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他赖着不走,常爱香只好说:“如果你再打小朋友,我绝对不让你再来!”
常爱香说完,用剩的早饭糊糊把撕破的画本粘了起来,晾在窗台上。
中午,人突然多了起来,有的大人带着孩子也赶来了。他们不但让孩子吃土豆,自已也跟着吃。因为都是村里人,阿姨们也不好阻拦,只是委婉地说:“土豆煮得不是很多,只能够孩子们吃的!”
这些人装着听不见,仍然一个劲地“唏溜”着往嘴里塞着烫嘴的热土豆。
那个年代,脸皮算什么!人都快饿死了,还要脸皮干什么!
打架后,王五妮一再吩咐刘杏花,不让她告诉自己家里,但还是有多舌的孩子告诉了王母。王母还是把他揍了一顿。
一天中午,刘杏花去上茅房时,刚蹲下正要拉粑粑,突然发现茅坑里有个人样的东西在蠕动,吓得站起来就跑。在门口正好碰到王五妮。
看到刘杏花非常害怕的样子,王五妮赶紧问道:“怎么啦?是不是代生又欺负你了?”
刘杏花吓得话都不会说了,回头用手指了指茅坑。王五妮到茅坑边上往下一看,也吓得“妈呀!”的叫了一声。他看到底下屎汤子有个小孩子。
“阿——阿——阿姨——!”王五妮跑到常爱香跟前,吓得半天也说不清楚。
“怎么啦?五妮!”常爱香问。
“茅子——,茅子里——有人——。”王五妮结结巴巴地说。
“茅子里有谁呀?怎么那么害怕呢!”常爱香问。
“有——有——有一个——屎人!”
“啊!死人!”常爱香一着急,把“屎人”听成了“死人”,吓得不敢一个人进去,就拉了尹秀兰一起去看。结果她们看到的不是死人,而是一个“屎人”——一个在屎汤子里翻滚着的孩子。
尹秀兰赶紧把搭在茅坑上面的横条石使劲挪开,爬着把手伸下去,才把孩子拽了上来,然后放在门板上用水冲洗。冲洗后才看出原来是史楚生两岁的妹妹。好在茅坑不深,摔得不是很厉害,虽然头上擦破了点皮,但无大碍。
原来,史楚生妹妹看见大孩子们都是两腿分别踩在两个石条上拉粑粑,自己也学着那样,结果因为腿短够不着,踩空滑了下去。
尹秀兰一看是史楚生的妹妹,就赶紧找她的两个哥哥,结果他俩早没了影子。原来,吃完土豆后,他俩丢下妹妹,上山玩去了。尹秀兰又赶紧让人找来他们的父亲史二豹。
史二豹一看小女儿无恙后,便开始埋怨道:“你们怎么能让我儿子离开呢!”
尹秀兰一听,顿时气的火不打一处来,瞪着眼说:“孩子都这样了,你他妈的还这么不讲理!你们为了让她也来吃点幼儿园的饭,非要让你儿子把她带来!你说,你那三小子自己还是个孩子,能看得了妹妹吗?你那二小子,傻乎乎的,能靠得上吗?你不说自己不对,倒他妈的怪起我们来了!你那两个宝贝儿子,活阎王爷似的,谁拦打谁,谁能拦住他们离开呢!”
史二豹觉得理屈,就再也没有说什么,梗着脖子,抱着女儿回家了。
由于幼儿园能吃到煮土豆,越来越多的超年龄孩子和不够年龄的孩子中午都到幼儿园来混饭吃。这样给幼儿园滞留的土豆很快就吃完了,所以只好改成喝糊糊。而且规定让孩子本人来领,每人只能领一份,不再多给。这样,不管你们家来多少人,也就这一份。这样,就没有那么多大人和非适龄儿童来了。
不知不觉到了第二年夏天。
这天,王五妮照常去叫刘杏花一起去上幼儿园时,发现她的爸爸刘之丹回来了。
刘之丹一看是王五妮,就和气地和他打招呼,并拿出一把糖来给他。
王五妮毕竟和刘之丹不是很熟,所以没有好意思接过来。
“五妮快接住呀!怎么不好意思起来了!”有福奶奶笑着催促着。
刘杏花一看他不接,就着急地说:“你怎么不要呢?你也给过我呢!”说完,从刘之丹手里抓过糖来硬往王五妮手里塞。
王五妮只拿了两颗。
当时国家糖的供应量很少,只有城里的人才可能消费到它。王五妮只是在省城打工的姐夫刘春耕过年回家时才可以吃到。每次有糖,他总少不了给刘杏花。
“五妮!我今天不能去幼儿园了,我要陪着我爸爸!”刘杏花不好意思地说。
王五妮只好一个人去了幼儿园。
下午,王五妮从幼儿回家走到石坡子跟前时,发现刘杏花等在自己家的大门口。
“五妮!”刘杏花叫住他,难过而不情愿地说:“明天——我就要——走了!”
“走了!去哪里呀?”王五妮好奇地问道。
“去县城!我爸说我该上学了,让我去那里上学!”
听了刘杏花的话,王五妮顿时愣了一下,沉默起来。他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刘杏花会离他而去。
“我想和你一起在村里上,但我爸不同意!说县城的学校好。”刘杏花无奈地说。说完,也沉默起来。
也许是早就想到王五妮会难过吧!沉默一会后,刘杏花安慰他说:“我一放假就回来。到时,我们再一起玩!好吗?”
王五妮难过地点点头。
刘杏花是搭村里的马车走的。走的时候,王五妮一直“十八相送”,送了她好远好远,一直舍不得往回返。
在返回的路上,他一直眼泪不断。
那两颗糖,王五妮只吃了一颗,剩下的另一颗一直装在口袋里舍不得吃。刘杏花走后,这颗糖就成了他对她的思念之物,每当他想念她时,就拿出来看看。时间长了,这颗糖不但包装纸被全部磨掉,糖块也由长方体磨成椭圆体。
一天下午,他从地里玩了回来后,发现那颗糖丢了。一看,原来是衣服兜破了一个洞。他赶紧去玩过的地方找。
本来就如同大海捞针,天又暗了下来,他没有找到。他心疼地哭了半天。
刘杏花走了后不久,因为张凤英要生孩子,有福奶奶很快也去县城了。因为老人也走了,刘杏花所谓“一放假就回来”的愿望也就没有能够实现。
刘杏花走后不久,幼儿园的阿姨通知王五妮和几个小伙伴,说他们该上学了,让他们家里准备好石板、石笔、铅笔和作业本等学习用具。
因为买不起作业本,王老四就把王大妮从城里带回来的包装纸切割成和作业本相同大小的片,然后摞在一起,用棉线把一边缝起来,制成作业本。
新生入学这天,负责一年级教学的田老师让会计刘云生帮忙给一年级新生在课本和作业本上写名字。
因为刘庄人大部分都姓刘,而前边几个领课本的新生正好也都是刘姓,所以当刘云生给王五妮的课本写名字时,也下意识地要写“刘五妮”三个字。但当他刚在课本上写了“刘五”两字时,突然觉得不对,就停下笔赶紧问道:“五妮你姓啥来着?”
“我姓王!”
“噢,对呀!你大是木匠王老四嘛!你当然姓王了。”
于是,刘云生把写错名字的课本放在一边,在另一本新书的上面写上“王五妮”三个字后递给了他。然后又拿过他的作业本,给他写上名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