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作为龙雀军仅存高级军将的都虞侯郭亮,虽然在润州一战之后没有受牵连追责,但也一直被朝廷遗忘在角落里。这对此时才三十多岁,年少时就建立军功,得受都虞侯将职的郭亮正是建功立业之年,这数年的蹉跎,实是一种煎熬。
这一次天佑帝封临江侯杨元溥为龙雀将军,执掌龙雀军,还新设屯营军府收编饥民为兵户,以便将来能编训兵户,将龙雀军重新整编起来,郭亮还照旧担任都虞侯,与信昌侯长子李知诰以及次女婿柴建等人一起,乃是临江侯杨元溥及副统军陈德之下的五将之一。
不过,信昌侯李普那边暂时并无意用郭亮,不仅将郭亮踢过来负责屯营军府的建设,还将郭亮之前手下的人马,将其中四百多能用的兵卒挑走,留下百余老弱病残踢给郭亮带到桃坞集来。
郭亮满肚子怨气,即便不敢奉旨不遵,但带着人马到桃坞集来,也只是在兵部确定的屯营军府范围两翼将辕门栅墙建造起来,然后就分兵守住北岸湖滩的东西出口,其他事也一概不管,更不要说参与赈济染疫饥民了。
沈漾身为长史,虽然没有加屯营都尉,但也没有其他人出任屯营都尉一职,沈漾就是屯营军府的最高负责人。
得知沈漾过来,郭亮也只能带着手下两名同样被踢过来后满肚子怨气的营指挥,赶过来参见。
都虞侯已经是中高级将职了,孔熙荣的父亲孔周身为右神武军副统军,也仅比都虞侯高一级。
韩谦倒是有心交结受信昌侯李普他们排挤的郭亮,特客气的将沈漾旁边的座位让给郭亮,但郭亮正眼都没有瞅韩谦一下,倒是站在对韩谦身后的少年赵无忌打量了几眼,才跟沈漾说事去。
看郭亮这副踞傲模样,韩谦心里恨得直咬牙,心想这个一点眼力劲都没有的家伙,活该坐这些年的冷板凳!
当然,郭亮能注意到少年赵无忌,韩谦心里还是很得意的,这少年虽然总是安静的站在角落里,却时刻又像一只蹲在阴影下的猎豹给人威胁。
范武成原本就是兵户子弟,自幼习武不缀,父兄死后过继到范锡程膝下,身手更是青出于蓝,比范大黑、林海峥他们都要强出一筹。
要论单打独斗,瘦弱的赵无忌三四个都不是范武成的对手,但就在狭小的陋室里,一心赶人的范武成却被赵无忌拿弓箭无情射杀,整个过程令林海峥、范大黑他们匪夷所思。
照道理来说,空间越狭窄小,越难用弓箭杀敌。
在韩谦的强压下,范大黑、林海峥不敢待赵无忌生分,经常在一起切磋。
正面对抗,赵无忌站在范大黑那如半截铁塔似的壮硕身体面前,还是太单薄了,但放开场面限制,范大黑非要与林海峥两人联手,才能防得住赵无忌那凶险而出乎意料的进攻。
赵无忌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无敌战将,而天生就是藏在阴影深处的刺客。
很可惜,范锡程他们都是惯于战场厮杀的悍卒,赵无忌想要从另一个方向提升自己,他们都给不出好的指导。
韩谦便让赵无忌也跟在他身边,学习他天马行空随想随教、乱七八糟没有什么体系的杂学,平时主要强化潜伏、斥侯、侦察、野外生存等方面的训练。
当世要成为合格的杀手或刺客,要求绝对比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武将要高得多。
而对下面家兵子弟的训练,除了基础的拳脚刀弓强化身体基础外,韩谦也同样更着意培养他们侦察、斥候、潜伏等方面的能力。
韩谦想着有朝一日,历史轨迹无可改变,他不幸成为大楚的“逆党”,此时的他再傻也不会想着用五六十名人手,去正面对抗追兵。
强化这些家兵子弟的忠诚,训练他们潜伏侦察以及野外生存、最终能保护他翻越山林、潜逃出大楚的本事,才是韩谦此最要紧去做的事。
同样的,这还是要比培养冲锋陷阵的武将难得多,天文、地理、方言以及人物风情、野外生存、急救乃至偷鸡摸狗的下三滥手段都要有所涉猎。
然而,在范锡程他们看来,韩谦就是在乱搞。
只是在《疫水疏》成篇之后,韩谦在他父亲韩道勋那里所获得的信任,压根就不是范锡程这边家兵满肚子意见能推翻的。
因此韩谦有心胡搞,范锡程等人也只能配合着折腾。
当然了,时间才过去不到一个月,不可能立竿见影有什么效果,但也不是没有好处。
四十名家兵子弟,其中十三人是真真正正的家生子,韩道勋以往御下宽松,这些家生子自幼习武、也粗通笔墨,健壮而自信。
虽然韩谦在编训时,强行将这十三名家生子压制下去,挑选饥民子弟统领诸队,谁敢逆抗就用鞭刑重罚,但不管怎么说,饥民子弟初时是没有自信的,而家生子皆满心不服。
不过,饥民子弟表现出来的韧性,要比家生子强得多。
也许常年挣扎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之下,这些少年偷鸡摸狗、察言观色的事情没有少干,他们在斥侯、侦察、潜伏等训练科目上,适应性也更强一些,也就渐渐没有最初的缩手缩脚。
韩谦让范大黑、林海峥带着这些少年,听从沈漾的调遣参与赈济之事,也是借这机会强化他们的适应及应变能力。
冯翊、孔熙荣翻山进入山庄,沈漾这时候才让韩谦带大家去看石灰窑的选址。
石灰窑选在田庄下面的一个溪湾处,这边地势较低,水流平缓,舟船能直接从赤山湖驶进来。
这里原先就有七八户民宅居住,这两天都被迁了出去,七八栋民宅空了下来,范锡程那边就当仁不让,将这几栋土房直接占了下来;还有一座三四亩地大小的晒谷场,地方还颇为空旷。
除了石灰窑外,还能继续往外平整出大片的土地,韩谦走了一圈,暗感山庄可在这里集中建一座较大规模的匠坊。
龙雀军的屯营军府就在山庄的南面,往后在赤山湖北滩修建房屋、筑堤屯田,需要大量的工具。
乃至龙雀军要真正的组建起来,兵甲战械乃至兵将袍服,指望国库拨付是不现实的,主要还是要屯营军府这边自行购买或生产。
韩谦就想着山庄建筑一些匠坊,还是大有可为的。
韩谦现在不奢望能染指龙雀军的兵权,但怎么也要想办法从龙雀军身上吸点血下来,才不枉他冒这么大的风险将《疫水疏》献出去。
别人又怎么知道韩谦心里打的小算盘?
范锡程从江乘县雇请的几个烧石匠,都是黢黑精瘦的小老头,脸皮皱得跟老树皮似的,看到沈漾等大人过来,紧张连话都说不溜,好一会儿才搞清楚他们建窑烧石灰的办法。
韩谦这些天看《考工记》、《谷明药编》,里面都有提到烧制石灰之法,但记叙十分简略。
韩谦看书还以为当世人就言简意赅这臭毛病惹人讨厌,但问过范锡程请过来的这五名烧石匠,才知道当世烧制石灰,手段就是极其的原始。
用石块或黄泥垒灶,在灶中铺一层薪柴再一层青白石,垒加两到三层后,闷烧一个昼夜,便能取用;更简陋的,就是地上挖一个土坑堆柴烧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