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写这四个字的人,也很不一般。”
周志诚眺望那个牌匾,有些崇敬地说。
“什么人?”
“一定是位大师吧?”
学徒们纷纷追问,许问也听得很有兴趣。
“那是……”周志诚正要继续讲,旁边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是几声抱怨。
“怎么这么臭,哪里来的味道?”
“哇,好臭!马粪的味道!”
许问向那边看去,发现是又是一群考生。他们平头整脸,衣衫整洁,刚刚从会所里出来,正从他们身边路过。
他们闻到味道,正在东张西望,还没有看到他们这边来,许三他们已经低下了头,露出了羞愧的表情。
周志诚闭上嘴,准备带他们赶紧离开,结果这时又有几个人路过,听见那些考生的话,又看见许问他们,嗤笑一声说:“这还闻不出来吗?马棚考生呗。”
“对,走后门进来的马棚考生,没地儿住,只能睡在马粪堆里,哈哈!”
许问认出这几个人,也是考生,前天下午见过,他们所在的工坊好像叫什么东都木轩,是个三级工坊。
他们这一指,所有人都看向了许问他们,交头接耳,脸上表情各异。
质疑、嘲笑、轻蔑、冷漠……
现在正是考生们去考场的时候,经过梓义会所大门口的人非常多。
被这么多人用这样的眼神看着,真的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许问往四周看了一眼,大家几乎个个脸颊通红,头也不敢抬。他们很珍惜这次考试的机会,但本能就不愿意被人叫成“走后门的”。
“别理他们,赶紧走……”周志诚也很尴尬,低声招呼说。
其他人也巴不得赶紧走,一起加快脚步往外面走。
结果这时,许问突然停步,转身,面向东都木轩的那个考生,扬声问道:“我有一件事有点不太明白,想请仁兄指教一下。”
周志诚紧张地看许问,想阻止他说话,又觉得这时候给他拆台不太好。正在犹豫,东都木轩那人傲慢地开口了:“什么事?”
“仁兄刚才说的走后门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可否再说得清楚一点?”许问的声音不高不低,穿透力却非常强,清晰地传遍四周。
这时,两个穿着官袍和两个身着短打劲装中年人刚刚跨过门槛,正好听见了许问的问话。他们顺着许问的目光,看向东都木轩那人。
那人嘲讽地笑了一声,张开嘴想说话,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闭上了嘴。
许问知道东都木轩这个人为什么不敢说话。
他能一眼看出来他们的名额是用非常规手段拿到的,可见这种事情绝对不是第一次,而是一种潜规则。
潜规则是台面下的事情,只能放在台面下来说。
现在大庭广众,他还看见不远处那几个考官一样的中年人,东都木轩这个人如果还会继续说下去,要么就是耿直到眼里不容一粒沙子,要么就是个傻子。
但结合他之前的行为来看,这两种人他都不是。
果然,这人往旁边看了一眼,嗫嚅着嘴唇半天没吭声,气势马上就弱了下去。
旁边其他考生正等着他解释呢,发现他突然不说话了,纷纷疑惑地看他。
“捕风捉影的话,还是小心点说比较好。”许问淡淡说了一句,招呼了姚氏木坊的人走开。
此消彼长,姚氏木坊的徒弟们不知不觉地挺起了背,抬起了头,神情不再像之前那么畏缩了。
许问留意到这一点,笑了一笑,低声说:“徒工试这种事情,本来就应该谁有本事谁上。师父为我们争取了名额,我们考过了才是对得起他!”
他悄悄地偷换了一下概念,徒弟们重重点头,许三结结巴巴地说:“是……是!我们考过了,他们就知道我,我们是真的有,有本事了!”
“对!”
“对!”
农家子弟心思单纯,思路一下子就被许问和许三带着走了。
他们昨天的心态更多的还只是“试一试”,但现在,通过县试的渴望突然迫切了很多。
一群人来到县衙门口,旁边偶尔还有人闻到臭气,疑惑地往这边看。但他们神情自若,好像根本没这回事一样。结果弄得对方揉揉鼻子,还以为自己弄错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县衙门口两名军吏站出来,检查完他们的号牌,放他们进去。
考生们老老实实,鱼贯而入,熟门熟路地到了考场,所有人都是一愣。
昨天考场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木屋,是他们的考室。但现在一夜工夫,所有木屋全部被拆掉了,留下的只有一整片青石板铺就的广场。
这原本是县衙的校场,抬头看全是城墙和墙垛,上方军士甲胄森严,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芒。
考生们顿时有点紧张,缩着脑袋也不敢问,小心得像鹌鹑一样。
“请问大人,考室没有了,我们应该到哪里应试?”
这时,一个声音突然扬起,清朗如风,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那张略带稚气的娃娃脸这里有不少人都认识,正是悦木轩的齐坤。他面对这些军士坦然自若,亲切得像是面对自己的邻居好友。
“在此处稍等一下,一会儿会有大人过来讲解的。”对他,军士的表情似乎也温和多了。
“多谢。”齐坤礼貌道谢,坦然站到了一边。
有了这样的解释,考生们也定心了。他们挤挤挨挨地站着,站在齐坤旁边的几个人犹豫着跟他搭话。齐坤有话必回,态度非常谦和。
许问站得比较远,把一切收在眼底。
“伪君子。”吕城瞥着那边,语气不善。
许问没有说话,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没过多久,校场对面的门打开了,一队人从门内走了出来。
那是一批中老年工匠,一看就知道全是师傅级别的。他们进来之后,就沉默地站到了考生们的对面,站成了一排。
“妈耶,感觉像我师父站在对面看着我……”吕城在旁边小声叨咕。
连天青是个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师父,但看着对面这些师傅严肃的表情,许问表示很能理解他的感受。
片刻之后,朱甘棠和宋秦两位师傅也从那道门里走了出来。
工匠们给他们让出一条道路,向他们行礼。
考生们不自觉地肃穆了起来,紧张地看着这三人。
朱甘棠走到两支队伍的正中央,抱拳作揖,笑着说:“吾名朱甘棠,有幸为本次百工试的主考官,现在特向各位说明本场考试的规则。”
他态度谦和,考生们放松了不少。
“水工工作,是一项群体性工作,大部分都需要多方协作方能完成。学徒工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师傅做活,进行配合。今天我们便请各位配合师傅,共同完成一项大工作。之后,我们会为这项整体工作进行评分。其总共的分数,将由领头的师傅一一分配到参与的考生头上,作为各位最后的得分。”
他转过身,又对着那些师傅们抱了抱拳,道,“今天便有劳各位师傅了。”
师傅们连声说不敢,纷纷还礼。
许问有些意外,他完全没想到第二轮考试会是团队协作。
不过想想也挺合理,除了个别小件以外,工匠的很多工作都需要一支团队才能完成,这也是梓义会所这样的组织存在的意义之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