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北宋——历史并不遥远》
第14节作者:
在你心河 中盘,指的是围棋对局中的中间阶段,棋局变化莫测,形势难料,而中盘正是锁定胜局的中坚力量,是一名优秀棋手棋艺的关键。
后周显德四年(957),被围攻一年多的寿州城依然在继续坚守,此时的城内早已弹尽粮绝,援军杳无音信。
这样的情况下寿州城内此时已有不少的人萌生投降之意,其中就包括守将刘仁赡的儿子。得知这一情况的刘仁赡为以示决不投降,以死抵抗之决心,他含泪腰斩了自己的儿子以告诉众人自己的信念。
虽然他能用行动来重塑他人的信念,但刘仁赡自己清楚的知道,这座孤城再不救援,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就会到来。
其实刘仁赡不知道的是国家一直没有放弃他,此时李璟已经命令皇弟李景达重组五万大军驰援寿州。
卷土重来
同年二月十七日,柴荣率大军二次南下抵达正面战场,这一次,他带来的是水军!决心在水上消灭敌人援军有生力量。
狭路相逢,后周水军与李景达援军在淮河江上相遇,大战一触即发。
日期:2020-09-18 23:26:21
当南唐军队在江上见着后周舰队时有一种置身他地的幻觉,他们不敢相信后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训练出水军并建造成船舰。
在惊愕之间,还是我们的赵匡胤同志身先士卒,一船当先,率先带兵冲了过去。这一次,赵匡胤似乎心情不大好,他把父亲的死全都泄愤在了南唐身上。事实证明南唐这些久不经战事的士兵战斗力的确不如后周,几次冲锋下来就又溃不成军,纷纷逃命。而赵匡胤这次似乎还没发泄够,一口气追击敌人二百多里地,将南唐五万援军杀了近四万才洋洋收兵回师。
南唐士兵极其郁闷,什么深仇大恨啊追着不放,但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惹上这么个狠人。
历史再次向我们证明:郁闷的人惹不得。
日期:2020-09-18 23:45:27
援军被灭,那压死寿州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就此落下。
刘仁赡很绝望,但他依然没有选择投降,他一直在秉承一个原则——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哪怕战至最后一刻,他也会用自己的身体补上城墙的缺口。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都在殚精竭虑中充当着带头大哥的角色,奔波于各城墙之间,时不时还兼任着施工队队长的职责(修补城墙),堪称劳模。
一年多的高强度战事耗尽了他的精力,拖垮了他的身体,这位做了一年多的钢铁战士终于在伤痛绝望中一病不起,倒在了岗位上。(领导的确不好做啊)
病倒的他再也没有精力去指挥战争,这个时候,他的属下明显没有他死守的决心与忠诚。在他病倒昏迷后的第二天便被属下打开城门抬着出城投了降。
至此,历经一年多的寿州攻城战终于结束。
刘仁赡这样的忠臣良将得到了柴荣最大的尊重,他很佩服这个衷心为国,誓死坚守的人。寿州攻下来后他没有报复这个让他头疼一年多的人,反而是给予他武将的最高地位,加封为天平军节度使,可具有嘲讽意义的是在投降第二天刘仁赡便在昏迷中死去。
这也许是他最好的归属,到最后他也不知道寿州投降了,他真正做到了与城池共存亡,履行了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诺言。
日期:2020-09-18 23:53:58
到此柴荣也找到了他当初想要寻找的答案,这是一个不为金钱,名利所动容的人。因为从第一天起,刘仁赡就在自己的心里种下了属于自己的信念与决心,一颗坚定不移,为国尽忠的决心,至死不渝。
他早已经与寿州融为了一体,他就是寿州,寿州亦是他。
寿州城破,对于后周而言眼前战争形势一片大好,但出人意料的是柴荣却在此刻选择退兵回国,这是为何?
答案很简单,后院起火!当柴荣正在南方大施拳脚时,北汉与辽国正在北边搞小动作,不时骚扰后周边境,牵制南面战场。不得已之下,柴荣只得回国预防强敌。
第二次征南唐结束。
官子
官子,围棋对局中的最后阶段,又称为收官,是确立进逐边界的收官之战。
后周显德四年十月,柴荣在解决北方边境问题之后再次将矛头对准了尚未完成的南唐江北地区,开始了第三次征南唐之旅。
有了前两次奠定的基础与威名之后,这一次的进展十分顺畅,势如破竹,连克连捷。
赵匡胤带领军队沿淮河流域的寿州城一路东下,相继攻下今天的凤阳,盱眙,淮安等十个州,南唐军队毫无招架之力。
日期:2020-09-18 23:59:19
战争打到这里,李璟是彻底被打怕了,再继续抵抗下去只是徒劳,得不尝失。于是他派遣使者再次向柴荣求和,而这次的求和条件要比第一次更为丰厚。
条件如下:
1.割让长江以北淮河十四州给后周。(割地)
2.去除自己南唐帝号,改称国主,并沿用后周纪年。(去帝号)
3.犒师后周军队银钱娟各十万,茶五十万,米麦一百万。(赔款)
至此,三征南唐完美收官。后周扩大了一大部分国土疆域与南唐分江而治,同时给后周增加近一千万的人口,南方威胁就此肃清。
柴荣也就此可以真正放心的去面对北方宿敌,那个一直在背后小偷小摸的强大敌人。
这一次,他将一雪汉人之耻,收复燕云十六州!事实也已经证明,柴荣一生之中从未有过对手,他真正的对手是他自己的宿命!
日期:2020-09-20 17:18:40
第六章.北伐
柴荣终于处理完南唐江北的问题,对他而言,这一切都是在为即将做的事做准备,因为他接下来要面对的对手才是真正的敌人——辽国。
平心而论,柴荣三征南唐确实具有必要性,但从他个人情感上而言却不具备必然性,一直让他如鲠在喉的问题正是燕云十六州。
自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辽国的蹄铁随意践踏中原大地,残害百姓,无数的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对柴荣这样要强的君主而言,是不能忍受的,他时刻都埋藏着对辽最刻骨的仇恨。
在三征南唐的战争中,辽国与北汉还时不时地在背后搞些小动作,这更加促使柴荣在扫平江北后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他们。
可让人大出意料的是,辽国对此一切竟然毫无防备,他们即将迎接的将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呢?
开打之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柴荣强大的对手——辽。
辽是北方游牧名族契丹建立起来的政权。契丹这是个历史悠久的名族,契丹,镔铁之意,寓意他们如钢铁一样坚硬,公元907年,天选之子耶律阿保机于漠北登基称帝,代表着契丹族进入鼎盛时期。
之所以这个民族迟迟没有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自身的分裂,早期其内部并不团结,分为八个部落,这也是阻碍他们进程的最大屏障,当耶律阿保机解决这一问题后他们如狂风暴雨般席卷整个亚洲大陆。
事实证明,他们是天生的勇士和战争机器,影响力极广,直至今日俄罗斯语中对中国的发音仍为“契丹”,不可不谓不一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