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谦倒吸一口凉气,看到李冲从后面挤过来,脸上也是又惊又疑,在后面推了他一把,大喊道:“这人是刺客,欲杀殿下——李冲,你快将这刺客捉住,莫叫他再伤了殿下!”
李冲被韩谦推了一把,差点摔倒,但转念想明白韩谦是要让他不留活口。
李冲自幼随父兄在军伍里长大,手上染过血,不怕杀人,但要他此时去帮三皇子杨元溥补刀、帮着韩谦所出的毒计擦屁股,心头却憋屈到极点。
不过,哪怕此时补刀再拙劣,也要比留下活口要好。
侯府的内侍、宫女慌作一团的围过来,看到这血淋淋的场面,都不知所措;而平日趾高气昂的侯府司记宋莘,这时候都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韩谦大喊刺客,她再看杨元溥左臂被刺伤,四周都是乱糟糟一团,怕院子里还有刺客同党,娇喝着让侍卫以及奴婢将三皇子杨元溥围护起来。
“我们去保护殿下!”韩谦拉住要去捉拿那受伤内侍的孔熙荣、冯翊,往杨元溥那边走去,方便李冲一个人去灭口。
李冲满眼幽怨的瞅了韩谦一眼,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跑过去将那内侍的身子翻过去,将他的头脸朝下,死死的摁在地上,然后一只手勒住其喉管,令其呜咽哀嚎却说不出话来,另一只手反扭其手脚,用膝盖顶住其后腰,一下子就让剪刀戳透过来。
“留活口!”侯府司记宋莘想到要留活口时,但见那内侍被李冲压下,两脚剧烈的抽搐了几下,就软趴趴的摞在那里,也不知道是失血过多,还是喉管被李冲勒得太紧而窒息,最终死去。
“你等真就一点都没有察觉出赵顺德这几天言行异常?”
郭荣眼神阴沉的盯着大堂前所立的内宅奴婢,他没想到两个月盯在临江侯府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他今日回宫办事才半天工夫,侯府就闹得鸡飞狗跳。
韩谦与冯翊、孔熙荣他们坐在堂下,眼睛旁若无事的东西张望,好像今天这事压根跟他没有半点瓜葛。
发生这样的事,谁都不敢隐瞒,郭荣当时不在侯府里,便由侯府副监管保赶往宫中禀告此事。
皇上闻听此事如何震怒,韩谦他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很快就有一队侍卫从宫中赶来,将三皇子杨元溥接走。
之后内侍省少监沈鹤便与郭荣急冲冲赶过来,将众人纠集起来,追查此事;陈德、钱文训带着侍卫营,将临江侯府封锁起来。
事情发生后,韩谦一直都暗暗叫苦,他原本指望三皇子故意失手重创或“误杀”一两个可恨的奴婢,然后主动请罪认错,这样既能令安宁宫难施惩戒,又能在侯府奴婢中建立威信,而他也可以明正言顺的对三皇子“不敢回避、怠慢”,而不用刻意去回避安宁宫无处不在的眼线。
然而,他怎么都没想到三皇子会这么急切,都没有多忍耐几天找更好的机会,竟然是直接栽赃手下奴婢行刺他。
事情发生后,韩谦都有些发傻,也深感后怕。
皇子失手杀人,跟皇子遇刺反杀刺客,压根就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事件,杨元溥只顾着挣扎束缚,却没有去想这其中的区别有多大,有可能会惹出多大的麻烦!
皇子遇刺,通常说来,这么重大的事情,应要发送到御史台及大理寺会同宗正府进行会审。
而一旦将御史台、大理寺及宗正府都牵涉进来,韩谦就完全估算不了事态会往什么方向发展了。
不过,宫里最终派内侍少监沈鹤会同郭荣、陈德追查这事,倒叫韩谦稍稍安下心来,猜测天佑帝并不想让事态扩大,要不然他真不知道要怎么收场。
目前已经查明“行刺”所用的那只匕首,不是赵顺德带进侯府的,而是侍卫营的一名侍卫无意间丢失,而这名侍卫死活不承认与赵顺德勾结,此时被沈鹤、郭荣下令羁押起来进行刑讯。
这时候内宅与赵顺德有所牵连的十数名内侍、宫女,则都被押到大堂审问,但追问整个下午,到此时红烛高烧,也都没有审问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又怎么可能审问出实质性的东西?
宋莘叉腰站在郭荣身后,胸脯鼓囊囊挺起来,那双颇为艳美的眸子,这时候却布满阴霾,盯在李冲身上。
宋莘最初时也是慌乱,只想着确保三皇子杨元溥安然无恙,避免她们会受牵连惹来杀身之祸,但这时候心绪平静下来,自然不难看出今天的刺杀有太多的疑点。
赵顺德长得人高马大,三皇子杨元溥这两个月再怎么勤练骑射,也只是未满十四岁、身体单薄的少年,赵顺德如此仓促行刺未成,却反过来叫三皇子杨元溥拿剪刀给捅了?
众人闻声赶到,李冲第一反应想着先制服住赵顺德,也是没有错,但制服赵顺德的过程中,直接将赵顺德的喉管都勒碎了,这也未免太用力过猛了吧?
而此时不仅将与赵顺德有牵连的内侍、宫女都揪出来审问,还对丢失匕首的侍卫用了一下午的刑,都没有追查出什么蛛丝马迹来,事情还不够清楚吗?
李冲这时候只是盯着铺地的青纹砖看,旁人看不到脸上有什么神色,但看他的肩膀僵直,可见他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韩谦手摸着鼻子,打量站在堂上、满脸阴沉的沈鹤、郭荣。
沈鹤作为内侍省少监、文英殿常侍,是天佑帝最为信任的宦臣之一,虽然是他奉旨追查行刺案,但到临江侯府却极少说话,主要还着郭荣、陈德出面将府中众人揪出来追根问底。
然而沈鹤也不像宋莘,他对李冲似乎并不感兴趣,大半天过去了,眼睛都没有怎么在李冲的身上停留过。
韩谦心里微微一叹,暗感也真是奇怪,以往他对这种种细节都视若无睹,但梦境中人翟辛平的记忆似融入他的血脉之中,从这看似僵持的场面里,他能看到的信息就太多了。
三皇子杨元溥的演技很拙劣,谁都不是傻子,沈鹤能得天佑帝的信任,受天佑帝委派追查皇子遇刺之案,更不可能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其中的破绽?
天佑帝那边得禀消息时,应该就已经猜到此案极可能是家丑,没有将此案发送御史台会同大理寺、宗正府会审,而是派沈鹤过来,目的就是家丑不可外扬。
而沈鹤过来看出破绽,对李冲理也不理,自然是秉承天佑帝的意志不扬家丑外,但他也没有直接将这个案子盖住,而是着郭荣、陈德将府里众人揪出来追查,说到底是沈鹤也不愿意得罪安宁宫。
是不是揭穿三皇子杨元溥的拙劣演技,他其实就看郭荣、陈德两个人进行意志较量吧?
这么一来,沈鹤就不用夹在天佑帝与安宁宫之间两头都不做人了。
当然,郭荣的反应也是很奇怪,将与赵德顺有牵连的内侍、宫女揪到大堂,反反复复也只有那些问题,甚至还用眼色将跃跃欲试的宋莘制止住,不让她按耐不住的将矛头指向李冲。
郭荣在拖延时间,或许等安宁宫那边做出最决的决断,再决定要不要揭开盖子?
又等了好一会儿,院子里传来一声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见午时到宫中传禀消息的侯府副监管保,消失了一下午,到这时候才急匆匆的回来,走到郭荣身边耳语数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