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三郎》
第35节

作者: 煮茶酒
收藏本书TXT下载
  “英睿果决,体怀英气。”
  他张昭没看错人,伯符也没选择错人,整个江东群臣也没效忠错人。
  如今的这位吴侯证明了,江东这个重任,他有资格担的起了。

  周瑜的脸上也一直浮现着笑意,这段时间来,他虽不像张昭那般易怒,但心中绝对不像表现出来的那般镇定。
  刚看到这封战报时,他也是难以置信,但这是吕范亲手所写,吴侯印玺盖章的,断然不会有假的。
  想起孙翊当初执意亲征,众臣大多以为他只是年轻气盛,甚至不少人颇有微词。
  但如今,孙翊用他人生中漂亮的第一仗证明了他自己,给了大家一个大大的惊喜。

  江东孙氏之武威,以后就要由孙翊来延续了。
  “似此等消息,不该独你我共享。”
  张昭明白周瑜的意思,正值江东多事之秋,孙翊第一次领兵就有如此耀眼的战绩,这次大胜的意义绝对不仅仅在于收复了庐江,他会从多方面影响着江东乱局的变化。
  稳定人心,最有利的武器便是大胜。
  周瑜对张昭继续言道,“这次,还要劳烦张公捉笔了。”
  张昭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群书,名士陈琳、王朗都对其的文采佩服不已。

  张昭当初还着论驳斥过名士应劭,应劭叹而不能对,可见其文采之盛。
  因此孙翊平定庐江这件事由张昭捉笔公布四方,实在是再好不过。
  此时张昭心情甚好,也不推辞,反而难得的开玩笑道,“世人皆知吾于文笔处颇有得意处,然世人不知,吾下笔之时若是喜事,所得之书更是上佳哟。”
  周瑜听后有些诧异,这令君侯说出“张公在座,孤不敢妄”的张公,竟然也有自妄的时候?
  面对周瑜有些诧异的目光,张昭不以为意,他感慨地说道,“庐江已定,孙暠作乱日前也为仲翔所平,如今江东之乱只余山越了。”
  遥想一月前,孙策遇刺而薨,江东人心惶惶,暗涌涌动。
  一时间,江东出现三叛令江东群臣措手不及,但如今才不过一月时间,江东三叛其中两叛已平,只剩下最声势浩大的山越了。
  现在想来,张昭感慨的同时,也对江东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张昭提及的孙暠作乱为仲翔所平一事就发生在不久前。
  仲翔指的是时任会稽功曹的虞翻。
  当初孙策平定会稽后,觉得会稽是江东第一大郡,又素来盈富,故自任会稽太守,但其不住会稽,委虞翻为会稽功曹,代他治理会稽郡。

  那时,孙暠起兵三千兵向会稽,一路上也有不少草寇投奔,等快到了会稽边境时,众已有五千之数。
  孙策薨的消息传到会稽后,山阴县诸长吏皆欲奔丧,却为虞翻所阻,他说道,“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号召诸长吏留制服行丧即可,不必奔丧。
  后会稽诸县皆效之,会稽得以安宁。
  等孙暠领兵五千进入会稽郡时,虞翻令民守城以待孙翊之命,而后写了一封信告谕孙暠道,
  “讨逆明府,不竟天年。今摄事统众,宜在三公子,翻已与一郡吏士,婴城固守,必欲出一旦之命,为嗣主除害,惟执事图之。”

  孙暠接到虞翻之信后,大为震惊,等他到了山阴县一看,果然是人人披麻戴孝,日夜守城。
  孙暠深知虞翻在会稽素有名望,在其坚守之下,会稽不可下,于是退兵。
  但是起兵作乱一事,岂可如此儿戏。
  孙暠一退,军心涣散,原先投奔他的那些人纷纷逃散。
  就连本部兵马也多有逃兵,后孙暠在回乌程的路上,正好与黄盖率领的一万大军相遇,一相遇,孙暠部众就弃械投降,黄盖因此得以擒获孙暠。

  孙暠之乱就此平息。
  虽说最后擒拿孙暠的是黄盖,但整个过程看来,首功者是虞翻,是其的全郡戴孝守城吓退了孙暠,从而让其军心涣散。
  周瑜也知道这事,他不由得叹道,“江东虽乱,但上有英主,下有贤臣,时不逾月,两叛已平,惟有山越。山越虽兵多,适为君侯奉也。”
  正在书写檄令的张昭听到周瑜这话时,正好写完了檄令中的最后一句话。
  他自查一遍后,觉得颇为满意,特别是其中的两句话。
  因为这封檄文是张昭替孙翊代写的,在周瑜面前,张昭也不避讳,轻轻念了出来,
  “江东之众非家兵则吾民也,孰不从我?

  东南之徒非吾匹则吾役也,谁能违我?”
  “或有异类者,当枭之。”
  周瑜听后,心中赞叹。
  张子布的文采,的确非凡。
  他很期待张昭的这封檄文配合孙翊的战绩流传开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翌日,数十封檄文由吴县发出,发往江东各地。
  三日内,江东识字者皆已读之。
  这三日内,孙翊半月定庐江的战绩也在江东流传开来,
  于是,
  孙氏众官民,炸了。
  江东的山越,静了。

  在庐江的孙翊看到这封檄文后,笑了。
  要说哪一个地方受孙翊平定庐江的消息影响最大,那就是非身为江东政治中心的吴县莫属了。
  自从这个消息流传开来后,吴县上到文武官员,下至士民走卒全都振奋不已。
  往日里笼罩在吴县中的那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顿时一下子少了不少,每个人心中都少了许多担忧与彷徨。
  吴县就是孙翊这个吴侯的封地,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都是与孙氏荣辱与共的人。
  在如今江东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候,新任吴侯孙翊打出了如此精彩的一仗,对于吴县、甚至整个江东来说所带来的的振奋人心的效果是无比强烈的。
  整个江东的向心力都在随着消息的进一步扩散慢慢恢复,与此同时,孙翊的威望也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上涨着.....
  吴县,吴侯府。

  在府中吴侯的寝室内,吴侯夫人徐氏正在裁织着一件单衣。
  相貌清丽的徐灵伊身穿淡色齐胸糯裙,秀发轻束,如玉脂般的小手正在织机上,一匹一丈长的蜀锦在她的巧手下正慢慢蜕变为一件单衣。
  房内织机翻动的声音丫丫作响,就像一首静谧午后的安眠曲。
  反正徐琨觉得自己听的快睡着了。
  徐琨到达吴县一个多月了,自从接到孙翊让他奔丧的文书后,他连行装都来不及整理,当即带着一些亲卫就往吴县赶来。
  当时他以为孙翊召他是对他有大用。
  毕竟他是孙翊妻子徐氏的亲兄,而且在当时孙翊初登大位,江东君臣还未相知的这种情况下,调他这个大舅子来身边任用是很正常的事。
  毕竟他与其他江东臣子不同,有着徐氏兄长的这个身份在,自孙翊继位那日来,他就会自然而然的是孙翊的铁杆支持者了。
  谁料在他来到吴县后,在拜祭过孙策后,孙翊只接见过他一次,除了勉励几句外再无其他,而后就无召见他的意思。
  而后孙翊每次议事也都无传唤他,后听闻庐江动乱,他上书请求回归牛渚镇守守备长江,孙翊也是不许。
  只是让他在吴县多多修整,好好陪陪孙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