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闯的寥寥几句就像阳光,让她迷雾滚滚的内心,有了亮光。
丁闯被看的一时竟没说上话,尤其她的眼神,平凡中透露着倔强。
相信是什么意思?
要收山货相信?
说的大道理可以相信?
“当然可以!”点点头,回想说过的话,貌似没有太大问题,心里鸡汤嘛。
“我跟你去收!”张凤英重重道:“什么时候去?”
“明天,今天太晚,明天早上去收!”
“好,我去!”
丁闯见她答应,也就不再这里停留,起身离开。
“哎哎,你还没给我分析呢,我到底跟不跟张武德离婚?”孙梅跟在身后追问。
丁闯一头黑线。
搞定这件事,又去水库看看,张武德几人还在用力砸,已经砸到第五个冰窟窿,按照进度推算,妥妥可以完工,水库边上已经没有人围观,毕竟天冷,也不是第一天砸,大家也都见怪不怪。
不过,村里的议论声更大,除了要捞不可能卖出去的鱼,还要收山货倒买倒卖,都说他一定是疯了,还有人站在张淑花的食杂店里帮丁闯算账,以榛子为例,零买与他收购价格相当,要是有人买的多,他得赔钱。
这还不算运费,人工费等等。
有位“经济学”大师,甚至算出一万块钱存银行的利息。
村里的议论声,让老丁觉得没脸见人,躲在家里整天没露面,下午才回来的的葛翠萍看到满屋的山货,也有种要打丁闯的冲动。
还好。
丁闯知道回家一定免不了唠叨,天黑之后直接去村委会睡觉,还能用电话与林小雪沟通。
“报纸销量正常,我们同事也都在议论,外面怎么讨论的不知道。”林小雪心虚且紧张,作为捕鱼节计划的第一个知情者,又是宣传的执行人,不知不觉间,觉得与丁闯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当然,更让她不安的并不是广告,而是只听过国庆节、春节,没听过捕鱼节,太新颖。
“正常就好,关于小湾村救援的报道,今天还在报上么?”丁闯问道。
“在,目前全国都在弘扬社会道德,小湾村救援的事情很符合价值观,所以这两天一直在头版头条,不知我们报社,还有商报也刊登头版头条。”林小雪不懂他为什么不关心自己的事,反而问起小湾村。
“这就好,这就好……”丁闯心里长出一口气,通过报纸宣传捕鱼节自然不是心血来潮,首先是小湾村的救人,宋市长出面,他的形象一定会见报,连带着小湾村三个字也会深入人心,在这时候抛出“小湾村捕鱼节”才更有说服力。
突兀见报一个捕鱼节,力度太小。
又道:“对了,刊登报纸的费用够么?如果不够我再给你。”
“够了,用不了。”林小雪说了句谎话,其实不够,但她不打算继续要,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心里希望这次捕鱼节办成。
又简单聊了两句,挂断电话。
第二天。
早早起床,先去张武德家叫上孙梅,让她跟着一起,等出来时张凤英已经洗漱完毕,主动站在路边等待,这个动作让丁闯眼前一亮,有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对于张凤英而言,能主动站在门口,着实是不小突破。
没有交通工具,只能步行。
其实张凤英家里的摩托车可以拿出来,可冬天路面积雪太多,轿车都打滑,摩托车更危险,还不如走着去,距离三公里左右,村里人腿脚都麻利,即使张凤英看起来瘦小,半个小时也走到。
“你要收山货?”隔壁村村长一脸惊愕的盯着丁闯:“你爸知道嘛?”
村子相邻,大家都认识,尤其是经过救援,大家都知道那天指挥的孩子,是老丁儿子。
“知道,很支持。”脸不红心不跳的撒谎,说话间又把钞票拿出来:“你看,这就是我爸给的钱,叔,钱都是现结的,马上快过年了,这是给村里人增加收入,麻烦您用广播给喊一声?”
张凤英和孙梅都悄悄把头转到另一边,非常想不通,他为什么能说的如此冠冕堂皇。
“好吧……”村长看到钱,也没了疑惑,一边走向广播一边道:“我听人说你要打鱼卖,那东西能卖出去么?”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还不知道,都得试试……”丁闯没把话说的太满,也没必要说的太直接。
“我劝你还是别弄了,那东西根本没人买,有人买也未必在你这买,纯粹是瞎折腾。”村长说了一句,终于坐稳,打开广播道:“村里来人收山货,榛子、蘑菇、药材都要,现场给钱,想卖的来村委会......再说一遍,村里来人收山货……”
“就两个小时,我们还得赶着去下一个村。”丁闯急忙补充一句,不能在这里拖拖拉拉太长时间。
村长也跟着道:“想卖的快点,两个小时就走……”
丁闯见他说完,又转头道:“孙婶,等会儿你称,然后你记账,我给钱。”
张凤英点点头:“好。”
孙梅握紧拳头,做个加油姿势,重重道:“放心,你孙婶手脚麻利呢,从今天开始,要活的精彩!”
丁闯差点摔个跟头。
不到十分钟,有人拎着榛子走进村委会。
“榛子,收购价一块六。”
其他村,自然不能像自己村子那样价格,这么收就真赔了。
“白蘑每斤一百五!”
“龙骨十五一根……”
张凤英报价,孙梅称,把数量报给张凤英记账,丁闯在旁边给钱,三人配合天衣无缝,只用了一个小时,收购完成。
丁闯身后堆积如小山。
“叔,麻烦你在村里找个四轮车,山货得运回去,放心,给路费。”
没在村里找一是声音太大,容易让老丁知道,二是司机也未必愿意因为他得罪老丁。
只不过,老丁还是知道了。
不仅是他,由于相隔不远,有人来村里打牌,全村都知道。
一时之间,村里又闹的沸沸扬扬,张淑花的食杂店发出阵阵大笑,赵德利像是讲评书,绘声绘色讲述收山货过程,搞的像他看到一样。
整个村子都开始议论。
“逆子,逆子,丢人现眼的东西!”
老丁背着手,在家里急的团团乱转,咬牙切齿道:“他就是来报仇的,老子跟他是仇人,挺好个大学生不当,非得当二道贩子,还收山货,老子的脸都被他丢尽了!”
这个年代,尤其是在农村,大学生确实比二道贩子好听太多,大学生代表前程远大,二道贩子是底层。
“哎……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像中了邪一样。”葛翠萍坐在炕上唉声叹气,也觉得儿子反常。
“他哪是中了邪,分明是脑子丢了!”老丁暴怒道:“你就说水库,光顾着打眼,一条鱼没捞上来,知道村里人这几天怎么说嘛?说他是医生卖棺材......死活糟蹋钱,有一万块奖金,不知道怎么嘚瑟好了!”
说完,又开始走,步伐比刚才还快。
“哎……”葛翠萍又叹了口气,犹豫片刻道:“其实糟蹋钱我倒觉得没什么,主要是怕出事!”
“出什么事?他死外面不回来了?”
“呸呸呸,乌鸦嘴!”葛翠萍瞪了他一眼,随后神神秘秘道:“你别忘了,张凤英也跟着他去,凤英什么时候出过家门?偏偏就跟你儿子走了,而且,她又是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