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两宋》
第23节

作者: 海历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以上种种无一不是赵匡胤为了消除五代时期军人乱国的弊端所采取的措施,而且他做得相当的彻底。有个词叫做矫枉过正,还有说法就是矫枉就必须要过正。然而,这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走极端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事,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古往今来的历史无不应证了这一点。可悲的是,我们的历史却经常性地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使某个时段掌握住了平衡,可时之日久这个平衡也成了一个极端,一旦矫枉的手段和措施没有即时跟进且既得利益集团的实力又足够的庞大和难以撼动,那么问题就随之接踵而至地出现。

  日期:2020-10-27 00:09:46
  北宋初年直到仁宗朝时期,重文抑武的国策确实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北宋进入了自唐朝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另一个高峰,可那得益于开国之初的宋军在战斗力上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军事保障。承平日久之后,随着削弱并限制武将权利和地位这一国策的持续深入地执行,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
  当宋朝进入真宗朝尤其是仁宗朝以后,在面临西夏李氏集团的挑衅和进攻之时,宋军完全处于被动的境地,而镇守一方的边境主帅则是清一色的文人,全是满嘴喊着仁义道德的孔夫子门徒,范雍、夏竦、范仲淹、庞籍、韩琦,这些从小舞文弄墨的名士们成为了镇守边关的大员,而种世衡、任福、狄青、张岊这些当时的勇将则被他们牢牢地摁在身下,成了只能听从这些饱读圣贤之书的文官们指令的机器人。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你让孔夫子去跟强盗讲道理吗?这里不由得想起澶渊之战时高琼责骂冯拯的话:现在辽国人就在城下,你这么有才怎么不赋诗一首把敌人打跑啊?

  北宋与西夏的战争打成了什么样大家都清楚,不管原因如何,正是在赵宋的几代官家以及那些一代又一代的文官大佬们的注视下,西夏一步一步地做大,以致最后终成分庭抗礼之势,甚至北宋都去了西天可西夏却还活蹦乱跳。这个小鬼从赵光义时期开始就一直跟宋朝死掐,直到最后耗死了北宋,可以说,如果没有百余年间与西夏的缠斗,那么宋朝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经营自己的北方边境,甚至于神宗和哲宗皇帝完全可以把他们继位之初的旺盛精力用去对付已经腐化的辽国。

  我没有贬低上面那些名垂后世的大宋名臣的意思,但事实上他们确实不能被称之为合格的边关主帅。所谓文武双全,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个人能够在其中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便已经很难得了。

  客观地说,我不认为重文抑武的国策有什么错误,真正的错误在于后面的那些皇帝在执行这条国策的时候走了样,错误地领会了这条国策的精神和精髓。当然,这里必须要为赵光义先生说句话,他虽然不具备其兄长在驾驭和控制武将方面那种收放自如的能力,但可以看出他还是很倚重武将的,宋朝武将被文官彻底打压下去是在真宗朝的后期以及仁宗朝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里,西夏开始坐大,赵光义时期西夏的李继迁不过是游击队长,而世人都知道正规军对付游击队有多难,即使换做赵匡胤去对付估计也不一定就能好到哪里去,除非来个霍去病将李继迁一干人等来个一锅端,但是很遗憾,后来的李继隆并不是霍去病。

  无论是赵匡胤还是赵光义当政的时候,军人在边关的重要性和地位都是得到了保障的,而他们也很好地驾驭了这些边关的悍将们。赵匡胤时期的边关守将个个都忠实于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李汉超守关南,马仁瑀驻瀛州,韩令坤控常山,贺维忠镇易州,何继筠领棣州,这些人构建起了宋朝在北方的军事长城,这些人的家眷子嗣都在京城且待遇甚厚,他们也时常被召入京城向与皇帝汇报工作,而他们在边关也拥有相当大的权利,开市贸易、用金钱招募死士和间谍,既造福一方百姓又镇守西方边境随时准备打退入侵之敌。

  这就是赵匡胤兄弟俩对武将的驾驭策略。看过杨家将的人都应该知道天波府,那就是赵光义给杨业赏赐的宅邸,而事实上,上面所提到的这些边关守将们也都在京城里有大房子,而他们的子嗣有好多都在为皇帝站岗,每天准时打卡上下班。
  重文抑武,可在后面这种国策变成了重文压武,文臣全面性地压倒了武将甚至是取代了武将。所以说,宋朝之所以没能压服西夏以及北宋最后的灭亡其问题的根源不在于赵氏的前两任官家身上,而在于继任者对这项国策的理解和执行上。
  写了这么多,全是因为杯酒释兵权而引发的一些感慨。当然,这只是个人的见解,个人对重文抑武的见解。后世很多人将赵匡胤的这一策略视为北宋甚至是南宋最终灭亡的根源,但我个人觉得这个责任不应该由赵匡胤来承担,他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而且也给了后世子孙们操作的案例和方法,但随着澶渊之盟的签订以及和平岁月所带来的文官集团不可避免地全面崛起和坐大,这导致了重文抑武这一国策彻底地走了样。

  那这个责任应该由赵恒和赵祯来承担吗?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命运和上天来承担,而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时也命也。
  日期:2020-10-27 00:10:41

  回到公元970年——大宋开宝三年八月,赵匡胤下令给他在御驾亲征时担任行军前营指挥使、洺州防御使郭进在京城盖豪宅, 有关部门说他的标准太高了,这种标准是用来给亲王和公主们用的。赵匡胤听完大怒,他说:郭进守卫边疆十余年,这样的边关功臣难道还不如我的儿女吗?赶紧办,休要再多言!
  如此所为,如此驭将之法,怎能不让那些边关将领感恩戴德呢?这一招,他的弟弟赵光义后来也学得那叫一个有模有样。
  在这之后,赵匡胤正式下令攻伐南汉。
  早在公元964年,赵匡胤就令潘美攻下了被南汉占据的郴州。潘美在这一战里生擒了十余名南汉的官员并把这些人带往开封去见赵匡胤。有一个人叫做余延业,他是南汉的扈驾弓官,也就是南汉皇帝的护卫里面统管弓箭手的将官。赵匡胤听到他自报官职后就来了兴趣,于是他叫人拿来一张弓箭,让这个人展示一下身手,谁知道让人大跌眼镜的一幕出现了:这人竟然无法拉开这张弓。赵匡胤哈哈大笑,这南汉人这么就这么一点能耐?连一张弓都拉不开!

  事实是什么?这人是一个太监。
  赵匡胤又问他南汉国内是个什么情况,余延业于是就将南汉的皇帝是如何的残暴荒淫说给赵匡胤听,赵匡胤听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史称其大为惊骇,然后不无震怒地说道:朕必当救此一方黎民!
  不过,这时候的赵匡胤其重点在于平灭后蜀政权,而且南汉又被南唐给隔绝在了岭南,搞定南汉的事只好先暂时放下。当然,他也不是什么也没做,他下令南唐的李煜给南汉的皇帝刘鋹写信过去,让南汉归还之前从南楚手里抢到的州县,结果是可以想象的,南汉的皇帝刘鋹根本就没搭理赵匡胤和李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