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是私有制的对立物。私有制,个人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公有制,与个人对立的共同体拥有生产资料,个人是在作为共同体成员之一的意义上的所有者。共同体是对个体成员的否定,共同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对共同体成员个体的所有权的否定;于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产生了分离。
资产阶级的代议民主制结束了过去由独裁者一人凭借自己意志滥施权力的金字塔结构,为权力的合理化开辟了(比较过去而言)广阔的前景。这一阶段英、法、美等国的权力分配主要是个人瞻徇制,政府的官职成为个人瞻恩徇私、私相授受的赠品。权力成为私人的赠品,那就别指望杜绝权力的滥用。今日美国总统将驻外大使作为礼物回报给在总统大选中出力甚大的人,我们从中还能见到个人瞻徇制的某种“合法”残余。
个人瞻徇制改革的结果是出现了“政党分脏制”。“政党分脏制”就是随着执政党的更迭,政府官员也随着沉浮,每次在野党登位之际,就把官职作为战利品在同党中公开进行“肥缺分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分脏制常可以用来指广泛的不同手段,既可以用于把金钱或多或少间接地从国库转移到党派的金库里,也可以用于其他滥用政府职权为本党谋利。这种滥用职权包括对公共经费的管理不善,对特许权及其特权的不正当授予,以及其他为了党派利益而滥用行政权力的腐败行为。”
权力是“分脏所得”,且又不知哪天会随着执政党的下台而失去,这种状况当然无助于官员的廉洁。如果说个人瞻徇制的恶果是官员“全体都十分腐败”,那么, “政党分脏制”不仅使结党营私、集体舞弊的故态依旧,还造成了周期性的政治大地震,使政府的功能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失调一次。
西方公务员制度是征服权力制度上的一大基本,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但如果单纯地从防止滥用权力、杜绝腐败的角度看,也不能估计过高。
公务员制度归根结底仍然是一种官僚体制(官僚体制不等于官僚主义)。社会学家指出:只要官僚体制存在,非公共地运用公共权力的可能性就存在。只要政府借用官僚形式,政府官员就自然强烈地意识到他们手中的职权赋予了自己个人特权,具体而言就是,他们必然拼命运用职权以营私。这种情况存在原因在于官僚体制本身的性质,特别是它的等级观念:上级拥有特权,下级没有特权。
公务员制度不足以完全竭制官员贪污受贿的另一原因,是官员个人利益与政府利益的不一致。
金钱与权力存在着某种天然的或叫必然的联系。财富壮大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提出政治要求。竞选中的腐败,不同于向已经权力在握的人行贿的“后发性腐败”,它是属于“先期性腐败”,其实质近似于投资:投入财物帮助某人登上权力的宝座,以期此人日后运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报答(获得利润)。
产生利用公共权力攫取个人利益之腐败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根植于钱的部分特性之中,根植于权力的部分特性之中,也根植于人与社会的部分特性之中。
罗素将权力比作物理学意义上的能量,认为权力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
权力有可用于谋公利,也可以用于谋私利的两重性。
法律一般说来是弱于情欲,只能约束人而不能改变人;所以,任何一个政府,假如它不腐化、不败坏,总是严格遵守着它所负的使命前进,那么,这个政府就没有设立的必要。在一个国家里,如果任何人都不规避法律,任何官员都不滥用职权,那么,这个国家就既不需要官员也不需要法律。
公共权力是在人们争夺财富几达同归于尽边缘时产生的,这种高距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掌握在一些与常人一样心中有无限攫取欲和权力欲的人手里,结果必然是: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停止。
失去监督和制约,就会导致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权力的公共运用是为了社会利益,权力的非公共运用是为了个人利益,这话就说明了腐败之所以产生的另一个社会性因素: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不一致。
社会权力结构成金字塔形,越往上竞争越激烈,淘汰的人越多,古今中外,历史上记载着大量为争夺权力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残酷例子。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留下的恶习之一就是官场上特别讲资历讲资格。
