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工程师为你详解山寨机、品牌机和水货机》
第50节作者:
大佬七 日期:2009-12-15 22:48:29
看到有不少朋友提到魅族的M8,那今天我就再详细说说M8吧。
M8是07年开始研发,到09年方量产,历时两年。为什么会耗时那么久呢?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其中软件的工作量。因为采用了WINCE的操作系统,用英飞凌的模块做电话功能。和采用WM系统不同,WINCE本身就不是为电话而做的系统,所以用它来做电话,先天不足。很简单的一些功能,在WINCE上面做都要很大的工作量,有些功能我看M8现在都还没去做。当然,不少电话的基本功能M8都做了,尽管从软件角度要花不少心思去做。例如彩信,WAP,蓝牙,WIFI这些,还有长短信,语音信箱,USSD等细节都做了。
但是,就我拿到的M8机子来用的感觉,起码在软件方面,M8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要我用一句话评测,就是:M8可以看做是一款高级的MP4播放器外加了一些简单的电话功能。在MP3/MP4播放功能方面,M8是非常强大的,毕竟CPU主频的优势摆在那里。外放的音质尚可,耳机的音质相当不错。播放RM文件时很流畅。但说到电话短信功能的话,人性化方面还是欠缺。如果要说专业一点的话,手机电话的某些应该有的菜单M8都还没加上去。例如,固定拨号菜单,还有拨号键中的0键一般除了0外,还有+、p、w这几个键复用的,而M8上我只看到了0和+在一起。STK的应用也支持得不好,例如M8论坛就有人提到STK功能的RF-SIM中手机钱包功能无法使用。还有,涉及到PIN2码的话费控制的菜单没看到。短信方面,很多设置没做全,例如小区广播这些通常手机必备的菜单都没看到有,此外短信设置的一些常见菜单也没看到,例如信息有效期等等。当然,这些细节我们可能很少用到,但是作为手机而言,没有这些却是一个遗憾,尤其是STK支持方面。除了这些,还有另外一些细节,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用另外章节说说USSD、STK、固定拨号、小区广播、语音信箱等大家很少用到的但是一般手机又都有的功能。
易用性方面,还是拿常见的电话短信功能来说。电话本的查找方面,易用性很差,感觉比一些用MTK方案做的手机都不如。短信方面,输入法有拼音、笔画、手写。但是拼音是全键盘的,键盘很小,更要命的是,M8采用的是电容式触摸屏,必须手指压下去才能触屏起作用,指甲点下去都是不行的,因而接触面必须很大。这样的话,全键盘的时候用拼音写短信易用性很差,很容易选错字母。此外,还有个五笔画输入法,但是键盘布局感觉不合理,按键照样细小。手写输入法倒是可以,但必须用笔,而且不能全屏输入。而根据经验在路上或者坐公交车发短信的时候,两只手用笔发短信是很难的。这个短信和我之前介绍过的诺基亚5800的(S60第五版)短信的易用性落差很大。还有稳定性方面也有所欠缺,有时玩着玩着会弹出“应用程序错误”之类的提示框。
上面有朋友谈到M8的常用软件,这个我感觉更是M8的心头之痛。魅族的目标是做中国的苹果,可惜魅族不是苹果,M8也不是iphone。由于没有采用WM系统而采用WINCE,网上现成直接可用的软件几乎为0,特别是电话短信相关的WM系统软件,统统不能用在M8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魅族专门开放了API接口供第三方开发,而且仿效苹果模式开辟应用商店,但是就其影响力而言,还远不及苹果之万一,所以目前能用的第三方软件还是很有限。
除了软件方面,其他方面也会有些不成熟的地方,例如比较致命的一点就是信号问题。之前很多反馈过M8电话容易漏接的问题确实存在,新版本已有改善但是仍然有此现象。并且由于采用WINCE串口访问英飞凌模块的架构,凡是涉及到有关SIM卡的访问,都将会很慢,例如查看存在SIM卡里面的联系人。
我本身是做软件的,所以在写上面文字的时候,难免会以比较挑剔的眼光去看软件方面的东西,平心而论,总体而言,M8采用这个架构,两年时间能做到这个水平已经不易。如果要和国际一流公司去比,十年内都是难以匹敌的,稳定性能做到像MTK这样的成熟方案商,估计也得五年以上,如果要说追赶,就还得保证五年内人家原地不动。并非我悲观,而是中国的环境比较浮躁,从培养人才的机制到培养企业的土壤,在国内都很差,国人就会大嚷什么做自己的操作系统,结果弄个麒麟的还是90%抄开源的Freebsd的内核,说搞中国的CPU,弄个汉芯是靠农民打磨MOTO的假芯片,弄个龙芯吧,又又是到最后独立签约MIPS是标志着自主产权的“CPU核”战略失败。。(关于龙芯中,我认为最客观的评价请看这篇文章http://www.20ju.com/content/V131923.htm)。罗嗦这么多,只是想说,我们国内水平和人家差得太远,能踏实做事的企业不多,还是希望魅族一路走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