很大的影响。
  在历史上,052舰只采购了区区4台l2500型燃气轮机,美国人断供的时候,我们的2号舰正准备上船台进行建造。

  这样一断供,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被动,因为2号舰的很多东西都建造完毕,如果不进行这一艘军舰的建造,将带来很大的浪费,且军方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看到2号舰建造,如果建造停止,军方的希望会落空。
  如果继续建造,那就意味着要用掉第3台和第4台l2500型燃气轮机,国内再无备用的l2500型燃气轮机。
  如果将来万一哪一艘052舰的燃气轮机出现一点故障,那就意味着没有燃气轮机可以更换。
  在历史上,l2500燃气轮机的断供曾经让高层进退两难,焦头烂额,并迫使我们进行052舰的重大设计更改,浪费了很多的时间,造成很大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杨帆深知这一点。
  现在是一个好机会,杨帆利用这次写出国考察总结的机会,将自己的建议郑重的写在了这份总结上面。
  大办公室之中十分的安静,同事们都在忙着手上的事情,有的在认真的绘制设计图,有的在仔细的翻阅技术资料,还有的在做着其他的一些事情。
  杨帆认认真真,完全进入了状态之中,一个上午的时间感觉很快就过去,临近中午下班的时候,终于全部写完,洋洋洒洒写了三大页,条理清晰,内容详实。
  重点主要是关于l2500型燃气轮机的建议,尤其说明了万一l2500燃气轮机断供的风险。
  052舰采用l2500燃气轮机作为动力,也不知道上面的人是否做个风险分析,反正杨帆在这份总结之中做了比较详细的风险分析,且将可能存在的危害和可能带来的损失都列举得十分清晰。
  “哎呀,已经过了十一点半。”

  将笔帽套在自己的钢笔上面,杨帆随意的看了一下时间,心情微微惊愕,没有想到一个上午几乎过去了。
  惊讶之余,杨帆心中道,“嗯,还有一点时间,再检查一遍,是否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和修改。”
  于是拿着这份总结又认真的看了一遍,将一些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做了记号。
  中午杨帆依旧在单位食堂用餐,还是和韩江一起,吃完饭之后也没有回自己的宿舍,而是早早的来到了办公室。
  拿出钢笔,拿了几页纸出来,杨帆开始认认真真的抄写,字迹工整,重新抄写的时候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又完善一下。

  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后,这份总结重新抄写完成,拿起来认真看了一遍,杨帆心中道,“嗯,应该没有问题,可以交上去了。”
  此刻,杨帆心中一轻,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样。
  起身看了看认真工作的同事们,杨帆拿着这份总结就出了门,敲了敲型号办公室的门,推门走进了赵玉兰的办公室。
  “小杨来了啊!”
  赵玉兰十分的热情,放下手中的资料,起身拿起开水瓶给杨帆泡了一杯热茶。
  杨帆点一点头,朗声的道“我的总结写完了,过来交差的。”
  “哦,这么快就写完了,我还只写了一个草稿,起码也要明天才能写完。”赵玉兰一边这么说着,一边接过这份总结。

  按照要求,每一个出国考察的人都要写一份总结,时间是三天内完成,写好之后统一交到赵玉兰这里,收齐每一份总结之后再送到唐建明的案头。
  开始的时候赵玉兰不以为意,下意识的认为像杨帆这样的新人,又是第一次出国考察,总结写得肯定是一般般,能交差就不错了。
  接过来一看,首先是字迹工整,然后大致看了一下内容,赵玉兰竖起了大拇指,夸奖道“小杨,你又一次让我刮目相看,这样高水平的总结,就算是我可能也写不出来。”
  “赵主任太谦虚了。”杨帆道。
  又看了几眼杨帆的这份总结,赵玉兰提醒道“你在总结之中的建议不错,不过估计很难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杨帆有一点不解,询问道“为什么呢,我的这项建议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赵玉兰道,“但你人轻言微,估计很难引起上面的重视,另外,你的这项建议也很难反馈到上层,无法影响到上面的决策。”
  原来这样啊。
  杨帆心中微微的失望,人轻言微这是客观事实,如果是052舰的副总设计师提出这样的建议,或是潘劲夫这个总设计师提出,效果可能不一样。
  失望之余,杨帆只能在心中安慰道,我已经尽力了,通过书面的形式提醒l2500燃气轮机可能断供的风险,上层不采纳,或是根本无法反馈到052舰的决策层,那我也没有办法。
  心情有一点失落,杨帆随便和赵玉兰聊了两句就走出型号办,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之后,久久不语,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