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队放映队来放过二次电影,放影前排与排之间相互拉歌,你唱罢来我登场,“一排的来一个!”,“123”,“快快快”,“1234567”,“我们实在等不及”…
掌声、笑声、歌声在清水浦的上空久久回响。
新兵连结束那天,按照各自的交通路线,分乘4辆军用卡车离开的时候,我们面对着送行的领导,面对同吃一锅饭,可能此生不会再见面的战友,情不自襟地一起高唱“送战友,踏征程…革命生涯常分手…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唱着唱着,我的眼泪“哗”的流了下来。
车子慢慢驶离,歌声混合着哭声渐渐远去…
军用卡车直接把我们拉到宁波汽车南站。
前一天晚上连队宣布了分兵命令,我和10多名新兵分到象山。
因为前几天已经学习过业务课,知道整个宁波地区只有鄞县、宁海和象山有边防派出所,鄞县是横山边防派出所,宁海有硖山、青珠和长街三个所,象山有西泽、钱仓、爵溪、旦门和高塘五个所,位于象山的石浦是边防工作站,比派出所大,归支队直管。
宁海和象山都设有边防大队,归当地公丨安丨局和支队双重领导,并负责下属边防派出所的队伍和边防业务管理。
支队又挂宁波地区公丨安丨处边防分局的牌子。
那个时候,宁波地区和宁波市是分开的,宁波市有个武警直属大队,下面有穿山和柴桥二个边防派出所,83年以后才合到一块。
当时我们都还不知道分到象山下面的哪个所。
带队的十二班班长王建荣是来自西泽所的,他把连队统一买的车票分给我们。
8点多我们一行坐上了去象山的车子。
一路上非常的兴奋,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车轮辙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未知的世界。
我两眼时时紧盯车窗掠过的风景。
车出市区是在鄞县地界,路面也从水泥路变成了石子路,比我们去县城的公路要宽畅些。
两边基本都是地野和村庄。
一直到奉化都是差不多的景况,远远的能看见高高的连绵的山脉。新兵连时介绍过宁波的历史沿革、地理概况和敌社情特点,知道那应该是四明山脉,车子辙过的当是宁绍平原地块。
远处略微模糊的山峰感觉比老家的小山高得多得去了。
那天天气很晴朗,看着这层叠有至、远近分明的山峦,有一种欣赏年历画中的风景的享受。
这是我第一次远距离的仰望高山,心情特别好。
车子是要经过奉化县城的。记不起有什么特色,都是低低的楼房,感觉没定海的县城好,随处可见没粉饰过的红色砖墙。
在县城的边远地带,还能见到极少低矮的茅草房。
车子开过一条架在蛮宽的江上的石桥,就开始走上坡路,渐渐进入宁海地带。
在梅林车站停了半小时,吃了中饭继续上路。
车子基本上是沿着象山港的山路往东北方向行驶。
在西周不到点位置,王建荣班长指着江对面突出在江心的一处集镇说:“硖山所就在那里。”
我们看过去房子都建在山上,有种海岛的味道。
过了西周又爬了二座高山,山上都是毛竹,这是我当时见过的最大的毛竹林。
路况很差,有好几个大转弯,车子交汇需要明显减速。
车过处,扬起一片尘土。
“象山这么偏远?”
心中掠过一种失落感。
等翻过第二个大山,眼前呈现一座不小的山城,车上的新兵都站了起来,有的新兵轻轻地“哇”了一声。
我的心脏有一种被“撞”了一下的感觉!
王建荣班长轻轻的说了一句:“丹城到了!”
丹城是象山县的县城,乍一看就是藏在山谷里的一座大塞子,但从其整体格局看明显是个城镇。
从处在山口的车窗外望下去,还是比较壮观的。
城子的三面都是山,向南与一片小平原相连,远处也有不少位于农田间的房子,后来知道是南庄。
再远还是被山体阻挡了视线。
给我的第一感觉:“这地方与海没有关系。”
城子的南端,与小平原交界处有一条几乎有大半个城子长的水泥路,象是在建过程中的样子,白白的很宽,非常明显。
车子爬到坡底就是客运站。
车站内已有好几个老兵和干部模样的等在那里,手里拿着写着各自要接的名单的纸条与王建荣班长对接。
我和王东建、华胜根、钟志国、任松平5人被一高个的老兵带到一块。
他自我介绍:“我是钱仓边防派出所的班长,王国民。”
“欢迎你们分配到钱仓所。”
他问了我们有没有拉下行李。我们都说:“没有。”
他属于瘦高个,脸小小的那种,总有1米8出零,比我们5人中最高的王东建略高一点。显得很热情和善。
我们在车站没待多久坐3点50分的晚班车去钱仓。
等车过程中从外面传过来响亮的广播声,拖着长音的象山话特别的刺耳,仔细听能听懂,但很累,不听又做不到,有一种既新奇又别丑的感觉。
车子沿着那条新做的水泥路,到东边左拐向东北方向走,在丘林地带穿行。
都是沙石路,路边房子屋顶的瓦片都被一层厚厚的沙灰覆盖,根本看不出原本的青黑色。
沿途也没见什么水源,靠近山体的路基留有浅浅的水沟,但看不到有水流动。
海边出来的人,对水特别敏感,喜欢视野所见之处,时时有水。
大约一个小时车程,到了钱仓汽车站。
这是个终点站,车上其他客人都下了车,我们没有下。
司机继续向前开了200米,在一座用二米多高白灰粉饰过的砖墙围起来的小院大门前停下,4一5个一色军装的大小伙都围了上来。
其中有一个年龄大些的站在前面,个子也挺高,1米76的样子,明显比其他人要壮实、老道。
王国民给我们介绍:“这是徐干事。”
我们懂这是个干部。
徐干事带着一口的宁波腔:“辛苦类,辛苦类!或宿进欠,或宿进欠!”宁波话赶快进去的意思。
进大门前飘了一眼挂在大门与斜边上小门中间墙上的二块牌子,分别是:“中国人民武装丨警丨察部队象山县边防大队钱仓边防派出所”和“象山县公丨安丨局钱仓边防派出所”。
当时已到了晚饭时间,安顿好行李,整队吃饭。
总共14个人吃饭。
晚上徐干事主持召开了欢迎会,相互认识了一下。
全所15个人,2个干部13个兵。
所长王安君,象山人,去支队开会了。
干事徐智强,宁波市区人。
8个80年的春季兵,分别来自海宁和常山。分别是班长王国民、给养员钱法根、文书邱士良、副班长沈国兴、卫生员曾根友、炊事员张国兴、战士吴祥根、汪初一。
我们新兵5人除了华胜根是富阳的,其他都是舟山的。
徐干事最后总结:“我们就成了一家人了,以后一起工作,相互团结,相互帮助。”
“明天开始新来的同志先集中学习业务,其他同志没事下责任区工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