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妖怪档案——1000余种古妖资料详考》
第38节作者:
虫离先生_ 日期:2020-08-07 13:43:35
十二.懒妇鱼
两晋和南朝制度规定,百姓每年需向国家缴纳定额的布、绢、丝、绵之类纺织品,作为赋税的一部分。所以时风“男耕女织”,除了一家人穿衣盖被之需,还要备足国家征纳,家家户户终年纺车不停。
淮南有户姓杨的人家儿子讨亲,娶来的儿媳好吃懒做,尤其不耐织绩,常常纺织纺到一半,就趴在纺车上睡着了。婆婆为此大为不满,因为这关系到全家的安全,假如到了征收截止时间,所纺织物不敷应缴之数,官府追究下来,非吃官司不可!因此每每苦口规劝,但不晓得儿媳是天生体弱还是懒性难移,任凭怎样敦劝,总是屡教不改。有一天,婆婆又一次撞见儿媳坐在织机前瞌睡,终于忍无可忍,拿起织布梭子就打,打得儿媳抱着脑袋逃出了家门。儿媳哭哭啼啼地游荡到淮河岸边,望着滔滔流水,越想越委屈:这个家是不能再待了,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也不能回,天地虽大,竟再没有容身之地!惭恚绝望之下,闭上了眼睛,沉河而死。
但懒姑娘的悲惨命运并未就此终结,传说她死后变成了一种怪鱼,也许是生前吃得太胖,这种鱼含有大量油脂。在电灯出现之前,中西方沿海地区的居民多有使用鱼类和鲸类油脂点灯者,懒姑娘变成的“懒妇鱼”,每头可以刮取上百斤脂膏,自然是理想的灯油来源。
懒妇鱼油点亮的灯烛却有一样古怪:此灯点在书房里、织机旁,这些工作学习之处,灯光便暗弱昏微;移往章台舞榭、笑筵歌席,这些热闹欢娱之所,则马上焕然明亮[1]。世人因此为这种灯取名叫作“馋灯”[2],大家都说,灯光的明暗,必是因为懒姑娘禀性难移:“你看看她有多懒,连她所变之鱼的膏油都是好逸恶劳的!”
这个故事在古时候常拿来讲给女孩子听,本意是为劝勤惩惰。不过一些民俗和名物学者着眼点不同,他们考察认为,懒妇鱼在现实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唐代博物大家段成式对此有一番详细披述,他说:
“奔�4�5…非鱼非蛟,大如船,长二三丈,色如鲇,有两乳在腹下,雄雌阴阳类人。取其子着岸上,声如婴儿啼。顶上有孔通头,气出哧哧作声,必大风,行者以为候。相传懒妇所化。杀一头得膏三四斛,取之烧灯,照读书、纺绩辄暗,照欢乐之处则明。”[3]
据段氏考证,懒妇鱼在唐代也叫“奔�4�5”,体型硕大如船,身长可达两三丈之巨,腹下有乳,头顶有个圆圆的孔。有时脑袋露出水面,用圆孔噗嗤噗嗤地喷气,则顷刻之间,江上必起大风。行船者视此为一种物候,每当见到懒妇鱼浮水喷气,赶紧摇橹靠岸,以避风雨。
头顶有孔可以喷气的大型淡水哺乳动物,无疑是一种鲸类。中国的淡水鲸类,主要是长江江豚和白鱀豚。江豚体型较小,多数不超过1.8米,白鱀豚则可以成长到2.5米,那么“大如船”所指的,应当是白鱀豚;但“顶上有孔通头,气出哧哧作声,必大风,行者以为候”,却是江豚的习性,江豚性情活泼,不太害怕接近渔船,渔民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它们的特殊行为,作为预测天气的参照。暴风雨来临之前,气压降低,江豚需要加快呼吸频率以获得足够的氧气,这时候,江豚圆圆的脑袋就会高高露出水面,朝向即将起风的方向,古时的渔民认为这是江豚在“拜风”,江豚拜风,预示着暴风将至,江豚也因此博得了“拜江猪”、“追风使”、“屯江小尉”的雅称。
白鱀豚和江豚数量均较稀少,外形又依稀相似,古代学者没有标本参照,只靠渔民零散片面的口述研究,难免将两者混淆为同一物种。所以懒妇鱼的身上才会兼具白鱀豚和江豚两种动物的特征—它实则是由于古人辨物不明而创造出来的混合形象。
