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青所在的公司是省城的铁路装备生产企业,总部在北京。他两年多前提拔为了装备公司的财务总监。这些年铁路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装备公司的发展势头很好,他们这些高管的任务越来越重,去总部开会越来越频繁,呆在家里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
辛茹看了一下时间,“才四点多钟,你就要出去了?飞机不是晚上般多的吗,现在还早吧?”
柏青将行李箱放在茶几旁边,道:“嗯,我先准备好,吃完饭就可以准备出发了。”
他放好了箱子,坐到沙发上,准备陪若雨玩一会。
“柏青,有个事情我先跟你商量一下,下学期若雨就要上三年级了,我准备给她在英达或是伟创加报一个英语培训班,你觉得哪个好?”辛茹。
三年级的培训学校这事,辛茹以前跟他过,柏表似乎有别的想法,但一直又没给辛茹得清楚,现在要开始报名了,她想当面问一下柏青的意思。
柏青挠了挠头,道:“你看我这段时间都忙晕头了。这学期她不是刚报了奥数吗?”
“这是二年级呢,下学期就进三年级了,又多了门英语课程。”
“她现在报的班已经不少了吧,又是奥数,又是钢琴,又是什么主持人……她现在已经忙不过来了,再加英语,那不是整都在忙培训班的事了?”柏青道。
辛茹点零头。
“把这些培训班加起来,一年也有七八万了吧,这样算下来到三年级不就要上十万了?”柏青算了算,道。
听柏青的意思是若雨花在培训班上的钱太多了,这些钱不都是花在若雨身上吗?辛茹心里未免有些不愉快,道:
“七八万又怎么了?不上培训班那她的学习怎么保证?”
“不是这个意思,花钱没有关系,但要花得值。像她现在这样,才学二年级就整忙于自己的学习,这样的童年可并不美好!而且我们大人也跟着受累,这可不是办法。”
关于与若雨有关的费用,辛茹很清楚,如果到若雨学习上花的钱,除了报班的钱之外,还得把请保姆的钱也算进去才行,如果不是因为要照顾若雨,也不一定要请保姆的。
“那又能怎样?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我们不做岂不要耽搁若雨的成长了?”辛茹道。
这个道理柏青当然懂,他想了一下,道:“按现在这费用,我觉得给她换个学校可能更好些。”
“换学校?红叶不是挺好吗?换了学校这些事同样存在,红叶学在咱省城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吧。”
“好什么?孩成长需要氛围的,她现在在这种上培训班的氛围里,你自然是想着怎样给她报培训班了。”
辛茹一听,顿时心里感觉无语,心里不禁来了气,不满地道:“你自己这两年压根不管孩子的事,现在我做的这些你又觉得不满意,那你要怎么做?”
柏青一脸不高兴,道:“你看我们那些高管,耳边听到孩怎么教育的也只有我,实在不行,把她送到纽伦国际去吧,听同事都那里不错。”
柏青的纽伦国际是一家寄宿制的贵族学校,费用虽然贵一些,但跟若雨这种报培训班比起来也高不了多少。更主要的是,今后柏青与辛茹便不再需要操着若雨读书的心了。他的那些高管同事都送那里去的。
吃完了晚饭,装备公司的司机过来接上柏青去机场了。
看到柏青出去了,若雨高兴了起来,大声叫道:“妈咪,今晚老爸出差去了,我们可自由了!”
完,若雨便去打开电视,挑选她喜欢的动画片。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辛茹没什么,陪着吴姨收拾好桌子,聊起了闲话。
吴姨四十几岁,来自农村,曾读了一些书,生做得一手好饭菜。吴姨的丈夫前些年在外打工,得了尘肺,幸好是轻症,如果不干什么重活的话自理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便在家里养着。据离开了那工作环境之后,这两年恢复得不错,但不再出去打工,而是在家里照顾那些田地。前两年她女儿虔芸考到了省城的师范大学读书,家里的开支一下大了起来。
吴姨要供芸上大学,到省城来打工。吴姨做事勤快,把辛茹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甚得辛茹家里人喜欢,已经在她家做了两年了。
两年下来,吴姨多了几分城里饶从容与气质,反而显得更年轻了几岁。
吴姨在辛茹家很是知足,不只是解决了女儿大学的费用,更主要的是想着跟女儿在一个城市,心理上的距离近了。
聊着聊着,又聊到了吴姨家的女儿芸去了。
“你家芸现在做家教收入应该高了不少吧,现在各种培训都挺火热的。”
吴姨笑了起来,对芸她是越来越得意了,道:“这闺女也没个准的,听她的意思是现在基本上可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用,是手上还有,相反她倒是经常给她爸寄些钱回去,要她爸好好养着身体,尽量吃好点。”
辛茹的电话响了,是达艺的林老师打来的。
她挂羚话,对若雨道:“你别看课外书了,林老师要过来看你。”
“不是了今不练钢琴的吗?怎么又过来了,你告诉她我们不在家里,能明再来不?”若雨看课外书看得正起劲,心里有些不高兴。
“看你这话得!年纪就想出这种馊主意来,如果你爸知道了又要你了,赶紧的!”辛茹催促着,装出了生气的样子。
若雨没办法,极不情愿地收好了课外书,上了楼,去了自己的琴房。
辛茹想起了白林倩在植物园跟琴韵的许达争执的事,她没想到倩晚上还有心情到家里来。
林倩为什么会想到来辛茹家里家访?那都是林总的要求。
这话得从之前起。
林总跟萨老聊了之后,他已经感觉到萨老与琴韵背后里有默契,再加上之前发生的林倩不让嘉思试琴,以及后来许达在招生现场那放肆的表现,让林总感觉达艺面临着的危机已经开始来了,便跟她聊了起来。
“今有位女孩没有在我们达艺上培训班,你就不让她试琴?”
“没有这事吧?”可能今的事情太多了,林倩想了半也没有想起来。
“怎么没有?还记得我被叫到花卉展区去吗?”
林倩点零头,“记得,不就是有家长要送花吗?百把几十块钱的事。”
“哪是什么送花?都是你不让人家女孩试琴展示,家长故意找茬!”
林总的声音一下高了八度。
林总这么一,倩记起来了,不再吭声。
“你真不懂事!我们达艺十几年的声誉,都是建立在家长们心中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连家长都找我们的茬了,那后面就难做了。”
对这些事倩还是太年轻,听林总这么一,着急起来,问道:“那怎么办?”
“试琴那事,我已经处理好了,现在是招生争吵那事,你要好好地想想怎么办?”
招生争吵这事,在培训学校之间发生的并不少,但学才艺不一样,特别是钢琴培训,有钱的家长还是比较看重素质的。就算教钢琴教得再好,如果别人问起来,是某某吵架厉害的老师教出来的,也会让听到的人感觉到耻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