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2-05 10:05:18
刘邦草莽出身,对秦朝的那套繁琐礼仪很不耐烦,尽数废除,简化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程度,经常跟臣子们在大殿上宴乐。那些臣子们喝高了唱摇滚都算斯文的,还动不动拔剑比试。刘邦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自己这个皇帝怎么看都像一个山大王,跟电视上的皇帝派头差距甚大,尤其受不了的是,大殿的柱子都被砍坏了,一想到要花大笔装修费,刘邦就更不爽了,觉得有必要约束一下粗鄙的手下。
叔孙通又适时跳将出来,说儒生打天下不中用,坐天下却可以锦上添花,他可以去鲁地召唤众儒生,一同制定一套臣子朝见皇帝的礼仪规则。(“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对儒生的定位很准,儒生既不能打天下也不能治天下,能做的就是制定礼仪。什么“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完全就是瞎扯淡,一贯扯淡的叔孙通反倒说话靠谱。叔孙通自己都没意识到一旦礼仪被皇家接受,儒家便能普渡众生,至于渡到什么地方去是另一码事,皇上喜欢就行。叔孙通的特点是专业很扯淡,扯淡很专业。
刘邦对叔孙通很期待,那件楚地短袄让他很舒服,只是担心从鲁地进口的周礼会不会很繁琐。叔孙通介绍自己产品的特点是糅合古礼与秦制,古典与现代相结合,一加一大于一或者小于一。刘邦答应试试,如果他能够接受,可以推广产品。(167)
日期:2020-12-06 09:53:51
叔孙通在鲁地招了三十多个儒生做教练,有俩个儒生不肯应召,讥讽叔孙通服侍近十个君主,靠阿谀奉承才活下来,还好意思得瑟?天下初定,死者尸骨未寒,怎能制礼乐?礼乐是要百年德政之后才能兴起。
叔孙通一点都不生气,反嘲笑那俩个儒生迂腐,不懂与时俱进。那俩个儒生确实迂腐,有哪个王朝的礼乐是在百年后才制定的?孔子的偶像周公在周朝建立没多久就开始制礼了。儒生们被三皇五帝的传说忽悠得闪了腰。
叔孙通带着那三十多个教练回到长安,又邀请刘邦身边比较有文化的近臣和自己的弟子共一百多人,组建了礼仪演习班。
演习班在郊外上课,用绳索圈出场地,营造出马戏团的即视感,插立茅草定尊卑位次,马戏团的感觉更强烈了。刘邦也很好奇演出效果,不时探头探脑。叔孙通见主顾如此买账,没日没夜地排练,一个多月就汇报演出。
刘邦看彩排时很激动,手臂不由自主地波动起来,像一双翅膀。他为叔孙通点赞,认为自己有把握可以本色演出,下令群臣根据剧本练习,大典的主题歌是“大风扇起隐形的翅膀”。
公元前200年十月(秦历正月),长乐宫落成,各方诸侯及群臣纷纷赶来朝贺。叔孙通的礼仪大典正式拉开序幕,接受各方检阅—确切地说是刘邦一个人的检阅,毕竟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他度身定做。
大典由宫廷内侍(谒者)主持,群臣按尊卑顺序进入大殿,武官在西,文官在东。门内庭院布防各兵种的士兵担任警卫,亮出武器,竖旗立威。待刘邦乘坐辇车出现时,侍从百官举旗传呼警戒。诸侯王至年薪六百石级别的官员在礼官引导下依次上前拜谒,无不震惊肃穆。(168)
日期:2020-12-07 09:56:23
风中之江南好:黑名单 举报 2020-12-07 09:32:06 评论
秦历以十月为岁首,并不是说十月是正月
#岁首即正月,正月未必是一月。历朝都喜欢改正朔,改的便是初始的月份。所以夏以孟春月为正,殷以季冬月为正,周以仲冬月为正…。
日期:2020-12-07 11:30:06
仪式在天亮前举行(“先平明”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黑暗中火把滋滋燃烧,白布罩着的宫灯握在宫人手中,就像悬浮在空中一样,侍卫们的喝喊声此起彼伏,气氛森然可怖,彻底镇住了诸侯与群臣。臣子们有多害怕,刘邦就有多开心。为什么叔孙通要把典礼安排在黑暗中?我未见有人解释原因,似乎一切理所当然,其实这并非周朝或者秦朝礼制,而是楚礼。
根据《清华简楚居》记载,西周初年,楚国首任国君熊绎以子爵身份前往丹阳就封,穷得叮当响,连祭祀宗庙的牺牲都没有,只好伙同一位大臣去邻国偷了一头角尚未长全的小牛。因为害怕人家发现,熊绎连夜宰杀小牛举行祭祀,由此开了夜祭的先河,后来楚人都觉得夜间祭祀才神秘、地道。刘邦是楚人,叔孙通这个马屁拍得高级。
典礼之后是酒宴。那些有资格留在殿内的高官和诸侯们全都俯伏在地,按官位高低起身给皇帝敬酒祝寿(“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这是个里程碑式的画面。此前臣子见君主时,鞠躬行礼后即可站立说话,还可以与君主坐在一起促膝谈心,只有在特别场合下臣子才行“稽( qǐ)首”大礼,即五体投地下拜。自刘邦以后,稽首便成为常规操作,臣子们在皇帝面前只能屈膝,再也直不起腰来。这种精神上的缺钙绵延两千年,实在可怕、可悲。(169)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