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太伤心了!原来,在母亲的心里,也是看不起手艺人的!她和死去的父亲一样。只喜欢大哥,只喜欢读书人,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陈文志心情不好,直接跑到师父家去找寻好朋友仙儿,可惜是白天,只好胡乱地在作坊里找着木雕活计做,一直捱到晚上。
到了约定的时间,他像阵风似的溜到墙脚根,想着今年大年初一,仙儿多半回城里过年去了,他一个人沿着墙面溜到墙根,一屁股坐在湿冷的地上,幽幽地叹口气,心想着多半是白来一趟,没想到,仙儿的声音响起来:“文志?”
陈文志一呆,仿佛心有灵犀,他喜出望外,闪电般的转身,双手扶着墙壁,激动地问道:“仙儿是我,你没回家?”
仙儿一呆,沉默了几秒钟,才哑声说道:“我原以为可以回家的,后来爹爹来了乡下一趟,说我病没好,为了避免传给弟弟妹妹,就让我在乡下过年了。”语气里充满了难过。
听到这里,陈文志心中一疼,没想到仙儿也是可怜人,他因为想当木匠,被身边所有的人不看好,甚至包括自己深爱的母亲。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更何况他们是相识多年的好友。
这个时候,仙儿又轻轻笑了笑,自我开解道:“在乡下过年也挺好啊,我有张妈,小翠,小红陪着我,爹和娘还送了很多过节的吃食衣物过来,就像在城里一样热闹了哩,再说了,今天是大年初一,你就来找我玩了,我很开心啊,我和别人没什么两样。是不是,嘻嘻——”
文志被仙儿的乐观感染,突然叹了一口气,躺倒在干草地上,双手枕在脑后,看着天顶一弯新月,喃喃说道:“仙儿,我要向你学习!”
仙儿冰雪聪明,立马问道:“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
陈文志便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喜欢木雕,立志当木匠的事情说了,结果这一路走来,被身边所有的人不看好,包括师父师娘村里人,还有庞大哥,甚至自己的父亲母亲以及大哥,他痛苦地说起今天上坟时,母亲说的那些话。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想起母亲说的那些伤心的话,他的心仍旧像有刀子在搅。
末了,他难过地说道:“仙儿,当木匠就这样没出息吗,我不会读书,只擅长做木雕,我立志当一个好木匠,养活一家人,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我没出息?”
对于这个问题,陈文志想了几年,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母亲让他进城读书的建议,如同一记轰雷,让他发现可怕的真相,原来,连母亲也是看不起手艺人的。
这简直成了他的童年恶梦,他的小小心愿只是想木匠,养活一家人,可是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好几年过去了,他一个人像只可怜的小蜗牛,在负重缓行。
太孤独了,太痛苦了。
他像是一个人在沙漠中独行,很痛苦,很艰难,身边没有一个可信任可依靠的人。
他一直立志当大司匠,木匠作好了也能当官,不比读书人差,可是师父却告诉他,大司匠只是凤毛麟角。
绝望感扑天盖地而来,陈文志瘫痪般躺倒在地上,泪流满面,不知道何去何从。
仙儿笑了笑,对陈文志劝慰道:“你做得对,一个人就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啊。”
陈文志心中一呆,仿佛有一束光照进了他原本黑暗的心房,他升起一线希望,轻轻问道:“那么,你看不起我做木匠吗?”
“不会啊。”仙儿的声音甜甜的,如同蜜糖,让陈文志心中温暖。
他觉得好受了一点,继续问道:“我当木匠,你也会觉得我没出息吗?”因为世人都认为做木匠没出息。
“不会啊。”仙儿笑了起来,声音清脆如银铃。她双手抱膝坐在干草地上,对着蓝蓝的天幕笑着,大眼睛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明亮,她眉眼弯弯地说道,“文志,你知道吗,刘邦是个看门的,樊哙是个屠户,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要饭的,英雄不问出处,对了,美国有个总统,他在当总统前,靠给他人砍柴为生。”
听说美国有一个总统小时候也和他差不多,陈文志眼前亮了,他将信将疑地问道:“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他叫林肯,小时候家里条件也很一般,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他们以种田和打猎为生。小时候,他帮助家里搬柴、提水、干农活等等。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的西南部,开荒种地为生。9岁的时候,林肯年仅36岁的母亲不幸去世了,不过苦难让人成长,因为从小做苦工,母亲去世得早,反倒让他有了独立思考和处事的能力,所以后来才成了美国总统。”
陈文志听得心有所动,喃喃地道:“这个美国总统9岁母亲去世,我,我是在8岁的时候,父亲过世的。明朝的开国皇帝要过饭,我以前,为了养活一家人,也到外面去要过饭,这么说,我长大后会有出息了?”
嘻嘻,仙儿笑起来,声音像百灵鸟一般动听,她说道:“想要有出息,必须努力才行呀。”
陈文志的心情好多了,他大声道:“仙儿,我会努力的。”
仙儿抬起头来,看着蓝丝绒一般的天空,感慨地说道:“曹操在《短歌行》里说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唉,文志,我身体不好,病病歪歪的,对此感慨良多,人的生命太短暂脆弱,如同草间露水,稍纵即逝。所以既然人只能活几十年,为什么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呢,你喜欢木雕,就去当木匠呗。”
听到仙儿一席话,陈文志眼前一亮,心中一动。
仙儿笑道:“一个人活着最要对得住自己,那么在乎他人的看法做什么?”
陈文志笑了,原本痛苦的内心突然变得好受了许多,没错,就算母亲看扁他,他也不会在乎,因为人生是他自己的,他得为自己的梦想活着。
因此,陈文志彻底振作起来,他微微笑着,感激地说道:“仙儿,听了你这些话,我以后再也不会痛苦,也不会动摇了。你说得没错,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就只想当木匠,别人要觉得我没出息就没出息吧,咱们走着瞧。”
“对,你这样想就对了。”
陈文志微笑起来,心里暖暖的,此时此刻,他发现,卢仙儿不但漂亮大方,而且十分聪慧,她不但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知音,导师,甚至是指路明灯。
他深情地凝望着那堵厚厚的高墙,就好像仙儿站在他的面前一样,他感激地说道:“仙儿,你真是我的知音,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的知音。”
梁山伯与祝英台?仙儿听到这个比喻,不由双颊绯红,她甜甜地笑着,低下头去。
树梢上的月亮,皎洁似雪。
后来,仙儿帮陈文志以他娘的口吻给他大哥写了一封信,文志拿回家中,李翠仙有些吃惊,她知道不是儿子写的,但是挂念大儿子心切,也就没有过多追问谁写的信。她火速委托进城的人捎了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