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排4个班,我在11班。
班里10个新兵加1个班长。
10个新兵有三个县的兵员组成。
定海6个人,2个小沙3个岑港1个城关,其中1个小沙的是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同学,叫张忠平。
嵊泗2个人。
富阳2个人。
花名册其中有两个栏目,一个是文化程度,一个是户籍。
高中生只有3个,城镇户口只有1个,都被注了黑色的三角星号。
新训动员会规格很高,市支队的一名领导来讲话,身边有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提包拎杯,这是我见过的最一个大官,是个团级干部吧。
那时我没想过以后也能当这样大的官。
会后分班讨论,写体会。这个我比较拿手,扒在四方凳上一会儿写好了。
交到班长手上,他看了遍,说了一句:“很通顺么!”
但接下来的事就有点让我难堪了。班长传达连部要求,为了安全考虑,叫大家把家里带来的现金统一上缴班长后转交连部司务长存银行。
副班长掩个收到我这里。
我说:“我不用存,钱不多。”
我瞄了一眼表格,最多的城镇兵王东建700元,他爸是舟嵊要塞区一名军官,后来知道是南下干部,军管时当过定海县革委会领导。
其他1一200不等,最少的70元。
我当时全部家当4元钱。
出门那会家里正好没现钱,母亲给我10元钱,公社供销社买了一只最便宜的旅行袋找回4元。
母亲问我钱够不够,我说够了。
因为来送通知老兵说过,去了部队管吃管穿还每月发津贴费。
果然在月底前领发二个月津贴费共12元,加上自带的4元钱,我一下子拥有16元钱。这是我有生以来可以自行支配的最大的财富,比我现在一次性发到10万元奖金要高兴不知多少倍!
到现在我母亲还在经常念叨“你别忘了,你是4元钱出门去的!”
是的,我永远不会忘记是携着4元钱出门打拼的!
虽然没有太多的钱去交存银行,但在我的旅行袋里装了整套高中的书本,感觉自己超有底气。
新兵连的训练是非常辛苦的。
一开始就是队列训练。
“作为一名军人,站要有站象,坐要有坐象,就需要严格的训练和养成!”
教员是一名干部,整队的连队领导得向他报告。后来慢慢知道在训练场,好比是在一个教室,教员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立正稍息,四面转法,起步正步跑步三种步伐,敬礼。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其实真的不容易。
最开始难的是队列纪律,看别人做动作大家都会笑。
班长先是提醒,后来罚出列做队列动作,到最后就来个起腿一脚,慢慢大家都养成了自觉。
其实每一个人都会出错,越紧张越会出错。明明班长口令是右转,身体不自觉的就转到左边去了,10个人就成了稀里哗啦的一个队形。
班里有个叫柴有兴的,身体协调性特别差,最简单的起步走,他老是会同步同脚。
王东建是部队子弟,队列动作相对做得规范,学得也快,班长就叫他给柴有兴在边上开小灶。
正步走看起来最好看,那是最难做的,半天下来拍得脚底红肿,两腿痛得不行。
我两只肩膀有些高低,可能是读书是右肩单背沉重的书包,长期走远路造成的。做起正步动作更加明显,整个很右倾斜。
新兵训练都是先分步动作,后连贯动作。
“正步走一步一动,一!”班长喊了口令。
我们摆起右臂,踢出左脚停在半空,我一开始老是停不住倒在地上。
以至若干年以后,我当了总队的处长,碰到新兵连的战友,还会调侃我:“走路都歪的人,也能当处长?”
其实小时候谁没有尿过床?年轻时所有的错与不是只能把它作为一种生活的历练而已!
要把队形走整齐,那更难,从排头到排尾,身高的差距,腿的长短,那能用两眼的余光能整明白的。
不过再难,通过教员的指点,干百次的重复,也都有点样子了。
所以,队列外在的是一种动作,内在的是纪律和服从,是团队和协同!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不听话的孩子送去军事化管理的夏令营,可见他们的良苦用心。
训练苦,饭量特别大。虽然大米饭是保障供应的,但是由于大家都是大胃口,时常要排队等饭。
为了减少等饭的时间,空点时间写家信和休息,我就先第一碗打一平碗,那也足有3两。快速的吃完,再排到第一波打饭的后面,打上一大满碗。
后来发现大家都这么干。
到现在我吃饭也扒拉二分钟完事。
习惯成了自然!
那时家里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书信是对外联系的唯一途经。
连队公布了统一的收信地址,迫不及待地发出了第一批信。
分别给家里和三个姑妈以及姐姐家里写了5封信。表达了对他们的问候,报了平安,告知新兵连的情况。
给家里的信中特别提到了发了二个月的津贴,钱都存着不会乱化。
接着就等回信。
信是统一去寄也是统一去取的。
除了等待回信,好象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值得期盼的了。
第一批取回的信中没有我的,第二批还是没有,第三批还是没有。
看着别人兴奋的拆看家信,感到好失落。
午休的时候,虽然很累,但我没睡。
我踱步来到江边,甬江的水在转弯处有点急,船驶过留下一些旋涡。心情仿佛平静了下来,我向东北方向眺望。
“应该收到我的信了吧!”我从内心里问自己。
“明天准能收到信了!”我宽慰自己。
第二天我收到了小姑家的回信,信是叫永伟的大表哥回的。
大表哥当过二年陆军,年前因为大裁军没当满三年就退伍了。
他在信中给我讲了很多他当兵二年的体会。
“要尊重领导,要尊重老兵。”
“不要顶撞班长。”
他还提到部队里特别看重细小工作,内务卫生方面要主动积极。
我都一一记在脑子里。新兵连大家都很积极,扫把都是抢不到的。
又过了一天,终于收到了家里的回信。心情特别激动,我走到江边,看了一遍又一遍。
大哥小学没毕业,写的字歪歪斜斜,有大有小,还有很多错别字,但看着特别亲切。
我知道家里都很好。
家里叫我注意身体。我16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送到公社医院人就昏迷。来不及叫救护车,就地抢救被救了回来。住了半个多月院,后来时常头晕。这次生病对我高中学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后来我知道,大哥念信给爸妈听,一边念信一边哭。
我小他7岁,他带我走宁波走岱山。他半夜挑鸭蛋走40里山路去定海菜场卖,我给他打手电照路作伴。
他从来不让我干重活。
在我入伍报到的第二天,离开定海乘815轮时,他忍不住眼泪转头就走,一路哭着回的家。
我又急着给家里写信。
队列训练整整搞了一个月,从单个队列动作到班队列,最后是队列方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