政敌分两种,一种是公开的,双方都清楚;另一种是隐蔽的,潜在的。
官场是由一级级台阶组成的金字塔,越往上走淘汰率越高。即便是幸运者,等到大权在握,也是华发丛生,年老体衰,已经不能享受人生了。要在仕途求发展,必须走捷径。
职务带来的权力和社会的尊敬,将因职务的消失而消失,在自然规律面前,谁也无法抗拒。
中国从来就是个人治国家,法律从来都是政治的婢女。中国官场的高层人物几乎没有谁是纯粹从司法系统出身的。中国不象西方社会,从政官员中学法律的占有很大比重。如果从长远观点考虑,必须寻求一个机会转入党政系统,成为一方的行政长官或者党务首脑。
司法系统的局限性太大,党政系统在中国这个社会中才真正是海阔天空。
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有地位权力;要保住或者拥有地位权力,就不能不对地位权力更高的人妥协。感情上的亲疏在用人问题上体现得最明显。
自己失去了直接拥有权力的条件,创造拥有权力的人就是最好的办法。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把手都是关键人物。
一把手对副职的分工,一般都能反映出对副手的亲疏。
当干事的时候开始追逐权力,当科长的时候开始使用权力,当市长的时候开始享受权力。追逐权力的时候,是对权力的一种痴迷和热切的向往;使用权力的时候,是对权力的一种支配和适度依赖;享受权力的时候,权力便成为一种精神套餐。
作为一个男人,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不是金钱,不是女人,而是权力。喜欢权力是男人的天性。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权力?原因就是权力的本身就是用来享受的。如果权力不用来享受,那么权力还有什么用呢?还有谁会喜欢权力呢?仅仅是“为人民服务”就能概括权力的特征吗?那为什么总有不少人在有了权力以后又不能为人民服务呢?在权力范围内的一切都是享受,独断专行是一种享受,发扬民主也是一种享受。
享受权力的方式是与个人嗜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工作中感受到的是威风与尊严,这种威风和尊严就是权力的滋味。这一切都是权力和地位所决定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不服气也不行,当了领导就服气了。所以有时候,一个人要真正理解领导的行为,只有自己当了领导之后才能全面理解领导。
除了职位本身赋予的权力之外,还能超越权限办事,这就是正常权力外的附加权力。
别看秘书无职无权,但连接着各级领导,与各部门也能顺利搞上关系。
在官场这个圈子里,凡是上去的人都兴高采烈,可下去的人却没有几个承认自己无能,承认自己平庸,绝大多数都自我感觉良好。
关于“一把手”的权力
在中国,各级“一把手”都拥有绝对的权力,特别是在任命干部和财务方面;特别是越高级的干部越拥有绝对的权力,形成“一言九鼎”的格局。权力制衡真空,贪官一手遮天,监督制约苍白。
贪官一言九鼎可怕,而一言九鼎“正当”更可怕。在给他人谋取政治利益的时候,都是在职权范围内进行,对干部的调整、使用都是按组织程序办理——而正是都在 “职权范围”和“组织程序”内,贪官创造出一个“组织部提单子,书记定调子,考核组走场子,整个程序是花架子”的繁荣“官市”。
一言九鼎不仅“可行”,而且“正当”反映出的本质是社会政制体系存在缺陷,对公共权力运行轨迹的钳制有疏漏。“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 法国大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这样论述权力的使用“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我们时下所见的疯狂追逐和无限滥用权力的“官市”情形,无疑不脱于此。他开出的处方是“要防止权力滥用,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一种权力的边界,必须由其他权力设置,当任何权力运动都会碰上其他权力来有效过问,一切权力就都成了相对权力。如果在社会政制设计上,能形成这样的公共权力结构,便找不出什么权力是绝对的权力,就不可能出现一言九鼎,制度性防腐反贪的关键在这里。
如何推进“以权力约束权力”的社会政制格局,就是民主和法治两大杠杆。因为无论怎样的社会政制设计中,权力网络都必呈“金字塔”型,天然具有自上而下的专制倾向、各级各处“一把手”说了算的人治冲动。所以,社会政制改进完善的关键,是发展立足主权在民的自下而上的民主力量,以及维护谁也不能凌驾践踏的法律尊严、司法权威。
中国属于腐败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调查显示,吏治腐败高居榜首,司法腐败紧跟第二,其余才是经济腐败及其他各类腐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