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情》
第35节

作者: 七枣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百思不得其解。
  看到王五妮在皱着眉头思考,刘杏花没有再和他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希望他能想到问题的所在。
  王五妮突然想到任莹莹的来信。
  “莹莹姐四川那么远的来信都能收到,而杏花在本县的却反而收不到!如果只是一封没有收到,还可以理解为邮局或邮递员的哪个环节出现了失误,但几封都没有收到,那就奇怪了!”他思考着。

  “你给我写的信,信封上除了地址落款外,是不是也写了自己的姓名?”他觉得这可能是问题的关键,便问道。
  “是呀!我给人写信,一般都喜欢在信封的落款后面具上姓名,这样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我的来信。”她说:“我爸说,具上姓名,落款才算完整。”
  “这就对了!”他一拍大腿说。
  他似乎已经找到答案。
  “什么就对了?”她赶紧问。
  王五妮似乎没有听见她的问话,而是自顾自地说:“难道是他?楚生!”说完,不免瞪起了眼睛。
  “你骂谁呢?”看到王五妮有点恼怒的样子,又听到他嘴里说出‘畜生’这两个字,刘杏花赶紧小心翼翼地问他。
  “噢!我说的是楚生的名字,不是骂人!”他解释说。说完后,问她道:“你还记小时候咱们村的那个楚生吗?”
  “记的呀!小时候他也老来我家玩。”
  “对!我怀疑是他搞的鬼!”王五妮想了想,慢慢地分析说:“寄到咱们村里的信都是邮递员送到大队部后,再由大队部转交到收件人手里。前年年底楚生当了大队会计,兼管大队部的日常事务,寄给村里的信件都是由他来分发、转交的,所以我怀疑他看到是你给我写得信时,就不转给我了!”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刘杏花不得其解地问。
  “他从小就对我们俩在一起充满嫉妒,而由嫉妒产生了对我的恨,所以他肯定不希望我和你取得联系。”王五妮进一步分析说。
  “那他不怕你以后向他追查信的下落呀!”她还是不解地问。

  “因为他把信拆开看了,所以知道咱俩以前没有通信联系过。所以,他知道藏匿了我信,我也不会知道。”王五妮继续分析说:“后来,他就干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只要看到是你给我的信,就统统扣下来不给我了。这样也就彻底切断了咱俩的联系。再说,他这人是个无赖,就是我们怀疑到他,他也不会承认的。”
  “对!你分析的有道理!奶奶以前就说过他‘不是个好娃子’!所以我相信他能干出这种缺德事来。”刘杏花气愤地说:“这个坏蛋!太可恶了,我们一定要找他算账!”
  “现在还不是时候!”王五妮说:“虽然这事十有八九是他干的,但我们毕竟没有确切的证据,现在去直接问他,他肯定是不会承认的!等我们想办法拿到证据后,再找他算账不迟!”
  “好!”刘杏花点了点头后,又语重心长地说:“不管怎么样,人算不如天算,他还是没有拦住,我们总算又见到了!而且还成了同学。”
  “是呀!又能经常见面了。”他有点小激动地说。
  “哎哟!我们只顾说话,都忘了吃饭了。来,赶紧吃,快要上课了!”她说着端起碗来。
  他也赶紧跟着吃起来。
  “我吃不了这么多!给你一点吧!”刘杏花说着,把自己碗里的饭给了王五妮一半。她知道他不够。
  两人从小在一起吃饭时,她老怕他不够,总是把自己的饭给他点。今天,她也习惯性地也这样做了。他也习惯性地接受了。
  当王五妮把饭吃完后,刘杏花说:“我们赶紧上课去吧!来日方长,以后慢慢说吧!”
  他俩匆匆收拾起饭碗,走进各自的教室。
  由于学校招收的学生知识程度参差不齐,开始上课时是重点内容复习,内容以数理化和英语为主。老师按照初二的一般程度,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和重点复习一遍。
  虽然王五妮之前一直坚持自学,但毕竟经常在外做工,投入的时间有限,不像兰丽华那样基本是整天在家,自学时间比较充足。由于英语不好自学,所以他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
  开学后摸底考试时,王五妮的成绩排在班里前20名以后,他心里非常着急。

  由于王五妮负责班里的课外兴趣活动,所以对木工很感兴趣的闻童文老师,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都要拉着王五妮去教他做木枪、木教具等,占据了他好多的自习时间,让他格外心疼。后来他灵机一动,觉得不能做这“赔本生意”,就和闻老师来了个“等价交换”,利用和他在一起活动的时间,向他请教英语知识,与他练习口语。
  为了使自己的课程尽快补上去,王五妮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星期天同学们有的回家,有的进县城去玩,有的去会朋友,有的去走亲戚,有的去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的文体老师易佳林的宿舍里去玩,而他一般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早自习,他往往是第一个走进教室。晚自习,他往往是最后一个离开,有时甚至还得让老师来催促他。
  星期日,由于吃早饭晚,这对于别的同学来说,是睡懒觉的时候,而他则和平时一样,早早起来先去教室自习一会后,才去吃早饭。
  一个月的时间,他几乎学习和练习了七年制课本的数学和常识(物理、化学)的全部内容和习题,基本掌握了初二前的课本知识。
  由于经常能和闻老师在一起‘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学英语,所以他的英语成绩进步最快。
  复习完后,他的测试成绩已经排在全班的第13名。
  测试完后,王五妮才第一次请假回家,他回去拿了点过冬穿的衣服,带了点干粮。

  如果刘杏花中午在校吃饭时,往往要分给他一点,所以他挨饿的程度相对好点,但也需要和别的同学一样,从家里带点干粮。
  回校后,高中一年级的课本才发下来。新课本都是针对这届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而定制的试用课本,课本的内容基本是从过去初三的内容开始编起。
  从刘杏花的口中知道,刘之丹经过一段住院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而且也能坚持上班了。
  两年多以前就是因为他身体不好,离开了教学任务比较重的县第一小学,调到了教学任务相对比较轻,离家近的旧街小学。

  因为张凤英和刘之丹感情不是很好,所以对他的照顾自然就很不够。刘杏花每天放学以后总是匆匆忙忙地回家去照顾父亲和料理家务,再加上王五妮自己的学习也很紧张,所以很难见到她。
  第一个学期很短,很快就到期末了。
  期末考试结束后,王五妮进步很大,在全班考了第8名,他很高兴。
  考完试的第二天,王五妮吃完早饭后,在校门口等到进校门的刘杏花。
  “你中午有时间吗?我们去外边吃个饭吧!”王五妮说。

  “有呀!但我请你吧!”刘杏花赶紧说。
  “哪能让女生请呢!我请!”他坚持说。
  “好!你请。”刘杏花没有再推辞地笑着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