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一梁心里的那点痛快瞬间没有了,看着依旧玩耍的孩子们,努努嘴,最终还是沉默了。杜一柱大声对那孩子喊着:“中华,中华,过来,你婶刚炸的鲜鱼,你吃吗?要吃上屋里拿去啊。”那个叫中华的孩子跑过来叫了声叔,摇摇头说:“不吃,我刚吃完早饭呢。”杜一柱说了一声等着啊,进了院一会又出来,拿出一挂鞭炮给了孩子,又帮中华把帽子弄正了,再拿出一个崭新的打火机说:“学好啊,孩子,玩去吧,离远了放啊,没了柱子叔还有呢。”
中午了,大过年的,不用诚心弄,好吃的已经摆满了桌子。不一会,杨秀花把热气腾腾的饺子也端上来了。杜一柱拿出两个酒杯,倒上酒,吆喝着杜一梁喝点酒。电话响了,杜一柱接了电话之后,把拿起的酒杯又放下了,端起饺子,狼吞虎咽起来,边吃还含糊不清地说:“厂里有事,我吃完去看看啊。”杨秀花有些不乐意了,抱着蛋蛋喂着饭说:“什么事啊,大过年的也不让人肃静呢?晚上还去叔家呢。”杜一梁笑说:“厂里有事找我,说明离了咱不行呢,我还是比较重要的呢,呵呵,过年怎么啦,厂里不照样三班倒?”说这些话的时候,杜一柱有些得意,也有些无奈。杜一柱又嘱咐杜一梁,下午要把香案摆上,怎样上香打纸,还说晚上去叔家带这拿那,啰嗦了一通,换上工作服走了。
傍黑的时候,四处已经响起噼里哗啦的鞭炮声,整个城市都是灯火通明,一片喜庆。杜一梁抱着蛋蛋,随着杨秀花来到了叔叔家吃年夜饭。一家人自是欢天喜地,其乐融融。只是杜一梁的心里,仿佛缺点什么,直到杜一柱打来电话,才稍微释怀。春节联欢晚会刚开演,杜一柱穿着工作服就来了,一家人就这样边吃边喝,说笑着看着电视。赵本山的小品刚演完,几个人对着叔婶说了一通吉祥祝福的话语,抱着睡着的蛋蛋要赶回化工厂家属院。杜国兴喝的脸红滋滋的,笑着拿出贰佰块钱,塞进蛋蛋的小红袄里,哈哈地说:“明早让蛋蛋来磕头啊,呵呵,这会竟睡着了哩。”
几个人走回家,杨秀花放下孩子,麻利的收拾了几个菜,又煮了锅水饺盛上,端出整个的鸡鱼大肉摆上香案,上香烧纸,忙而不乱。杜一柱则站在大门顶上,手持竹竿,顶上栓一挂长长地鞭炮,一直搭落在地上,大声喊着杜一梁:“到时间了吗?到了就点啊。”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杜一梁点燃了鞭炮,赶紧捂着耳朵闪到一旁,一瞬间噼里啪啦,响作一团。杜一柱把竹竿高高举起,那鞭炮摇摆着闪着幸福的金光,喷着喜庆的火苗,震耳欲聋的在空中噼啪绽放。这真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鞭炮响完了,杜一梁的耳朵里还嗡嗡作响。杜一柱从屋顶上下来,把一壶酒烫的热热乎乎,把杨秀花也拉来坐下,嬉笑的说:“花啊,这一年你也不轻快呢,你照顾着咱家仨爷们呢,你也喝点吧,呵呵。”说着把酒壶递给了杜一梁。杜一梁站起来恭敬地给嫂子倒上酒,也给杜一柱和自己斟满,附和着说:“就是嫂子,今天你必须得喝点,过年了嘛。”杨秀花酒未先喝,脸已微红,瞪了杜一柱一眼,却转向杜一梁,笑着说:“呵呵,梁子啊,你得跟你哥多学着点,甭管说的是不是真心话,都叫人心里甜着呢,呵呵。”“哈哈,哈哈”三人都放声大笑。
日期:2011-12-06 11:53:42
三。
这一夜,嘡嘡的鞭炮声不曾停过,弟兄俩喝了一夜的酒。清晨六点,杜一柱又拿着鞭炮爬上了大门顶上,噼啪响过之后,碎红满地,灿如周锦。杜一梁在院子里深呼一口酒气:哎,又是一年开始了。
杨秀花起来了,拿出一件衣服扔给杜一梁说:“上屋里换上吧,前几天给你买的秋裤。”“怎么是红色的啊?”杜一梁一脸不解的问。杨秀花在镜子前梳着头,嘴里咬着根头绳,含糊地说:“你不是属虎吗?今年本命年,得带点红,讨吉利的,呵呵,等天热了自己买个红裤头穿上啊。还有啊,今年啊,说话办事的都得加小心啊,免得得罪人呢。”杜一梁不置可否的笑笑,回屋换衣服去了。
“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
“走街串巷拜亲友,多少不能空着手”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正月新春舞龙灯,二月东郊放风筝”
.......
