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的偏将军孙河、大桥等人见状,眼中尽皆露出悲切之意。
吴氏不是养在深闺的妇人,壮年丧夫的她也经历过许多苦难,心志之坚,不输一般男儿。
伤心难过是不可避免的,但她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她让自己强忍住眼泪,看着眼前让她引以为傲的大儿子,轻轻问道,“伯符可是嘱托后事了?”
孙策听了也不惊讶,他刚才召张昭等人并不是隐秘,吴氏知道并不奇怪。
因此他说道,“吾已决意令仲谋继承江东......”
孙策还未说完,便被吴母劝道,“仲谋非良主。”
孙策诧异,“母亲何出此言?”
“二郎虽素有智谋,懂得任人,但其为人心性薄凉,非为良主。”
“今年初,曹公闻汝克平江东六郡,便遣使者意欲以仲谋、三郎到许都为质,汝那时已拒绝。
但仲谋却建议汝以三郎、四郎为质,这样能避免惹怒曹公,心性之薄凉可见一斑,三郎、四郎皆是其骨肉兄弟呀。”
孙策听后眉头紧皱,当日因为这事他还斥责了孙权一番,今日吴氏旧事重提,让其心中更为疑虑。
只是他还是为孙权辩解道,“仲谋当日只是以大局为重。”
知儿莫若母,吴氏知道孙策已经有所动摇了,她言道,“若来日大局需要,难道你想看到仲谋牺牲手足吗?伯符,当日汝举兵,为的是什么呢?”
吴氏的两句话就像晨钟暮鼓般击在孙策心头。
孙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这时又想起了张昭刚才对其说的话,“三公子英睿果决,体怀英气,有父兄之烈,必能承君侯之志,护我江东!”
孙策是个果断的人,孙权是其一手带大的,为人秉性如何他再是清楚不过。
同样的,孙翊的秉性他也很清楚。
孙翊性格虽然有时冲动了点,但是他跟自己一般,重情义,对骨肉亲情看的很重。
方才立嗣时他只想到孙权是守成之主,更适合如今的江东,但如今经吴氏一点醒,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很可怕的现实。
立孙翊,兄弟可能皆存,立孙权,将来可能会有兄弟阋墙之事。
一想到这些,孙策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他一生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也。
但若真有那一天,假令死后有灵,孙坚若问其,“孙家何以骨肉相残”,他将何辞以答呢?
想到这些,孙策又趴在榻上猛地咳嗽了起来。
这一下惊得吴氏和大桥急忙上前为孙策顺气,孙策此时却充满了力气,
他推开大桥和吴氏,用手猛击榻边,朝房内的孙河喊道,“快,快去把子布、子衡等人追回来,快去把孤的遗命追回来!”
孙河是孙策族兄,年少时就跟随孙坚举义兵讨伐董卓,后又跟随孙策,以校尉统领孙策亲卫,是极为信重之人。
此时的他自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刚才孙策遗命给张昭等人后,就让他们召群臣来,现在刚走不久。
他领命后礼都来不及拜,直接冲了出去。
孙策这时已经止住咳嗽,他急忙让大桥准备笔墨,现在的他随时可能死去,他要重写遗命,以备万一。
吴氏见孙策身受重伤还要忍着疼痛如此,眼泪又下来了,孙策见状用手轻轻拭去母亲的眼泪,温柔的说道,“不怕不怕,伯符还在!”
这样的画面就好像当初孙家刚知道孙坚死讯时,孙家一家人乱成一团,
而当时犹是少年的孙策强忍悲痛,伸手将众位弟弟揽在怀中,轻声安慰他们道,“不怕,不怕,哥哥在.......”
不一会儿,孙策就将新的遗命写好,压在软枕下,而后躺在榻上继续闭目养神。
吴氏和大桥则静静陪伴在一旁,不发一语。
江东的新任之主本来已经定好,此时却临时改变,这一切来得及吗?
而此时,孙策屋外正慢慢汇聚着越来越多的精锐士卒,他们都是孙策亲兵,将孙策房屋保护的水泼不进,以防万一.......
此时有三人正快速的朝府外走着,他们要去领着府外早已通知好的在等待的其他江东臣属入内。
只是走到半路,他们却发现府内突然响起嘈杂的声音,似是有大批的士卒在调动。
三人领头的是一位中年文士,他身穿青色宽袖,头戴小冠,面容严肃,在他发现将军府内有这种动静后,心中闪过不安。
现在在江东危急存亡的时刻,最重要的是要将群臣带到孙策面前,让其当众宣布江东继任之主,但是这突如起来的骚动却让其很不安。
自古以来,继位之争最是残酷,难道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吗?
想到此,张昭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在跨过几处走廊,就到府门口了,想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张昭面容峻刻,想起孙策刚才的托付,心中更是着急。
虽然孙策否定了他提议的人选,但只要是孙策定下的人选,他张子布一定尽心辅助,绝不容许有半点差池。
张昭身后的朱治、吕范二人见张昭脚步越来越快,二人皆是聪慧之辈,听着府内的骚动,也生出了与张昭一样的担心,因此情不自禁的一起加快了脚步。
在三人穿过一处亭台后,却被一队士卒包围了起来,拦住了去路。
见状,三人皆是大惊。
张昭下意识的摸了摸怀中的遗命,面容闪过正色,对前方的士卒喝道,“尔等何人所率,敢拦吾等去路。吾等奉吴侯之命外出,尔等阻吾等去路,被吴侯所知,不怕被族诛吗?”
虽然现在孙策躺在榻上生死不知,但只要一刻他的死讯不公布,他就是江东六郡的主人,他的命令,何人敢违?
在张昭的厉声喝问下,士卒们无动于衷,张昭的眉头越来越紧,若是还不退开,恐怕只能硬闯过去了。
张昭转头对身后的朱治、吕范二人点点头,三人不约而同的将手附上腰间的剑,这时代,士人佩剑是常态,而且这剑并非装束,而是杀人器!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际,孙河正好赶到。
孙河到来后,斥退了包围了张昭三人的士卒,他让士卒拦住张昭三人,没说要包围起来呀!
张昭见是孙河来到,脸色稍微好转。
张昭对孙河言道,“伯海,速速让开路来,吾还有要紧事要办。”
不料孙河却直接挡在了张昭的前头,张昭见状正要发问,孙河却附耳在张昭耳边说道,“遗命有变,将军要改嗣,让吾带张公三人速速回去。”
张昭听后脸色大变,但他并没有不相信孙河的话,因为孙河是孙策族兄,辅佐孙坚、孙策二代,而且刚才托孤时,孙河也在,孙河是不会背叛孙策的。
张昭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他很快恢复了脸色。
只是对孙河投去了疑惑的目光,孙河知道张昭在疑惑什么,他用手指做出了一个3数,张昭瞬间了然。
随后张昭不再迟疑,立马转身带着朱治、吕范二人往孙策寝室而去,这次回去的速度比刚刚出来时更快。
可怜的朱治、吕范二人还不知道什么事,就被张昭拉着往回走,不过出于对张昭的信任,二人还是紧紧跟随于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