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
第34节

作者: 缺一门
收藏本书TXT下载

  物资非常丰厚,算上从韩城抢来的物资,总共粮食六千石,牛一百一十头。鸡鸭百余只,羊一百四十多头。
  武器方面,战马二百三十五匹,英格兰长弓一百五十把,长枪三百把,腰刀一百把,长盾一百。
  铠甲非常少,算上缴获的,总共三十七副。
  山寨内的物资清点完毕,相对于一个山寨来说,已经很多了,不过对于李栋这种有雄心壮志的人来说,还是有点太少了。
  特别是自己准备自己屯田,那么将来要面对的敌人更多,因为蒙古人、流寇、官军都会对地里的粮食感兴趣,所以谁强大的武力很重要。
  李栋在思索黑风寨未来的发展,遥望黄河边地荒废的土地,开垦土地必须提上日程了。
  次日天明,李栋起身更衣,将几十斤的铁砂绑缚在身上,将屋子小心收拾了一下,给躺在小塌上的陈曦妤盖了盖被子。
  本来李栋准备回来就跟她行房事的,但是她却为了救自己和父亲受了重伤,搞得李栋每天对着一个大美人,却无从下手,连自渎的想法都生了好几次。
  而陈曦妤似乎也跟着那么村里的婆姨学坏了不少,若是和李栋一起起床,必然要嘲笑李栋的一柱擎天和黄河滔滔的睡裤。
  看着她红着脸颊,捂着樱桃小口,嘲笑的样子,李栋每次便欲火大盛。
  将板带扎好,提上靴子,将挂在墙上的大枪往手里一提,便推门而去,踏雪正在对着李栋半夜起来给它添得精料大快朵颐,见李栋来了撒欢的在马厩里叫了一声,不知道惊醒了多少还在睡梦中的皮小子。
  就见李栋的小屋周围,不知道有多少人家,一时间孩子闹,媳妇叫,家里笨狗汪汪叫。
  最常见的便是,妇人推开窗户指着李栋远去的身影,“少寨主都出去演武了,你这臭小子还敢贪睡,将来如何上的战场,砍杀敌人。”
  如果家里的孩子争气,就会大声向外嚷嚷,“娘,您就看好吧,最晚明年,少寨主就收我当兵了。
  李栋走后不久,小屋再次被打开,一条雪白的萨摩耶蹭的一声窜了出来,先是跑到马厩里撒泡尿,然胡便在院子里,追着自己的尾巴咬着玩。
  接着陈曦妤便穿着一条翠绿色的袄裙,提着夜壶出来,小心关上门,先是去蚕房看看,给蚕宝宝放点鹅菜,见蚕宝宝膘肥体壮,这才回到家里,提着李栋昨天弄脏的睡裤,去河边洗涮。
  陈曦妤为了救李栋,冒充李栋的媳妇的事情早就在山寨广为流传,那些老爷们或许发现不了,但是那么一个黄花大闺女,怎么能瞒得了山上的婆子们。
  但是这件事上,大家都很感动,而李栋也在山寨人面前,承认了陈曦妤的身份。
  “夫人,昨晚少寨主和你圆房没有?”一个水桶一般的胖妇人,手里提着水桶,正在打瞌睡,看见陈曦妤以后立刻来了精神,凑过来,眨着眼睛,好奇的问到。
  待看清楚陈曦妤木盆里的渎裤之后,难免摇摇头,一脸可惜的说道,“哎,可惜了,可惜了,少当家那么好的人,你怎么就不好好把握呢。”
  “少寨主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可能把精力浪费在女人身上,我们家当家的,那是有大志向的人,怎么可能像你家小牛,一晚上要你三四次。”
  跟那些农妇呆久了,陈曦妤说起来农家的荤话一点也不害羞。
  乱世,流寇中的女子根本就不在乎那么多事情,今天丈夫死了,明天便改嫁,也是常事。
  “傻姑娘,流寇里面有几个好男人,你家当家的的人长得俊,那皮肤,比我腰间的嫩肉都滑腻,他不跟你圆房,你俩在一个房间,你就不会钻他的被窝吗?这可是天大的机缘,乱世中哪里找这种好男人,他要是睡了你,将来封王拜将,你也好有个名分。”
  李栋骑着战马,没走多远,便看见了坐在木桩上张不凡,手里正拿着本《天工开物》读的分外的仔细。

  “我说我家里的藏书怎么少了一本,原来是让您老人家偷去了。”李栋下了战马,对着张不凡打趣道。
  “咱是读书人,圣人门徒,怎么能说偷呢?是夫人拿给我的,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也不能让你们这些年轻人落下,得多读一些经世致用的书,才能更好的为咱们山寨做些什么。”
  张不凡见李栋来了,便收起了书本,对李栋说道,我就知道,寨主今天多半回去勘察耕田,所以才在这里等你的。
  李栋微微一笑,便和张不凡一人一匹战马,开始巡视二郎山周的环境。
  二郎山周围有一条河,叫窟野河,水资源很充沛。
  战马嘚嘚的往前走,沿着河边转了一大圈,眼前的窟野河蜿蜒而去,河岸边的农田大多数都已经荒废了,陕北人不怎么会种地,神木人更不会种地,再加上干旱和战乱,这农田基本上就废了。

  看着挨着河流的农田,地面都有手指宽的裂纹,李栋感觉心里很不舒服。
  李栋初步算了一下,从二郎山到金乌堡一带,沿着窟野河,起码有几万亩的田地可以开垦。
  而且这些土地的肥力都应该不错的,因为这里以前应该是军屯,而且挨着河流,利于灌溉,只不过后来被地主侵占,等到陕西大乱的时候,地主被杀之后,这地基本上就全部荒废了。
  踏雪很聪明,也不用人管,就沿着河岸一直走,路上有不少沟渠的,里面长满了野草,有的塌陷,有的堵塞,可以说这些当年太祖修的渠道,现在基本上算是废了。
  如果官府有心思将这片土地修一下的话,成为良田也不是不可能,关键是这乱世,没有老百姓愿意种地了。
  再者,这天下大乱,朝廷也拿不出银子来修水利,就算拿出银子来,从朝廷流到下面,基本上也没剩下几个子,别说修水利了,打眼井都难。
  战马逡巡,眼前平原开阔,这是多么好的地方,“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在历史上盛名了那么久,竟然荒废到了如此夸张的地地步,说实话真的很可惜。
  张不凡一直在琢磨,虽然他也看了不少书,但是农书都是最近刚刚看,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所以走到李栋身边。
  “寨主,虽然我不是很会种地,但是也能看出这是块好地方啊,尤其是这些沟渠,如果能利用的话,将来必定能成为塞上江南。”
  李栋点点头,其实明朝对于耕田的开垦还算很重视的,明初,太祖下令,各处荒田,农民开垦后归自己所有,并且免赋税三年,如果业主还乡,地方官与旁边的荒田内如数播种与耕种。
  甚至到了洪武二十七年,太祖爷更是发出了新垦荒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
  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个王朝的政令会被逐渐的曲解,而官员也会越来越疯狂,大明朝收上来的赋税越来越少,而百姓要缴纳的粮食也越来越多,那么交上去的东西去哪里了?
  地主豪强与官员相互勾结,将赋税转嫁到百姓身上,百姓承担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也就没有多余的闲钱拿来开垦土地了。
  这不是最关键的是,刚刚开垦出来的土地,还没拿到的粮食,官府便会来收税,本来开垦土地的成本就高,加上政府逼迫,百姓就只能逃亡,新开垦的土地,直接成为了缙绅的财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