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脚步》
第55节

作者: 刘一鸣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叫阿瑛先给她住着再说!”
  那时我和当地一些关系都已很熟。
  等到天色渐黑,我们一行六人淮备动身去汤岙,查实一下李军明有否返回家。
  如果还没回来,就从家人那里调查可能的去向和落脚点,为追查提供方向和线索。
  被害人就蹲住在派出所的边上,给我们的压力也是不小的,更何况春节即将来临,我们不想拖着案子过年。
  王耀平带上了所里刚配置的大功率电警棍,那玩意冲击力非常大,我们在门窗铁栏杆搞过试验,在碰触的瞬间会冒出四散的火花,电到人身上是不得了的。
  刘仕军备了二付手拷,填好传唤证让我在存根联中的经办人一栏签字。

  我签上字带上本子去让黄所长签批。
  黄所长签字时问我:“阿如(那些人)去啊?”
  我把随同我去的人报告给他。
  “没带枪吧?”
  他又问了一句。
  “没带枪,我们这么多人没问题。”
  前段时间上面对使用枪支情况作过专门通报,需要严格的审批和报告。
  根据这件事情的实际,我就没有安排申请携带枪支。
  “注意安全,不要骑车去!如果没找到人的话,顺便开展节前治安巡查。”
  黄所长再三叮咛。
  “好的!”
  我回答非常干脆,潜在的意思就是让他放心。
  “大家把自行车放好吧,我们步行去。”
  等我走到大门口,大家都推好了车,我要求大家步行去。
  从所里走到汤岙大约半个小时多点行程,天已经黑尽。
  我们先来到老徐的家里。
  老徐见我们这么多人,知道有事,没有大声问话,招手我们进到房里。

  “李军明有没有回来的信息?”
  “没有!我都安排好的,回来应该能知道。”
  “不能再等了,马上过年了!”
  “这样候着不是个办法,我们只能主动出击了。”

  老徐听我这么一说,明白了我的想法。
  “那走,上他家看看,做做他父母的工作。”
  老徐带上他常备的那把加长的手电筒,陪我们出门。
  老徐在我们前面带路,他的那把手电因为加了一节电池特别的亮,我们尽可跟着放心前行。

  来到一座四合院,老徐给我们指点了李军明家的具体方位。
  “后面有个后门,要去人堵上。”他轻声对我说。
  “王耀平,你带郑松和卢圣明去后门。”
  我也轻声地作了分工。
  估摸王耀平他们已绕到后门,我们敲响了李军明家的大门。
  “谁呀?”屋里的电灯亮起,并传来女人的声音。
  “我阿财,阿嫂开下门。”
  “介夜锁格事体(啥事情)?”
  李军明的母亲边开门边不解地发问。

  见到我们这么多穿服装的民警站在门口,她脸上立马浮上一陈惊恐的神色。
  在她惊呆的同时,我们推门而入。
  扫视房内情况、掩上大门守候、交淡问讯同步展开。
  半坐在被窝的李军明父亲也开始穿衣起床。
  “李军明在吗?”

  “不在。”
  “最近一个礼拜回来过吗?”
  “没有。”
  “这几天有没有寄钱回来?”
  “没有。”

  “他去哪里知道吗?”
  “他在宁波冷库里做工。”
  “有地址吗?”
  “没有。听他上次说是北仑一带。”
  “他还有兄弟姐妹吗?”
  “有个姐姐嫁到朱溪。”
  “朱溪那个村?”

  “黄家岙。”
  黄家岙是黄所长的老家,有一天我和王耀平去屿岙工作时心血来潮去过那里,把黄所长从副所长提拔为正所长的喜讯告诉他的妻子,顺便蹭了一顿饭。我记得那年黄所长是四十一岁。
  在对话的过程中王耀平他们仨人也转回屋里。
  面对一屋子的民警,这夫妻俩应该预感到了什么,手脚忙乱地拉凳子椅子要我们坐下。
  我让他们别搬了,我们这会就要走。
  “军明出了什么事啊?”
  “他在外做生意与人家有个纠纷。”
  “那等他来了去处理好。”
  我与老徐走到一边小声议了一下。

  “会去他姐姐家吗?”
  “有可能。”
  “你叫他妈明天去看一下。”
  “嗯。”
  老徐临走时对李军明的母亲作了一番交待。
  走出李军明家,老徐带我们沿着村子上下转了一遍,几乎都是黑灯瞎火的。
  夜色下的村子一片寂静,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仿佛在抗议我们这行人打扰了这片宁静。
  接下去我们又去了下一个村庄,那儿到是查到了个“事”!
  我们一行六人在汤岙村口那座横跨小溪的石桥边与老徐分手。
  “明天我等你电话。”
  我再次叮嘱老徐要向我反馈李军明的情况。
  “我叫她(李的母亲)一早去朱溪。”
  穿过二三公里的机耕路就是新塘村。
  我们拐进村子内部的一条小路进行巡查。

  两边的民居都没有任何灯光。
  我们也很安静的前行。
  解放鞋踩到路上沙石时发出的“嚓嚓”声清晰地传到耳中,增强了平安宁静的气氛。
  我联想到家乡的父母和亲人此时一定也已进入了梦想,他们一定想不到我在深夜里还在寒风中带队巡逻。
  晃忽中有种幻觉感到自己正走在家乡的小路,边上正是自己家的房子,我带着战友保护家人乡邻安然入睡。
  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心头传过一阵热热的暖流…
  “有灯光!”
  郑松低低的喊叫声把我从幻觉中拉了回来。
  “轻一点!去看看。”
  这个时间亮灯的人家都是我们重点查看的目标。
  我带着大家围了过去。
  “红中!”
  “碰!”
  屋内的声音虽然压得很低,但外面还是可以听得很清楚。

  那会我还不会打麻将,但曾在正月初一老家边上头村看到过。
  四个人围成一桌,桌上放着些零钱,很专心致志地抓牌打牌。
  “那是赌卜!”
  我一直这样认为。
  我们围着房子的后门透过门缝看了好几分钟。
  四个打牌的男人中有两个我认识,一个是乡里负责海塘建设的领导,一个是大徐区工商所的所长。
  眼看着他们打好一副牌付好钱,要重新整牌开始打第二副牌的当口,我用手敲响了那道后门。
  因为是小赌卜,我没有让人去堵前门。
  有位我不认识的中年男子来开门。
  我们随着半开的木门挤进屋子里。

  “这么晚了还在巡逻啊!张班长。”
  那位乡领导与我见过多次,先和我打招呼。
  我示意了一下没有正面回话。
  走近桌子只看到一桌没有码整齐的麻将牌。
  “你们在赌卜!”
  我神情非常严肃。
  赌卜是万恶之源,在家时和到部队上都这么教育的。
  我当时打心底里是这样认为的:这种打麻将行为即浪废时间,又影响家庭,而且带有不劳而获的封建剥削思想,明显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应该严厉打击。
  日期:2021-02-09 07:1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