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
第18节

作者: 缺一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栋在神一魁的强烈要求下,只能并马而行,想要韬光养晦已然不可能。
  既然低调已经不可能,陈生也就放开了很多:“叔父莫要太在乎什么官府职位,我们答应招安,是权宜之计,朝廷愿意招安,何尝不是权宜之计呢?我听说山东那边在闹义军,鞑子也不消停,孙承宗那里压力太大,这才推出杨鹤这个替死鬼来,咱们别管那么多虚的东西,握在手里的才是实惠。”
  各家反王都擦着眼睛,这个小伙子是谁?看起来很厉害啊,竟然跟神一魁并马而行。
  听了李栋的话,神一魁赞同的点点头道:“侄儿啊,你说的很有道理啊,可是有些人就是看不明白啊,在这件事情上另一家有影响力的反王王佐桂他们的意见就跟我完全不一样,不然朝廷哪里能这么容易招安我们,都是苦哈哈出身,贪图什么官位啊。”
  神一魁是陕西义军名义上的主力,但是其他的几支义军却不听从他的命令,神一魁很担心大家早晚被分化瓦解。
  见到神一魁情绪低迷,李栋开解说道:“叔父不必如此,此次朝廷招安,我听说有十几万两白银,几万石粮食,足够大伙吃上一些时日子的。在这一段时间内,叔父可以提前为大伙谋一份出路,这流寇并非长久之道。”

  李栋知道,在招安之后,也就半年,神一魁便被洪承畴阴谋算计,差点全军覆灭,接下去也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覆灭了。
  这一世,神一魁跟李定远是好朋友,所以李栋不希望神一魁继续他以前的命运。
  “侄儿,你也知道叔父是个粗人,起事以前,也就是个负责侦查的夜不收。哪里有那么大的能耐。倒是你这一年来,把小小的黑风寨经营的有生有色,昨日,更是以八十骑全歼了五十鞑子的精锐,一战成名。来叔父这里吧,叔父给你个大将的位子,你也知道叔父就那么一个笨蛋儿子,没什么本事,等那一天叔父腿一蹬,我这份基业就传给你。”
  李栋感觉自己一直在默默的发展一个小山寨,没有人关注自己。其实这都是他的错觉,他所作的一切都落入了有心人的眼里。尤其是这些流寇的首领,谁不想安心过两天日子,但是想做到李栋那般,实在太难了,所以各家首领对于李栋这个年轻人都是很欣赏的,都希望将李栋招致麾下,这也是此次神一魁出言邀请的原因。
  如今这些人起事,靠的是朝廷的无能,而不是说他们本身有多大的本事,所以李栋自然不会投效。
  李栋对神一魁推脱道:“侄儿还是太年轻了,掌管不了叔父的数万大军,叔父要是真有这个意向,容侄儿在成长两年,到时候肯定去给叔父牵马执蹬。”

  李栋虽然不想加入神一魁的队伍,但是也不敢轻易得罪他,所以才说了两年的期限,到时候自己要是真的一事无成,加入神一魁的队伍也不是不可以,当然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神一魁还活着。
  “韩城到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诸多反王不约而同向城头上望去。
  只见城门之上旌旗招展,刀枪林立。士兵们昂首挺胸,身着重甲。一个个精气神十足。城门楼上,飘扬着大旗。

  大旗下站立两位官员,头戴乌纱,身披朝袍,两厢站立武士威风凛凛。
  李栋向上望去,只见那位年轻一些的大人,双目如炬,威严十足,心中便料想,那位大人应该便是凶名传遍西北的洪承畴了。
  李栋打量二位大人,二位大人在城门楼上,也在打量诸位反王。
  三边总督杨鹤白发苍苍,但是双目之间颇有神采,手扶城墙向下望去,只见城下旗帜如林,反贼各色服饰,如同那林中蚂蚁,密密麻麻,无穷无尽。
  毕竟是京师来的官员,此次如果出了差错,官位不保,这位三边总督有些担忧的说道:“这些乱贼不下于几十万,若是让他们闹起来,怕是没法收场啊。”
  洪承畴安静的站在一边,他看出了杨鹤的忧虑,在杨鹤身边沉声说道,“老大人,何必为一些流寇忧虑,彼虽势众,但能战者十不足一,以卑职之见根本不必招安,在下凭三千虎贲劲旅,便足以灭之。”
  杨鹤颌下长须皆白,身形因为流寇的事情也越发的瘦削,可以说为了朝廷的安定殚精竭力。可是来这三边时间够长了,这匪没剿完,反而愈演愈烈,没办法只能收降他们。
  杨鹤不在打量流贼,正了正乌纱帽,手不自觉的摸了摸补子上的孔雀颇为珍惜,但是想起贼人势众,不由叹息一声说道,“彦演啊,还记得我跟你说过什么吗?大明到了今天的地步,非兵不利,而在于天时与人政,你真以为杀人能解决问题吗?从太祖爷开始,便有流民作乱,也没见什么时候杀尽过,反而到了今天演变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可见是一味的动武,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些流民以前也是农夫,也是孩子的父亲,都是大明的子民,能不杀,就不杀。”

  洪承畴虽然低着头,恭敬的站在杨鹤身后,但是心里却不以为然,这杨鹤一门心思的元气说,也就糊弄不愿意多花钱的崇祯皇帝可以,但是糊弄洪承畴,却一点作用都没有。
  看着杨鹤脸上的褶子和头上的白发,走路的垂姿,洪承畴便暗自感受到这位老上司恐怕在三边呆不了多久,到时候西北问题,肯定会有自己解决,到时候自己在想办法解决这些流民也不迟,何必给别人做嫁衣。
  但是有一些势力发展过于快速,又让洪承畴不得不上心。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继续说道,“大人,此次圣上从内库了拨了十万白银,各藩王募捐了五万两,粮食五万石,而流民却着实多了一些,所以这些物资对于救灾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不知道大人准备如何分配。”
  “确实少了一些,这些物资最多也就能救援一成的百姓,要是把物资都分配给他们,根本起不到救灾的作用。”杨鹤抚摸着长须,心里全都是诅咒崇祯爷小气的话。

  洪承畴上前说道:“大人,卑职有一个想法,这流寇虽然人多,但是实力强悍的也就那么几家,不如在受降过程中,我们将各家首领集中起来,按实力分配,只给实力强大的几家配发银两和物资,剩下的小势力,也给他们发些种子和银两,便让他们散了吧。只要安抚好这些强悍的实力,这些小势力便不敢闹,就算有敢继续闹的,只要军队一出,剿灭只是弹指间的事情,大人您看如何啊?”
  洪承畴心里暗想,虽然老头子在这里,自己不能有什么大作为,但是慢慢的减轻你们的实力,我还是做的到的。
  杨鹤疑惑的问道:“这如何判断他们的实力强弱呢?不能单单以人口判定吧,据我所知有的流寇人数已经达到数万甚至十数万,而且这样的实力绝对不少。”
  杨鹤眯着眼睛打量了洪承畴一眼,杨鹤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不代表他看不透洪承畴的私心。

  但是杨鹤也明白,自己是京官,不可能永远在这里呆下去,这三边还是要找个时间交给洪承畴的,到时候自己好脱身,所以对于洪承畴的想法,他也就睁一眼,闭一只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