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河传奇》
第13节

作者: 祁健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甄有财赶着马车颠儿颠儿的跑了一上午,过了中午时才进了蜂蜜山府。
  日期:2021-03-12 06:41:39
  蜂蜜山府是当时东北人口最多、最大、最繁华的县城,望之不尽的长街人头汹涌,赶车的赶车,拉马的拉马,还有一些推手车的,挑担的,街边卖冻鱼、冻豆腐、冻梨、面人、龙须酥、梅花糕、手工姜糖、朝鲜打糕,应有尽有,一派兴旺盛世之象。
  一个棉袄棉裤棉帽棉鞋全副武装的的老人,手里拿着长烟袋,推着一辆上面放着插满冰糖葫芦的手车,悠闲地倚在街边的树干上,吸着一口旱烟,便响亮地喊一声“冰糖葫芦——”。
  嘹亮的喊声,在嘎嘎冷的寒风中传出老远,让听的人都不自觉地享受到一份热烘烘的暖意。
  这是一座多么纯朴、多么美丽的县城。久惯于千里冰封的大地,骤然见着这座县城,心胸中的热血,不禁也随着这老人真纯简单的喊声飞扬了起来,飞扬在漫天寒风的雪花里。
  这就是任何一个人初到蜂蜜山府的感觉,就只是这匆匆一瞥,就只这一句纯朴的呼声,就只这一纯朴的老人,已足以使你对蜂蜜山留下一个永生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象。
  甄有财坐在马车上,目光沿着街道两旁古老精雅的店铺一家家看过去,觉得这实在是个非常美丽的县城,街道平坦宽阔,房屋整齐。
  他也知道这城里最美的,既不是街道和房屋,也不是那些天下驰名的风物和名胜,而是这里的人情。
  无论你是从哪里来的,无论你要到哪里去,只要你来过,你就永远也忘不了这县城。
  日期:2021-03-12 07:02:42
  甄有财冻得嗖嗖的、鼻涕拉瞎的,但心情很好,破例走进了靠街边的一家冷面馆,要了一碗冷面,还要了二两小烧。
  冷面是“中朝合壁”的产物。真正的朝鲜族冷面是非常讲究的,要纯荞麦面,一定要现压的——直接压进开水的锅里。
  冷面不仅仅是凉,关键是汤的味道,要酸中带甜、甜里透酸,再加一点榆树皮,要树的硬皮里面的那部分,目的是增加它的韧劲和滑溜劲。
  冷面是用荞麦加淀粉加水拌匀,压成圆面条,煮熟后浸以凉水,再去凉水伴牛肉片、辣椒、泡菜、鸡蛋、酱醋、香油等佐料,加入冷面汤即成。冷面汤的水是取自深井下的冰水。
  过去,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或过生日时吃冷面的传统。据说,这一天吃了纤细绵长的冷面,就会预兆多福多寿、长命百岁,故冷面又名“长寿面”。

  碗中天地宽,面里扭乾坤。一根根看似简单的冷面条,却要经过几十道细致的工序,分步骤地和面、摊面、压面,摊的方向、次数、压的角度,每道流程都充满了各种精确细节。
  只有每一道工序都比较到位了,最后口感才好。
  甄有财拿过桌上装油辣椒的罐子,舀了满满一匙辣椒倒进了面碗,用筷子搅拌匀了,碗里成了通红一片。又舀了两匙辣椒单独放小碗里,当菜吃。
  他摸出袋里冷硬的干粮,费力咬了一口,嚼了起来,一边嚼一边用筷子捞了少许冷面送进嘴里,用冷面就着干粮,吸溜吸溜的吃了起来。
  他吃几口干粮才舍得吃一小口冷面,再夹一口辣椒,顺带喝点小酒,酒后又喝一口哇凉哇凉的冷面汤,爽口解酒醒脑。
  就这样,酒喝光了,辣椒吃没了,碗里连汤带面也被他吃喝了个干净。”
  甄有财意犹未尽,眼睛不舍的在碗上打转。