“豚”是“猪”的意思,自古以来,白鱀豚和江豚就有“江猪”之称。之所以被当成猪,大概跟白鱀豚长长的吻部有关。白鱀豚的吻突既长而圆,从正面看,酷似猪的鼻子,那些见过白鱀豚的渔民大概会这样描述:“很胖,身子圆滚滚的,眼睛很小,鼻子圆而长”。其他人听了,就难免脑洞大开:“唔,那不就是猪么。”
懒姑娘变鱼的故事也因此演生出另一种版本,说她投河之后,不是变鱼,而是变成了类似山猪的怪物,常常潜入农田嚼食禾苗。防范之策,是在田边悬挂织布的梭子,懒姑娘远远望见织梭,想起被婆婆殴打的痛楚,自然不敢下田偷食了:
“懒妇即山猪,雄大而多力,口旁出两牙,长六七寸,甚猛利。肉味美多脂。以机轴维织之器置田间,则不敢近。齿长,辄入海化为巨鱼,状如蛟螭,而双乳垂腹,名曰奔�4�5。谚曰:‘朝为泡鱼,暮为蒿猪;朝为懒妇,暮为奔�4�5。’刺妇女之不能服勤者也。以奔�4�5油为烛,照饮酒则紫焰生花,照读书则昏昧作晕。”[4]
古时缺少标本,没有影像,大多数人无缘见到白鱀豚的实体,胡乱猜测,因有指鲸为猪之误。今天,我们明确了白鱀豚的生物分类,纠正了古人的错误,但所能见到的白鱀豚,却只剩下了标本和影像。
白鱀豚是世界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数量最少的一种。1984年前,宏观估计全世界(主要在中国)尚有400头存活;到2002年,已锐减至不足50头。2004年,长江南京段发现了一只搁浅死亡的白鱀豚,这也是最后一次野外发现白鱀豚的记录。2006年,长江淡水豚研究组织痛切宣布,白鱀豚可能已经功能性灭绝—即使还有少数个体存活,也不足以保持种群繁衍了。[5]
它们在长江嬉戏了两千多万年之久,挺过了山川变易,挺过了无数次恶劣的气候剧变,我们这一代人,却不得不亲眼见证这种古老精灵的消失,这是白鱀豚的不幸,更是人类的悲哀。
眼下,长江江豚的生存境况同样极其严峻,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料显示,1993年长江至少还栖息有2700头江豚,十五年后,这个数字下降了近一半;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最新数据,中国现存的长江江豚,仅剩约1012头。如此岌岌可危的规模,要维持种群繁衍,已经相当吃力。
在白鱀豚功能性灭绝后,守护长江江豚的意义,已经不仅止于守护一个物种的生存。一直以来,粗放的经济开发模式,不断野蛮掠夺着长江资源,而作为回报,回馈长江的只有无情的污染和破坏,长三角地区污染物排放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四倍。养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真的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承受了儿女太多的索取和打击,不堪重负。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而守护江豚,不独需要上层的决策,更需要你我的支持。
请多多关注江豚保护工作,不要放任冷漠将现实的生物,彻底风化成传说。
上图:白暨豚
上图:江豚
[1].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2].明.张岱《夜航船》
[3].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4].清.李调元《南越笔记》
[5].Turvey S T , Pitman R L , Taylor B L , et al. First human-caused extinction of a cetacean species?[J]. Biology Letters, 2007, 3(5):537-54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