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门》
第4节

作者: 屈嘉熙
收藏本书TXT下载

  见此,汤皖再次发问:
  “请问你是中国人么?”
  “是的!”
  “那么既然你是中国人,为何身穿西洋服饰?”
  “我穿什么那是我的自由,你也不穿么?”
  “我和你不一样?”
  “有何不一样?”
  汤皖起身大声道:
  “我穿的西洋服饰在身上,你穿的却在心里!”
  “你回家问问你爹娘,是不是用筷子把你抚养长大的?”
  这名公知明显没有战斗力,几下就被汤皖逼得缴械投降,一时脸色难堪,更无丝毫反驳之词。汤皖的话杀伤力很大,几乎相当于当面指着脸骂他崇洋媚外一般,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时代。
  汤皖的一番掷地有声的话引起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掌声与共鸣,特别是这个中国人普遍缺乏自信心的时代,毒鸡汤的威力空前巨大。
  公知觉得现场很多人看他的眼睛颇为不善,但是又不肯低头认栽,于是不死心的道:

  “敢问先生大名,日后定当好生讨教!”
  这句话在汤皖看来,就跟小学生打架打输了,放狠话一样幼稚。不过既然作为胜利者,自然要把胜利者的做派作全了。
  “免贵姓汤,汤达人是也!东交民巷88号,恭候前来讨教!”
  既然名字不是真的,地址肯定也不是真的,至于东交民巷88号在哪,汤皖自己也不知道,小马甲多准备几个总没错。

  事尽,汤皖转身大阔步走出餐厅,又招来那名车夫,拿出一枚袁大头,耳边招呼了几句,随即潇洒离去。
  作为一个21世纪,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年轻人,是绝对不能受气的,绝对不报隔夜仇,况且有钱就是任性。
  于是,整整半个月,那名车夫每天晚上都去那家意大利餐厅门口,看见要进去就餐的客人就问:
  “请问您需要免费赠送的筷子么?”
  《京报》是华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刊机构,影响力巨大,前几天,梁启超先生刚在上面发文章,抵制袁大头复辟,以至于这几天批评复辟帝制的文章越来越多,而且整个华北文人圈都在讨论。
  不过,今日副刊却多了一篇名为《筷子》的文章,内容赫然是昨晚汤皖在意大利餐厅与公知的谈话内容,整个过程都被完整记录下来。
  于是,由一双筷子进而演化成中国人与外国心的大讨论。而这名为汤达人的年轻人,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甚至对散钱送筷子的举动奉为经典,至于东交民巷88号,查无此人。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不外乎说的就是汤皖目前的处境。
  这几天所有新闻媒体的热点头条基本被两间事情包圆,一是袁大头要当皇帝,大伙集体喷他,拥护者反喷。二是,有些人崇洋媚外,大伙集体喷他,崇洋媚外者反喷。
  而报纸就是喷子们的主战场,所以汤皖把市面上能订的报纸都预定了一份,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的战略。

  原因有三:
  一则为,避开舆论的中心地带,坚决不当出头鸟。
  二则为,还没适应没有网络手机的时代,阅读报纸既可以打发时间,又可以了解社会大事。
  三则,当然是近距离领略民国大师们喷人的艺术。
  正如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呢?在汤皖看来,大师们的议论怎么能叫喷呢?这几天报纸读下来,让汤皖顿时觉得,有文采的人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那不是喷,那是就是当面指着鼻子痛骂!

  比如,最近一代宗师章太炎先生高举反对复辟旗帜,来到了北京,直奔总统府,没见到袁大头,就在总统府的会客厅里张嘴开骂。
  从袁大头家人朋友,问候到祖宗十八代,甚至还不解气,把会客厅砸了。
  就是到了这个地步,袁大头愣是屁都不敢放一个,只能让人把太炎先生软禁起来,每个月发500大洋的生活费,好吃好喝伺候着。
  简直目瞪口呆有没有?简直骇人听闻有没有?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无论其中理由不一,其文人地位颇高都占据其中一条!
  连续在家宅了十几天,看了十几天的报刊,让汤皖对于这个时代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例如,当时让那名车夫增送筷子,本想只是一时出气之举,没想到那名车夫真的就坚持了十几天,直至两枚袁大头耗尽。
  连汤皖都感觉到十分意外,车夫的举动完美诠释了这个时代底层老百姓心灵的真善美。
  门前的小院子里有个石桌,边上有几个石凳子,汤皖又把房间里的躺椅搬出来,每天傍晚都躺在躺椅上,思索如何与这个时代对话。
  这日,与往常并无一般,躺在躺椅上,忽然听见了门前孩子哭声,于是起身打开门。看见一个小孩子趴在门前台阶上,估计是磕到哪里了,正在哇哇大哭。
  汤皖赶紧把小屁孩抱起来,左右看了看,没看到有人,于是就走进院子,把门一直开着,以便小屁孩家人来寻。
  说来也怪,小屁孩也不怕生人,被汤皖抱着也不挣扎,也不哭,直到被放在躺椅上,才说疼。
  不疼才怪,谁磕着台阶谁都疼,只好轻轻揉着。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钱秉!”
  “几岁了?”
  “三岁。”

  “家里几口人?”
  “五口。”
  “那五口?”
  “父亲,母亲,两个哥哥。”

  尽管汤皖问的是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小屁孩对答如流,不禁提起了兴趣。于是再问道:
  “今年是民国几年?”
  “民国四年。”
  “公元多少年?”
  “公元1915年。”这个问题小屁孩想了一会。
  不得了,真是不得了,一个三岁的小屁孩,懂得如此之所,汤皖不禁想到自己三岁的时候,估计都不会数数。
  莫得自己遇到了天才,就是中科大少年班的那种天才?
  仔细回想了一下名人名字,没发现有钱秉这两个字。
  “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钱玄。”
  汤皖再次回想一遍,忽然猛地拍了一下大腿,原来眼前这个小屁孩是钱玄先生的三子,也是未来新中国的科技大佬,核物理学家。
  眼前这个粉嘟嘟的小屁孩,联想到未来赫赫有名,汤皖不禁再一次感受到命运的强大。
  汤皖赶紧进屋子,打来一盆温水,给小秉穹擦手,热敷磕伤的小腿,可不敢把未来的院士给磕坏了。待做好这一切之后,汤皖静等寻秉穹之人前来。等了好大一会也没等到有人前来询问,再一看,小秉穹已经再躺椅上睡着了。
  不过估计也是住在附近,于是,抱起小秉穹,在附近挨家挨户敲门询问。

  不多久,就找到了小秉的家,出来的是一位女士,看到小秉,原本焦虑的颜色瞬间舒缓了很多,眼角似乎刚流过眼泪。
  连忙走来,却不失礼仪,鞠躬致意道:
  “感谢先生,没想到刚错开一小会,就发现这孩子不见了,寻周围家中也未找到,幸遇得先生,感激不尽。”
  出于谨慎的原则,汤皖连问:

  “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面前的女士道:
  “他叫钱三,是我第三子!”
  又问:
  “他父亲是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