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粗人还请教个啥嘛,我姓白,叫白玉堂。”
白玉堂?这名字好熟。
“三侠五义里面的锦毛鼠,和我一个名字。”白玉堂见房冬有疑惑便解释道。
我说怎么这么耳熟嘛,你要是姓展是不是还得叫展昭?
此白玉堂和小说里的白玉堂形象差别也太大了点,小说中的白玉堂风流倜傥、气宇不凡,眼前这位黑瘦干瘪、满脑门的五线谱。
几句话后,俩人的关系近了许多,从白玉堂昨天打架前后的表现看,他虽然有点怕王大猛,但和他绝不是一路人。
在自己车里卖方便面和粉条的想法由于没来得及准备,今天还暂时不能上,但看见了这个为占摊而来的王大猛亲戚,房冬又有了新想法。
死胖子立了大功,除了他那个高速公路标志牌外,还有他那具庞大的身躯,那身和牌子配套、看起来很正规的衣服,和那顶无比显眼的绿帽子。
还有他那张嘴,一直在面无表情地念着广告词:“不好吃不要钱!”
二十分钟后,房冬董事长有了第一批顾客,两个小女孩过来吃了十块钱。
“真好吃,今天都吃饱了才转到你家来,明天直接来你这儿!”一个女孩临走时说。
把房冬心里乐得啊,连下跪的心都有了,赶忙送上五块钱的代金卡,既定的促销政策就是吃一块送五毛。
不久,又有了第二拨、第三拨顾客。
常说人三鬼四,总有人把四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
第四拨顾客是两个打扮得油光水滑的男孩,发型奇怪,服装更怪,领头一个穿了一条大花裤子,打结衬衫还露了一截肚子在外面。
让人看一眼就有种想替他父母教育一通的冲动。
“不好吃不要钱?”这个男孩问胖子。
“对,不好吃不要钱!”
“这可是你说的啊!”两人说完便来到了房冬车前。
这个花裤子男孩问房冬:“哥,也是五毛一串吧?”
“一律五毛。”顾客嘛,当然得笑脸相迎,房冬还随口问了一句:“看你这打扮,完全是艺术份儿,应该是艺校的吧?”
真违心,明明是挨揍的份儿。
房冬对奸商的含义又多了一分理解,不光是在利益上计较,为了讨好顾客连说话也常常是违心的。
那些为了利益欺骗顾客的就更不用说了。
“恩,512的。”
512?这是什么名词,光听过520和521。
自己也才二十多岁就跟不上形势了?
花裤男见房冬没听懂,笑了一下,露出了满嘴的牙箍,看得房冬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512就是舞蹈班12级的。”花裤男这么一说房冬才明白,是舞12。
接着嘛,房冬又说了些恭维话,什么练舞蹈的身材就是好啦、未来的艺术家之类的话,发现假话就得多说,越说越熟练,越说越自然……之后就不用要脸啦。
两人一共吃了十五块钱,和第一对顾客、那两个女孩的说辞一样,他俩是一路吃过来的,已经吃过好几家的了,到了这儿基本就吃饱了。
“说实话,你家的串串确实比前面那几家强,不过我并没觉得多好吃,哥你说咋办?”花裤男用餐巾纸擦了擦嘴说。
房冬的纸可是从批发市场进的正儿八经的四四方方的餐巾纸。
“什么咋办?”房冬本能地问了一句,马上意识到吃白食的来了,这是想赖帐。
不好吃不收钱是胖子的宣传口号,这种口号房冬早就听说过,不稀罕,哪有真不收钱的?
如果你买了说不好吃那不行,老板通常会问旁边的人好不好吃,实在不行老板就会说自己觉得很好吃,反正是不能白吃。
说实话,房冬此时真想给他个嘴巴子。
还是算了吧,昨天一分钱没卖,今天算是第一天开了张,吵吵起来不吉利,听他怎么说吧,顺便体验一下不要脸的新境界,就当学知识了。
“那位胖哥说不好吃不收钱……”
“我们虽然是个小摊,但说话算数,你觉得不好吃就不用给钱。”房冬心里盼着他快点滚吧,再多呆一会儿自己就真忍不住要揍他了。
“哥真爽快,吃东西哪能不给钱呢,闹着玩儿呢。”转回头对同伴说:“掏钱,我刚才把三十块钱全花了,手机也没带。”
同伴拿出手机:“没电了。”
房冬感觉自己马上就要爆发了,这特么谁家的死孩子,这还没毕业呢就提前进入表演行业了?
“没事没事,说不要钱就不要。”房冬多一眼都不想看他们了,刚好这时又来了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房冬便忙着开始招呼他们。
花裤男和他的同伴终于走了,还在边走边演,对同伴骂骂咧咧的嫌他没带钱。
今天把车摆好,串煮进盘里后马小龙他们三个就去了厕所,走了好长时间才回来。
昨天打架时是两个去厕所的,今天还多了一个。
“明天你们不用来了,我和喜子俩人就行。”房冬没好气地说。
“那个王大猛又来找事了?”
“老子不想管你们的饭啦!”
“看看,卖不出钱就不管饭?我们吃剩下的啊!”马小龙嬉皮笑脸。
“还没开张呢?”于光南问,此时车前刚好没顾客。
“数数去。”房冬指了指地下放回收签子的桶,候勇志立刻挤进车里一数:“卖了五十多块?”
“看看,刚卖了几十块钱就牛逼起来了,连饭也不管啦!”马小龙又叫上了。
“不好吃也要钱!”胖子站在牌子下面又喊上了。
得知刚才那个花裤男真没给钱后,胖子就把口号给改了。
能引起人注意才是最重要的,吃不吃和你喊什么口号真没多大关系,改成不好吃也要钱后又来了几拨顾客。
到晚11点收摊时,房冬卖了八十三块钱。
如果按人数算的话,人均消费还不到六元。
这可比河东路开夜市时的人均消费差太多了,就那种水平的串串,人均消费也绝对在二十元以上。
从晚10点开始,这条街上的学生们就明显少了起来,房冬在这段时间里一分钱也没卖出去。
利用这段时间,房冬走出车坐在芭蕉扇下的水泥墩子上,认真观察了一下人流的变化,也做出了一些分析。
造成自己摊上人均消费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新摊没有老顾客,很多人都是走走吃吃,能一直走到最南端的人本来就少,就算来了被胖子和标志牌吸引成为顾客,那也只是尝尝,很多人走到这里时已经基本吃饱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以前曾经分析过的,中专学生年龄小,农村孩子又偏多,消费力本来就有限。
那家卖麻辣面的在房冬从车里出来时就已经在收摊了。
当房冬认为她就是王大猛派来占位子,根本就不是诚心做买卖时,白玉堂却告诉房冬,这个女人今天卖了十几碗面。
房冬差点跳起来,一碗六块,十几碗岂不是比自己卖的也多?
“她也没想到能卖小一百块,还对烤冷面那个说,明天多准备点。”
原来早早收摊是因为没东西卖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啊这是!
胖子告诉房冬,这个女人一直在监视咱们,每来一个顾客她都要盯着看,估计是替咱们数钱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