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说说水浒里的通缉令
古代的交通不发达,所以对于犯罪人员来说,只要跑到别处,就基本等于安全无忧了,当然这不包括宋江这样缺乏独自行动能力的人,其实从水浒的第一回,高俅就通缉了王进,结果呢?如同大海捞针,王进似乎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别说高俅找不到,就是史进都找不到,王进,这个相当于梁山天罡级别的好汉,就这样出场即结束了,他唯一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暴打了高俅一顿!然后被高俅满世界通缉!
水浒传第二回,鲁智深打死镇关西之后,就被全国通缉,水浒里的第二张通缉令由此产生,要说鲁智深这个人长得也属于有特点的人,浓眉大眼,络腮胡子,身材魁梧,按照当时画匠的水平,这样的人最容易根据描述画出来的,我们现在见不到这个通缉鲁智深的告示,所以也不能对那张画像的相似度给予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张画像让天下人知道了鲁智深,知道了那个拳打镇关西的提辖,知道了这个除暴安良的英雄,鲁提辖,你的知名度高的你自己都不清楚!一千贯粪土岂能衡量你的价值!官府去死吧,一只老虎值一千贯,鲁提辖也值一千贯!神马价值观!神马思维逻辑?神马玩意!
话扯远了,我们看的是通缉令的效力,事实上,鲁智深化妆成了一个僧人,官兵就再也抓不到他了,之后,鲁智深也一直以僧人自居,虽然他除了最后圆寂,没干任何一件和尚干的事!但和尚也是人,鲁智深又是个高人,又高又是和尚,这是什么?高僧啊!
其实按照梁山好汉的为人,我相信每个人都是有通缉令的,因为不犯事谁上梁山啊,只是这些通缉令大多数受时间,地点的影响,没有发挥出通缉令的效力,起到的反而是把犯事的人吓唬跑,在保持了本县的安宁之后,让其他城市遭殃,这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做法,大宋的法律很健全,却如同一张白纸,坑爹呢!
水浒里通过通缉令抓住的罪犯几乎没有,刘高都抓住了宋江,直到死都一直以为他叫张三,没办法,那年代的画像经过各县的传递之后,很可能传到目的地之后就变的没了胡子,鲁智深的胡子没了,官府或许会把吴用当鲁智深抓了,没办法,画上怎么画,我就怎么抓!想想,这得造成多少冤假错案啊!
记得武松跑路的时候吗,大闹完飞云浦之后,就藏在十字坡孙二娘处,这十字坡和武松犯事的孟州紧挨,要是放在现在,武松就是变成雷横,插上翅膀的老虎也跑不了,可孙二娘给武松化妆成一个头陀,就从官府的眼皮底下溜走了!于是武松变成插上翅膀的天使飞走了!什么通缉令,玩儿蛋去吧!
官府贴告示悬赏抓贼人,只是一个形式,连点震慑力几乎都没有,目的,就是告诉贼人:官府要抓你,你他妈倒是跑啊!除此之外,我想不到通缉令的其他作用!多年之后,当武松在庙里坐禅的时候,估计一直再想,感激当年那张通缉令,让我全身而退!
日期:2011-02-01 16:42:33
(16)杨志是个倒霉蛋
杨志在梁山里是个比较特殊的人物,杨志基本不是属于被官府逼的无路可走才落草梁山的,恰恰相反,杨志是被后来的梁山首领晁盖逼的才不得不进入二龙山入伙的,所以,杨志和梁山,即使不是血海深仇,也至少是互不来往的!
但最后杨志还是随同鲁达武松一起上了梁山,既然和晁盖等人有着血海深仇,那为什么杨志还是要上梁山呢,有人说,三山归顺梁山是必然,因为呼延灼已经灭了桃花山兵临城下了,即使不入伙,二龙山也得被灭,这个观点算是个原因,但至少鲁达武松杨志不是周通李忠的角色,他们是可以全身而退的,按照水浒里遍地是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家的说法,杨志他们并非无处可去,可杨志还是毅然上了梁山,当然也可以说杨志是为了不破坏兄弟义气才和鲁达武松归顺梁山的,但志不同不相为谋,杨志的选择可以是双向的,这么看来,杨志上梁山的目的只有一个:招安!而当时江湖上能满足杨志招安的人,只有一个:宋江!
杨志据记载《杨家将》里杨继业的后人,忠良之后,当年杨家都快被皇上和潘仁美杀光了都没有反,最后杨六郎的结局也算是很好的,镇守边关,成为一代忠臣,那么,作为后人的杨志自然是不会反的,其实从水浒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出杨志的目的,杨志打翻了黄石岗,是在江湖上溜达,之后被特赦,路上被林冲所劫,王伦诚心邀请上梁山,未答应,再之后是变卖祖传宝刀,误杀牛二,被发配,遇到梁中书,押运生辰纲,即使丢了生辰纲走投无路,杨志是选择了最没出息的做法---自杀!按照他的做事风格,他还可以继续在江湖上溜达啊,像李忠薛永那样街头卖艺,象石秀那样走街串巷,都可以啊,但杨志没有,可以说,杨志从骨子里一直是想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要是不能光宗耀祖,那就死,所以,让他反,比登天还难!
那么,这就可以说明,即使不得以落草为寇,杨志也是乐意招安,因为杨志从出现就一直再重复:要用刀戳出个功名来,他和阮氏三雄,刘唐等人是不一样的!但与呼延灼,关胜等人相比,杨志似乎又欠缺一点东西!第一:他和晁盖集团基本上是不共戴天的,包括上了梁山之后,梁山里有很多矛盾是永远都化解不开的,包括李逵朱仝杀小衙内的矛盾,王英刘唐假扮秦明之事,这些矛盾是根本无法化解的,仇就是仇,兄弟情义是解不开的!第二,杨志为人低调,不是个喜欢出风头和卖弄的人纵观水浒里的记载,杨志话也不多,这不单是从日后在梁山里为人处事能看的出来,之前在梁中书手下大战索超就可以看的出来!第三:杨志和朝廷没有什么血海深仇,没有哪个当官的故意陷害杨志,无论是打翻花石纲还是丢失生辰纲,都是他自己的过错,因此,杨志之于梁山,并没有林冲那样的依赖性,梁山,只是杨志多向选择中的一个!
杨志不是宋江的嫡系,当然更不是晁盖的人,梁山只是杨志为了实现为国尽忠的一个平台,是他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一个舞台,既然西边的梁中书那里不亮,那么东边梁山这边也是可以点亮的!最后的事实证明,要不是中途染病不起,杨志光宗耀祖的夙愿是可以实现的!
施耐庵把杨志写的有些软弱,命运不好,缺乏反抗精神,就连死都没安排杨志战死在沙场,而是死于疾病,看来,施耐庵是写小说,是一个比较偏激的人,只要你倒霉,那就一直霉下去吧,林冲一直忍下去,武松一直孤独下去,王英一直猥琐下去,李逵一直理亏下去,那杨志,也只能一直倒霉下去!死,都不让你按照自己的方式死,太没尊严了吧!
日期:2011-02-02 10:57:26
(17)智取生辰纲(上)
晁盖等七人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这一回,是水浒的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回开始,梁山第二代核心层基本确定,虽然那时候晁盖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要上梁山!这,是梁山聚义的开始,水浒,从这一回,才算真正的开始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