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六一九》
第21节

作者: 瑾醉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百人的正兵马队,这在明末可是不得了的力量,一个普通的游击将军的家丁马队也不过才百余人。自己手上这些钱能武装的力量都能赶上游击将军了。想到这里,刘毅心下打定了主意。这些钱先放在那里,自己年纪尚小,明末乱世要在天启末年至崇祯初年之后才会开始,还有八九年的时间,自己的这些钱不能变成死钱,要盘活才行。明朝又没有银行,更没有理财产品,会票兑换成的白银如果放在柜坊不仅没有利息钱还要倒给保管费。这可不行,可是怎么办呢,刘毅一时心烦意乱。

  自己前世看小说穿越的人不是都能开金手指吗,随便发明个什么东西不都能卖钱吗?可是轮到自己穿越了他才明白小说就是小说,心中倒是有很多想法,什么飞机大炮冲锋枪啊,汽车轮船蒸汽机啊这些,可是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原理,但是不会动手制作,现有的科技条件下也没造这些东西的工具,要想制造还得有大量的科学家和技术工人一起,必须把这些人凑到一起才行,可眼下没有头绪。

  算了,先不想了,回到太平府再说。抬头看见一群大雁从头顶飞过,心念电转,自己好久没练枪法了,来到明朝就没打过枪了,也不知道这枪发有没有退步。
  只见刘毅摘下背上的掣电铳,又拿出铁管定装弹,可惜只有五颗弹药,先试试再说,火药在这个时代倒是很普及,上了岸应该是有办法补充到的。

  他呼唤船家道:“船家,有没有火折子借我用用。”,“得嘞,客官稍等。”不一会就见船家拿出一个火折子递给他。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古代的黑科技,就跟现代的打火机一样,只不过外面是竹筒,里面将一张一张纸卷起,也可以塞入棉絮,然后点燃再吹灭,盖上盖子,但是盖子上会有气孔保证有空气进入,虽然里面没有明火,但会有点点的火星,挂在身上等用的时候打开盖子轻轻吹气再把火苗吹起来就行了,刘毅在心中佩服古代中国人的智慧。
  用火折子点燃火绳之后,掀开铳机后端的铜盖,将小铁管中的引药倒一点点放入铳机右端的火帽之中,然后将铁管塞入枪膛,合上铜盖,将铜盖扣紧,因为此时的滑膛枪使用铁管定装弹有一个问题就是无法保证气密性,也就是无法做到枪管和弹药紧密贴合,这个问题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有了蒸汽动力才解决,因为不用人工而用机器,所以可以保证每一杆枪和弹药的规格一致。
  此时火枪射击时的尾焰容易灼伤射手的眼睛,这导致了射手在即将开火的最后阶段必须要闭上眼睛,这样的打法能打得准吗,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朝的火铳听起来唬人,很多文章说明朝已经是火器部队了,但是杀伤率低的惊人。所以赵士桢在设计掣电铳的时候加上了保护铜盖,有效的隔绝了尾焰,可以一直瞄准直到开火。但是掣电铳制造工艺太复杂,特别是铁管定装弹制造复杂,要保证每颗弹药大小粗细差不多,避免炸膛。所以费时费力,生产一支掣电铳和子药的成本可以生产四五支普通火铳了。所以赵士桢总共也就生产了几百支,数量太少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至今也未发现实物。

  刘毅举枪贴腮瞄准天空中的大雁,高度也就在不到一百米,也就是约七十步,掣电铳的射程可以达到一百余步,只是没有标尺只有简单的照门和准星,刘毅瞄准了片刻扣动扳机,砰地一声,后坐力比后世的步枪大多了,将刘毅的肩膀磕的生疼,可是天空中的大雁还在自在的飞翔,没打中!果然滑膛枪的精度还是需要提高啊。
  没有标尺确实有点难度,而且扣动扳机后不像后世的步枪会即刻发射,而是需要火绳点燃引药,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会出现一秒的延迟,就是这一秒大雁已经往前飞了一段距离了,所以才会射空。
  刘毅不愧是共和国的优秀军人,很快就摸着了门道,刚才一声巨响,刘金和陶宗拿着腰刀就出了船舱,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变故,后来才发现原来少爷只是在试射火铳,船家也给吓了一跳,这些达官贵人的公子可真是会玩,有弓箭不用偏要用火铳打大雁,看这铳可不便宜,还是小心伺候的好,指不定这小公子还有什么怪癖好。

  打开铜盖倒出铁管,铁管太烫差点把刘毅的手烫掉一层皮,“以后打掣电铳得配一个手套才行。”刘毅心想,又填上一发弹药,瞄准,算好提前量,扣动扳机,又是砰的一声,这次刘毅将铳身抵肩,抵的很紧,稳定性大大提高,只见一只大雁打着旋一头栽到了长江之中。
  “打中了!”刘毅欢呼道,刘金和陶宗也在后面拍手道。
  “少爷什么时候会打铳了,没见他学过啊,在萨尔浒时就觉得少爷不对劲,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刘金心下疑惑的想到。
  刘毅掌握了方法之后将剩下的弹药一口气打出,五发子药命中了三只大雁,而且越打越快。打完之后拿出通条洗刷枪管,掣电铳的好处就是不像前膛枪打一发就要刷一下枪管,而是可以打个四五发再刷掉泄露的残余火药渣。

  刘毅不禁吃惊于古人的智慧,如果弹药管够,一个像刘毅一样熟练的射手,一分钟最少能打出五到六发子丨弹丨。这是多么可怕的力量,如果再使用神机营的火枪三段式,那么三个人一分钟能打出至少十五发发子丨弹丨,四秒一发,都快赶上后期一支栓动步枪的射速了,如果有一只装备掣电铳的火枪队不用太多,数千人即可,只要弹药管够,而且能解决的掉远程的火炮威胁,那在这个时代岂不是可以横扫天下。

  刘毅正在发散思维,“诸位客官,前面一里就到应天府码头了。”船家喊道。
  众人下了船,拿过行李,一堆堆的行李放在码头边,“少爷,前方有马车店,要不咱们雇一辆马车,从这里到太平府不过八九个时辰,其实某一直想问,太平府也有码头,咱们完全可以坐船直接回去,为什么要在应天府下船呢?”刘金问道。
  “因为我想买马,咱们在顺天府因为长途运输不便将咱们的马匹都卖掉了,大明本就缺马,江南马匹更是稀少,所以要想买马只能到大城去买,这一路最大的城就是南京应天府了。”刘毅解释道。
  “咱们是练武之人,不能没有好马,而且我的骑术不好,我也想多加练习。”
  “明白了,少爷。”刘金答道,接着又道:“应天府某也曾经来过,正好江东门离咱们这里不远,江东门外倒是有马店可以买马。”
  刘毅点头道:“走我们去看看。”
  明代的马匹问题是历史上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其实明朝作为大一统的皇朝在朱元璋时期其实是有大量战马的,这些战马的来源很简单,抢!
  元末天下大乱,红巾军和各路义军趁势崛起,元朝在全国各地皆有马场,红巾军只需攻城略地就能抢到马匹,当时元军的战斗力已经不是成吉思汗时代了,承平日久放马南山,跟后世八旗子弟一样很快就衰落了。所以红巾军依靠这些抢到的战马迅速组建了强大的骑兵,到了后期朱元璋建立政权之后横扫群雄,统一中国,又派遣徐达常遇春等名将组建了强大的明军铁骑,将元军一直打到漠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