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年代》
第43节

作者: 陈袍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易青可不仅仅是想要做个演员,当明星虽然好,可是混到最后最多也就是个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他可是要做海贼王的男人。
  相比较而言,京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虽然小,但是机会多多,连冯裤子那样的都能混出头,更别说他了。
  想到这里,易青故作为难:“央视哪那么好进的,再说了,我进去干什么?演戏我就是个二把刀,我想着等红楼拍完,先去找个杂志社什么的,看看能不能先找份工作稳定下来。”
  李虹听了,顿时心花怒放的,也顾不上端着了,赶紧放大招招揽:“去什么杂志社啊,小易,你要是真有想法干这一行,来我们中心怎么样?我给你解决编制问题,直接挂技术岗。”

  来了!
  等的就是这句话。
  易青故作惊讶:“李主任,您这是~~~~~认真的,编制那么好解决,再说了,我去您那边干什么啊?”
  干什么?
  你只要给我写剧本就行了!
  李虹为了好剧本,真的可是要愁死了,中心养着那么些人,可都是一张张等着吃饭的嘴,总不能一直靠译制外国片过日子吧。
  好不容易逮着一个能写剧本的,李虹当然不想错过,至于易青会不会在《渴望》之后就江郎才尽,这种可能性,李虹根本就不考虑。
  就当时放长线钓大鱼了,做一笔长线投资,更别说还有周陵的推荐,那可是国内的红学大家,连周陵都对易青推崇备至,凭这一点就值得她去冒险。

  “小易!我是个痛快人,行不行的,你给句话。”
  行,怎么不行,这太行了。
  自打决定停薪留职去红楼剧组,易青就已经打定主意,以后要在这行混下去,之前他一直在琢磨着等红楼梦拍完,下一步该怎么办?
  他不是没想过找找王福林,能不能在央视给他解决一个编制问题,可是这个念头很快就被他给放弃了。
  这的确是条路,但是这条路肯定不好走,至少要折服一些年头,而他又是个不甘寂寞的人,总不能浪费了重生的优势。
  上次卖剧本给京城电视剧制作中心之后,他就动了去中心的念头,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走这条关系。
  现在既然李虹主动招揽,他哪有错过的道理。
  难道还真指望人家三顾茅庐去请他啊,他算哪根葱,或许李虹的确很看重他,可现在绝对不是端着的时候。
  “李主任,我愿意!”
  第三十五章南下魔都
  京城电视剧制作中心是挂靠在京台名下的附属单位,也算是个事业编制了,放在几十年之后,想要进这种单位,需要的不仅仅是学历资格,考试,还要有人脉,关系才行,一般人想都不用想。
  可易青居然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进去了,看着手里的工作证,还有各种印章,票据,他感觉就跟做梦一样。
  唯一不满的就是易青的师傅宋元了,毕竟想要去中心上班,就必须把饭店那边的工作给辞了。
  帮着办理了离职手续之后,宋元也只说了一句:“是福你享,是罪你受,你自己选的,以后就是吃了亏,也得把腰杆挺直了。”
  手续办完,以后易青就是京城电视剧制作中心挂职的编剧了,属于技术岗位,月工资103块7毛8分钱,他也不知道劳资科是怎么算的,有零有整的,放在当下,绝对的高薪阶级。
  不过易青暂时还没办法上班,这也是他提出的唯一一个条件,必须要等到红楼梦结束之后,对此,李虹也没意见,不过相应的,也提出了一个条件。
  “过完年,你至少得再上交一个剧本!”
  《渴望》是部室内剧,虽然篇幅长,可拍摄周期短,按照计划,年底结束,春节前开始播出,也算是先给全国人民的新年贺礼了。

  可这部戏播完,明年的工作计划还没着落呢,中心那些挂职的编剧根本就指望不上,现在唯一能用的,居然就只剩下了易青。
  易青自然没问题,自打写《渴望》开始,他就发现自己的脑子非常好使,基本上前世看过的影视剧都印在里面,随时可以转化成文字,距离李虹要求的期限还隔着很远,到时候绝对能交工。
  不过现在易青既然是中心的在职员工,编剧费用就不能按照之前卖《渴望》时那么算了,每集20块钱,很少,但是易青很知足了。
  他本来就没指望写剧本赚钱,之前写《渴望》不过是用来做敲门砖的,现在既然门已经敲开了,而且他也有了更快的赚钱渠道,编剧费用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事情说定,易青就先离开了,先去火车站买了夜里的车票,回家收拾好行李就出发了。
  绿皮火车一路的颠簸,让易青格外想念前世大中国的高铁,同时也格外渴望祖国能尽快发展起来,到时候,手机有了,微信有了,高铁有了,干什么都方便啊!
  折腾了十几个小时,下了车易青感觉自己好像是又重生了一次,车厢里那股子臭脚丫子味儿绝对够生.化.武器标准了。
  问了好几个人才打听好路径,到了建行浦东支行柜台一问,认购证的价格和他记忆当中的差不多,每本30块钱,但是必须凭身份证购买,而且每个身份证最多只能买十本。
  这个规定易青可不记得了,现在让他去哪找那么多的身份证?
  眼看着第一个发财计划还没正式开启就要夭折,解决办法自己送上门来了。
  正在给易青办理手续的银行工作人员突然问了一句:“这位同志,你能不能多买点?”
  多买?
  易青自然求之不得:“可你们这边不是规定了,每个人只能凭身份证买十本吗?”
  工作人员神神秘秘的说:“这个还不好办,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要是想多买,拿我的身份证买不就行了嘛。”
  易青这才反应过来,因为认购证严重滞销,银行给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分配了销售份额,可是以当前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拿出30块钱来买这玩意,谁能舍得。
  本来这个工作人员都已经做好准备,实在不行,就自己买上一本,完成一本的任务算是一本的,结果易青主动撞上来了。
  “我要是还想多买,你能不能想想办法?”

  工作人员一听,顿时心花怒放,他们每个人的销售任务是一百本,他只有一个身份证,可是亲戚朋友们还有啊,另外还有同事们,要是一下子都能解决掉,那可真是意外之喜。
  这段时间为了这个认购证的销售问题,他们可没少被领导批评。
  “行啊!你能买多少?我现在就可以联系人送身份证过来。”
  易青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家底:“我现在手头也没多少钱,只有一万。”
  这次过来之前,易青从中心那边预支了半年的工资,别看他眼下还不能上班,可编制已经在中心名下了,去红楼剧组属于外派,另外又找李虹借了一点,凑齐了一万块钱。
  “另外,你们要是能贷款的话,我还能多买。”
  贷款?

  这个就比较麻烦了,易青不是本地人,想要贷款需要一些证明手续。
  易青见对方为难,赶紧把自己的工作证拿了出来:“我是京城电视制作中心的,这是我的工作证,另外我在京城有房产,实在不行可以抵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