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脚步》
第44节

作者: 刘一鸣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为靠海以渔业为主,那怕是农业队也有一些近海涨网船只,所以我们下去时都会备些刚捕上来的鱼虾,再从小店买些酒水招待我们。

  记得有一次从长沙渔业队工作结束返回途中,路过大坦渔业队治保主任家。
  他见我是第一次去那里,非得留我们吃晚饭。
  他家房子造在钱仓与黄沙山路中间的山顶上,吃饭时把桌子搬到屋前的平台(道田洋)。
  面前就是风光漪旎的大目洋,对面就是舟山的六横岛,感觉非常好。
  那治保主任兴格特别豪爽,边喝酒边开玩笑:

  “二个女儿随你们挑!”
  当场给二个女儿做红娘。那次真喝了不少酒。
  我这个人比较善于和人交往,很快与当地干部群众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当然也有王东建、钟志国他们打下的基础。
  没多久,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破获了旭拱岙村二个泥水工从宁波市区和鄞县一带各自盗窃一辆自行车的案件。
  当时自行车算是大件贵重物品,每辆车都有牌照有钢印和专门登记。
  通过审讯获取口供以及外调取证整理材料,考虑到是旧自行车,都给予了行政拘留的处罚。

  我的业务工作能力也通过这二件案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为材料大都是我做的。
  不久,我被任命为副班长,也是同批兵中第一个提拔为班干部的。
  也是在那个时间段,辖区发生了一起重大案件。
  那是8月份的一个周日午后,正好轮到我值班。

  那个时候没有午睡的习惯,我在值班室里看报纸。
  所里的大门是关着的,边上的小门半掩着。
  突然跑进来一个50多岁的男子,满头是汗,脸上带着非常着急的神色。
  “我找所长,我有急事!”

  他用极快的语速朝我轻轻说了一句。
  我追问了他一句:
  “什么事啊?这么急!”
  “我要报案,要见所长!”
  我也是第一次碰到这么直接要找所长的事,不敢耽搁,直接带他上二楼黄所长的房间。
  黄所长老婆和二个儿子放署假住在所里,门开着,都没休息。

  “所长,这人来报案,一定要见你。”
  听我这一说,黄所长走出房间到我俩边上。
  那报案男子立马从口袋摸出一张字条递给所长。
  所长瞟了一眼,邹了一下媚头,掠过一阵紧张的神情。
  “走!到办公室。”
  到了所领导办公室,所长问他:
  “这是哪里发现的?”
  “今天早上,我老婆扫地时在门后边发现的。我一早出门干活没在意,等我回去吃中饭,老婆给我看。我想不对,马上来报案。”

  “你知不知道是谁放的?”
  “不知道。”
  所长把纸条递给我看了一下。
  上面不连惯的写着“你知道...我们为了筹集活动经费,需要你支持,务必在今晚乂点前准备1000元放在乂乂处。”、“不准报警,....。

  所长交待我把钱法根和邱士良叫下来,作个报案笔录,他自己去值班室打电话向县公丨安丨局和大队报告。
  钱法根做的笔录,我和邱士良参与谈话。
  那人姓姚,住前山姚粮站附近,以前是个泥瓦匠,现在主要在家务农。
  后来所长过来让他等县公丨安丨局人过来。

  一个小时不到县公丨安丨局和大队来了两个吉普车,有刑侦队的,也有侦保股和边防大队的。
  向当事人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后,经过研究把专案人员都集中到乡zF,乡zF离现场只有几百米。
  我值班留守没有参与当晚的行动。
  后来了解当晚分了很多组蹲守,工作到通晓,包括不少乡干部都参与了。
  但最终还是没有收获。
  接下来几天转为公开排摸。
  根据当事人反映,有10多个邻居和亲戚朋友向他借过钱,总共有4000多元,都写有借条。
  根据侦查方向,把所有借过钱的、有收音机的、能接触到报纸的,以及其他可能有关联的,由近及远,全部摸了一遍。
  我和县公丨安丨局政保股的一位周姓副股长以及一个乡干部一组,找了其中10几个人,逐个询问情况、制作笔录、获取关键文字检材。

  排摸结束,一直没有突破。
  一周后专案组解散,留下政保股的那位周股长继续蹲点协助侦查,前后近一个月,最终没有破案。
  但经历这件案子,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懂的东西,感到成长、成熟了不少。
  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时常提到的阅历。
  政保股的陈股长在所里蹲点期间,因为一起参与遗留线索的查证以及平时聊天散步,我们成了好朋友。
  其实他也就27岁,算是同龄人,再说也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相对随意一点。
  他也象老大哥一样很关照。
  找人谈话,总是自己抢着做记录,问话过程中也会主动听听我有什么想问的。
  有次路过粮站下面的小店,他抢着掏钱买了二瓶汽水一起解渴。
  他知道我们只拿10几元津贴费,收入比他低。

  他是象山本地人,父亲是乡里的干部,高中毕业后直接招干进公丨安丨局,入警后到警校参加过短期的培训。
  那时科班出身的丨警丨察很少。
  他告诉我老家在西周,就是象山的西部一个乡下。
  我想到读小校时有个班主任老师好象也是西周那边的,托他打听一下当地有没有去定海那边教过书的老师。
  他还真去打听了一番。

  虽没找到,也很感动。
  总觉得和心地好的人在一块特别舒服。
  他做事很认真也很敏感,应该和职业有关系。
  那次在小店买汽水,那个管店的妇女长得蛮有姿色,比较富态,不象本地人,便主动和她搭讪,套出她是宁波老知青,在当地结婚生子等情况。
  然后围绕她的社会关系做了一番调查,但最终还是没有获得有效线索。
  他也时常跟我讲到有些案件的破获就是在不经意间的.细微处突破的,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还真是这个道理。
  他留下来那么长时间,除了那件未破的案件,其实还有其他一些任务。
  我配合他做了很多基础调查工作,获得了不少信息。
  根据掌握的证据对一名为首分子采取了强制措施。
  这个人原先还是个中学教师。
  其间有部分追随者还冲击了我们派出所。
  最后得到了妥善的处置。
  我慢慢明白有些工作处理起来并不简单。
  此节删了500多字,你懂的!
  等待是一件很煎熬人的事情。

  到了8月下旬都没有收到录取与否的信息,有些寂食不安。
  日期:2021-02-05 18:1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