此时的杜一梁正坐在办公室的窗户边享受着温暖和煦的阳光,手拿一份报纸,桌边一杯清茶,轻松惬意回想着春节期间的趣事。
正月十五,与柳梅去大庙的灯会,猜灯谜,自己一个都没猜到,倒是柳梅猜中了几个,获得一个奖品:拳头大的毛绒老虎。呵呵......
正月十八,顺子订婚,对象就是饭店收银的吴娟,顺子这小子脸都乐开了花了....
.......
不管怎么回想,春节确实已经渐渐走远了。大多人的生活较春节以前没什么变化,这简短的假期,只不过是餐桌上偶尔的大闸蟹,取代不了日常的粗茶淡饭。一眨眼,已是冬去春来,杜一梁翻看着报纸,听宋文琴说着钢材市场上业户要求减缓房租的消息,不经意间被一则新闻紧紧吸引。一位老人正式出任总理,记者招待会上,他饱含悲情地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亚洲金融危机来势汹汹;三农问题长期无解;城市失业大军以千万计;出口不增反降,内需不足;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这一段话,不仅在杜一梁的心里,也让那一年的中国蒙上了一丝悲情。
又一眨眼,在北方本不明显的春天好像就要悄然离去了,杜一梁意外的接到了郑刚的电话,原来是郑刚要在五一劳动节这天结婚,需要杜一梁以伴郎的身份参加。杜一梁看着墙上的挂历,嬉笑祝福了郑刚几句,满口答应了。
五一这天早上,杜一梁翻出年前买的西装衬衣,系上领带,昨天还特意理了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杜一梁笑笑:呵呵,小伙还不错。杨秀花从卧室里出来,看着杜一梁说:“中午我们也去酒店,昨天你哥给郑大爷随礼了呢。哎,你在后面跟着,有什么事你得记住啊,早晚也有这一遭的,呵呵。”大门口传来小车的喇叭声,“我走了啊,来接我了。”杜一梁喊了一声来了,出门走了。
日期:2011-12-08 12:06:28
四。
跟着郑刚屁颠屁颠的忙了两天,星期天时又陪柳梅去了南郊的梨树沟看了一天的梨花,这几天把杜一梁累得不轻,快跟上在办公室一个月的活动量了。再上班时,本就无事,杜一梁也就乐得赋闲悠哉。这一悠哉,又是十来天过去了。这天上午,杜一梁与宋文琴又去了趟钢材市场,收到的房租不多,听到的叹息和抱怨倒是不少。回到办公室,宋文琴坐着翻看报纸,杜一梁忙着洗杯子泡茶。
“你看,真气死人呢。”宋文琴把报纸放在杜一梁的眼前,顺着宋文琴那纤细的手指,杜一梁看到了一小块新闻。“......报道,印度尼西亚多处城市发生暴乱,暴乱分子闯入当地华侨的家中以及商店,抢夺财物......据估计,暴乱已致多人死亡,受伤及被强奸的妇女不计其数......对此,中国政府表示强烈谴责......”杜一梁有些惊讶,夺过报纸又仔细看了一遍,喃喃自语的说:“没什么仇恨啊,怎么这样呢?”他哪里知道,那场无异于屠杀的暴动真实的状况和数字,又岂是报纸上写的这样,恐怕,想都想不到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