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的打工仔》
第41节

作者: 拉K
收藏本书TXT下载
  林元搜索了一番,查到了几个玻璃工艺厂的地址。
  他决定第二天去看看。
  源汇建材市场后面的仓库就有一家玻璃工艺厂,离林元的仓库不到1000米距离。
  店门口堆放了很多碎玻璃。
  招牌上服务项目上是割破璃,玻璃磨边打孔、门窗的制作。
  没有喷砂房、喷漆工艺,连直边机和干夹机都没有,更不用说玻璃雕刻了。

  林元走了几家建材市场,看见玻璃工艺店都只是门窗的制作,简单地划玻璃,磨边钻孔,稍微复杂一点的都做不了。
  整个南仁市竟然找不出一家象样的玻璃工艺厂。
  他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关于玻璃加工机械的一些价格,总共投资七八十万就能开一间不小的玻璃工艺厂。
  几天后就到了热闹的春节。
  初三,林元开车带上一家人去苏绥走亲戚。

  这回吴晓波和舒美琴两口子对他格外客气。
  连吴晓波也破天荒的叫了林元一声姐夫。
  林元把农行别墅小区那块地皮挂到商业广告上去销售。
  年底就有一个苏绥人打电话给他问他出售价格。
  林元约他年后见面。
  吴依娜带小孩去凤凰岭祭拜游览,林元借故到了农行别墅小区。
  小区内有六排,上百栋建好的别墅。
  小区规划比较好,环境幽静,还有蓝球场,羽毛球场。
  业主都是银行系统的人。
  林元那块地皮的位置座落在中间。
  十几分钟后,约好的黄先生也来到。
  “老板是外地人吧,怎么有一块农行别墅的地皮?”

  “我老婆就是苏绥人,我有一块别墅地皮也不奇怪吧。”
  我想卖,你想买,各取所需。
  “地皮位置还是比较好,老板,你现在卖多少钱?”
  “50万。”

  他从系统抽奖值价50万抽来的,系统还提示,地皮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不过,他不指望这块地皮给他未来带来多大的收益。
  他只想在南仁投资开店,把资金全部用到刀刃上。
  黄先生认为这块地皮50万也不贵,整个苏绥县城都找不到环境比这里更好的地皮了。
  所以他当场跟林元签了购买合同,并且付了十万元定金到林元帐上。
  黄先生长得斯斯文文,戴个眼镜,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托在苏绥房管所上班的亲戚查询了地皮的真实性。
  地皮拥有者确实是林元,上面身份证号码也是林元的。
  他把这一喜讯拍照发到了朋友圈,连跟林元在小区的合影也发了上去。

  “新年第一件喜事,花50万买块农行别墅地皮。”
  “老同学,你检到宝了,农行别墅地皮才50万,还有没有?我货款也去买一块去。”
  “独此一家了。”
  “老黄,跟你合影的就是卖地皮给你的老板?很面生。”
  “你跟他熟,地皮就给你买了。”
  “他老婆是苏绥县的,听他意思是明年在南仁市发展了。”
  吴晓波恰好跟他们是同学,他一眼看出来了,那个卖地皮的人是四姐夫林元。
  “他怎么有块农行别墅的地皮?”
  这些别墅地皮都是当初单位出资占用的,只有占有单位岗位的人才有资格拥有。

  当然,也有人私相买卖。
  他回去跟舒美琴说:“苏绥县最好的地皮就在农行别墅小区,有钱人想买都买不到。可是,四姐夫却有一块地皮来出售。”
  “你没有烧糊涂吧?你说四姐夫农行别墅小区有块地皮出售,怎么可能,他都一直在广东打工,还是七年前来过一次,加上上个月,他总共才来苏绥两次,他哪来的农行别墅地皮?”舒美琴肯定也是不相信。
  吴晓波点开黄同学发的微信群,指着上面合影的那个人。
  “你说,这个是不是他?”
  舒美琴端详半天:“是跟四姐夫很像,不会是他有个双胞胎吧?”
  “你也是头脑不清醒了,四姐夫是江西人,他即使有双胞胎兄弟也不可能来苏绥县。况且听四姐说过,他老家只有一个弟,一个姐,并没有双胞胎。”

  “为了确认是不是他,你干脆直接问你同学,转给他地皮的人叫什么名字,不就知道了。”
  吴晓波发了一条信息给黄同学。
  “老同学恭喜哦,买到块宅基地,卖地皮给你的人很面熟,他叫什么名字?”
  黄同学索性把林元的身份证复印件都发给了他。
  不是林元,又是哪个?
  吴晓波和舒美琴陷入面面相觑的境地。
  两人一直商议买一块合适的别墅地皮,一直在打听,可是毫无进展。

  去年下半年,听说英华中学对面有别墅地皮出售,每块45万元。
  总共有80栋,据说报名的有168户。
  他们也去缴了十万元报名费。
  可是摇号后却无份。
  明眼人都知道中标者都是已经内定的,看难的后台硬,谁就有份。
  吴晓波是泥腿子进城,一无靠山,二无背景。
  舒美琴虽然老爸曾经是单位一把手,但人走茶凉,也没人卖你的帐。
  求爷爷告奶奶,最终还是没有搞到地皮。
  可是四姐夫却有块地皮卖给他人。
  同样的价钱你卖给我行不行?

  吴晓波开上那辆大众车前往老家那渠村。
  老妈闹着回了那渠村老宅居住。
  四个姐跟姐夫一家人会齐聚在一起吃餐团圆饭。
  他们赶到时,老宅内热闹非凡。
  四个姐正在厨房忙碌。

  林元拿着一叠红包正在给小孩子们发压岁红包。
  “小姨父,这回大方哦,每个小孩发五百压岁钱。”
  “希望小姨父每年都来。”
  小孩子们特别高兴。
  吴晓波作为舅舅,他每年都是给一帮外甥外甥女每人发一百元的,其他几个姨父都是发五十元压岁钱。

  这回给林元抢去了风头。
  但是他知道林元已经是千万身家,在这样的小事上,他不好跟他争锋。
  他总想找个机会,单独问问他,为什么农行别墅有块地皮,不卖给我宁愿卖给别人。
  一家人分几桌坐到一起。
  大姐夫和二姐夫开始斗酒。
  三姐夫和四姐夫开始敬烟。
  “阿元,要么今年我跟你去南仁混饭吃?”
  三姐夫黄冬是个性格爽朗的人,林元初次来那渠村就跟他一见如故。
  “但是你家里那些田地呢?”
  他跟三姐生有两个女儿,家里有四五亩稻田,七八亩坡地用来种甘蔗。

  一年算下来也有二三万元收入。
  “你只要保证每月给我三千元,我那些田地不种也罢。”
  黄冬给林元倒上一大杯茶,对他说。
  “我每月给你五千,你去不去?”
  坐在另一张桌上的郭凯,见了林元以后,一直满脸地不高兴,仿佛林元欠他钱没还似的。

  这种自以为是的屁小孩,带在身边只能是个累赘,不仅不能帮上半点忙,还会闹情绪,给自己造麻烦。
  三姐夫黄冬不同。
  他是个勤快的人,不仅把自己田地里庄稼种得最好,而且还把老岳母那份也做完。
  还可以空出时间帮大姐夫家耕地。
  二姐夫在那渠村路口开了间粉店,多年不种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