  突然,他看见碗沿上还有一小截面,高兴起来,将碗靠近嘴边,用舌头将那小截冷面卷住并顺便舔了些碗边的残汤后,才让舌头满意的缩回嘴里。
  他吃喝得满意极了,却也辣得满头大汗。他用袖子抹了抹嘴,擦了擦汗,这才心满意足起身结账,走出了冷面馆。
  日期:2021-03-12 20:56:16
  甄有财开始采买年货。快过年了,针头线脑吃吃喝喝的都要多备些,村里人平时节省,过年还是舍得花钱的,货备少了,不够卖。
  甄有财不急着去卖参,怕带了卖参钱进货多有不便。
  他专门挑了两块花布和一条红围脖,这是要买给王仙伶的。
  掏钱时,他的心啊,阵阵疼痛!
  可一想到王仙伶那性感模样,他的心又酥了,磨磨蹭蹭的付了钱,叫小贩用草纸包了,塞进了布袋。
  东西采买齐后,甄有财跟人打听,峰蜜山府最大的药材行是哪家?

  路人告之,是庆余堂药行,就在西街拐角处,甄有财谢过后便直奔了过去。
  庆余堂药行规模很大,各色珍贵药材应有尽有,它地处闹市,并不难找。甄有财经过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饭馆、扎彩铺、理发店,终于望见了药行的招牌。
  他走进店门,对店里的伙计拱手道:“兄弟,您这收棒槌不?”
  伙计见是个山民,料是挖了人参来卖的,这事倒也常见,便笑着应了,领往后屋见吴掌柜验货。
  甄有财知道自己手上的棒槌是个宝贝,可具体值多少银两却是没数,他见了吴掌柜后心里忐忑,将参捧给对方验看时双手一直在抖。

  吴掌柜见多识广,他能在这蜂蜜山府最大的药材行坐柜,自不是常人。
  见到这参,他表面上毫无表情,但心里不禁咕嘟一声,吞了口馋涎,暗暗叫道:“好家伙!”
  这参一看就是珍品,人形已备,根须皆长,取时完整,半点不少,用手掂了几下,应在七两以上。
  果然,上称一称,竟有七两八钱,实是难得的好参!吴掌柜当场开出了一千银元的高价。
  日期:2021-03-12 21:10:05
  甄有财听到一千银元后,脸色都变了。他当货郎挑八股绳时,手边只须有一二个银元,便如是发了横财一般,在小孩妇人中间交易,进进出出都用不上一个银元。
  突然听到一下便可得到一千银元,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张开了嘴半天没合上。

  他愣在了当场。这是财神眷顾、横财大发、穷鬼翻身啊。
  他开杂货店一年下来顶多能挣十个八个银元,这一千银元是个什么分量?他一辈子都没见过,实在无法想象。
  斗然之间,眼前出现了一个生平见所未见、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新天地。
  吴掌柜见甄有财发呆,以为嫌少,便循循善诱:“老哥,不少啦,够你半辈子花的啦,不是吹,不是擂,整个黑龙江就俺这能出得起这个价儿,再没另一家了。”
  有时候赚钱就像下大雨,你还没有准备好,一个个黄金元宝就从天上“哗啦哗啦”的掉下来。甄有财这时才反应过来,嘴唇哆嗦着,连连摇手道:“不少,不少,俺卖了!俺卖了!”
  银元是被吴掌柜装进一只布袋后交给甄有财的。甄有财颤着双手接了,这重量,让他感到了下半辈子的塌实。
  一座大城里应有的事物,这蜂蜜山城里都有,包括各式各样的货品,花花绿绿的衣裳,贫富两重天——从一天换一双镶花珍珠鞋的贵妇人到三十文钱就卖给你一宵的老**:从富贵巷出来的富豪在一掷千金赌的奢侈到胡同贫民一家子三天无半粒米进肚,这城市里都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