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汉唐人》
第50节

作者: 月池
收藏本书TXT下载
  “青玉案,青玉案…”嘉敏稍微停顿,众人纷纷大叫。
  嘉敏再次看了柴宗训一眼,一口气说到:“今日头筹,乃是一位赵公子的诗作《汴都元夕》。”
  柴宗训惊了一下,莫非还有写元宵节写得好的诗词,后来失传了?

  不能啊,难道这比诗文也有暗箱操作?
  众人沉默一下,慕容德丰带头大呼:“不可能,青玉案乃是元夕千古绝唱,怎可能还有诗作压过?”
  接着慕容德丰又喝到:“汴都哪位赵公子?才华竟能压倒元夕?嘉敏姑娘可否奉上佳作,让我等欣赏拜读?”
  嘉敏说到:“这位公子,赵公子本不愿应对,只因机缘巧合才写下这首《汴都元夕》,他不愿出此风头,所以大作各位无缘欣赏。”

  这理由实在太过牵强,慕容德丰喝到:“莫不是丰乐楼说话不算话,故意编排出一个赵公子来?”
  “公子…”
  “嚯,没搞头咯。”慕容德丰根本不给嘉敏解释的机会,带头起了哄。
  “嚯…”
  “嚯…”
  众人纷纷跟着附和,场面眼见就要失控。
  此时VIP楼那边有人上来,董遵诲说到:“公子快看,此人便是丰乐楼主事李乐峰。”
  李乐峰与嘉敏交涉几句之后,压了压手大声说到:“列位,今日头筹确属赵公子,稍后我与各位引见。”
  只见VIP楼又来一个人,而且是熟人,赵匡胤之子赵德昭。
  那年同柴宗训一起去城外劝回赵匡胤后,赵德昭便同他一起读书,年前才外放到宋州去锻炼。
  此时底下慕容德丰大叫到:“赵日新,你也忒不要脸了些,把你的大作拿出来我看看。”
  要说其他人起哄,赵德昭倒也无所谓,偏偏是这慕容德丰,二人如父辈一样是发小。
  慕容德丰好舞刀弄枪,赵德昭是个文弱书生,每逢二人意见相左时,慕容德丰都会大叫:“来吧,我俩打一架,谁赢了听谁的。”现在好不容易写首诗,又被慕容德丰当众起哄。
  “赵日新…”慕容德丰再次大叫:“你的才学,别人不知,我却是知道的,你能压过元夕?”
  “姓慕容的,”赵德昭也大喝到:“说我才学不如人,且把你的佳作拿出来供大家欣赏一下?”
  慕容德丰哪会写什么诗词,没有底气的大喝到:“我又没拔得头筹,且把你拔得头筹的大作让大伙儿拜读一下?”
  赵德昭揶揄到:“既是未拔得头筹,你在此间起哄作甚?”
  “我就是不服你,利用家世打压真正有才华之士。”慕容德丰说到:“先不用顾左右而言他,且把你拔得头筹的大作拿给大家欣赏一下。”
  赵德昭平日里本是谦逊之人,但当着花魁,男人骨子里不服输的基因开始作怪。他扫视一眼阁楼下,很多人都面善。
  大周虽武备强盛,但于文治上,实在一般。

  除了先前皇上一阙《江城子》,也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所以南唐国主李煜以及冯延鲁冯延巳俩兄弟的作品才能风靡大周。
  赵德昭自信的掏出一张白绢扔给慕容德丰:“你且看看,当不当得头名?先认真辨认一会,是否识得上面写的是什么?”
  慕容德丰扫了一眼,冷笑一声转头,写《元夕》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他跳起来将元夕词扯下:“我不得不让你看看什么叫佳作。”
  知客将元夕拿上去,只一眼,赵德昭的手便有些颤抖,接着竟然跪了下去。
  除了文采之外,在一起读书多年,他很快认出,这就是柴宗训的笔迹。
  “如何?”慕容德丰大喝到。
  赵德昭不知是害怕还是羞愧,脸颊瞬间通红,不声不响的走下阁楼回了VIP。
  慕容德丰不知内情,只当赵德昭羞愧难当自己退去,转身便大呼:“今日头筹,乃是元夕。”

  回到宫中,柴宗训总觉得丰乐楼这事透着奇怪。
  赵德昭之才,与辛弃疾自不可同日而语。
  花魁嘉敏将赵德昭的诗作列为第一,想来应该是丰乐楼老板李乐峰的授意。
  柴宗训抬头问到:“老董,你说李乐峰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赵德昭诗作列为头筹?”
  “回皇上,”董遵诲说到:“这个很明显,便是要讨好宋王。”
  “丰乐楼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为了能站稳脚跟,先前便与朝中多位重臣交好,以至于传出几位重臣是幕后老板的消息。现在如能背靠宋王,还有何人敢惹?”
  董遵诲接着笑到:“只是他们不知,惹了当今圣上。”
  柴宗训淡淡到:“你以为朕会为了一首词作与丰乐楼为难吗?你说的重臣,是哪几位?”

  “回皇上,便是有娶了花魁的王著王大人,还有王溥王史相,礼部侍郎刘大人,兵部侍郎陈大人。王溥大人虽专心修史,但他在大周文坛素有声名,还是丰乐楼巴结的对象。”
  柴宗训眉头皱了起来:“明面上就有四人,还皆是宰辅之臣,暗地里不知还有多少。”
  “老董,你一定要尽快将这丰乐楼的幕后老板查出来。”
  “臣遵旨。”

  “皇上,”外面响起太监的声音:“宋王赵匡胤求见。”
  赵匡胤不是在丰乐楼喝花酒么,怎地来得如此之快?当是赵德昭向他透露了讯息。
  “宣。”
  赵匡胤进宫见礼:“臣赵匡胤叩见吾皇万岁。”
  “宋王请起,”柴宗训跟赵匡胤从来不来虚的:“宋王连夜见朕,可是为丰乐楼之事?”

  “此事宋王倒不必挂怀,连朕都去体察过民情,宋王去看看亦属正常。”
  这皇帝倒像个坦白痞子,身为一国之君,竟然将流连勾栏瓦舍说得如此轻松。
  不过相处这多年,皇帝常有离经叛道的话出口,赵匡胤倒也并不奇怪。
  “皇上,臣是为他事而来。”

  “哦?什么事?”
  “回皇上,”赵匡胤对到:“方才南唐使臣于丰乐楼宴请臣,并送了臣黄金五万两,臣不知该不该收,所以特来奏请圣裁。”
  柴宗训问到:“南唐使臣为何要送你黄金?”
  “回皇上,”赵匡胤说到:“南唐欲令臣在御驾前美言,勿使皇上攻之。”
  柴宗训笑到:“甚好,宋王不是力主勿先攻唐么,这五万两黄金收得心安理得。”
  “另朕有一言,若非今日得知朕出过宫,这五万两黄金之事,宋王会奏请于朕么?”

  “回皇上,”赵匡胤对到:“臣前往丰乐楼前曾知会礼部,且臣力主勿先攻唐在先,南唐使臣赠金于后,恳请皇上明察。”
  柴宗训想了想,开口到:“这五万黄金,宋王尽可受用,便当朕不知道。”
  赵匡胤对到:“人臣无私馈,亦无私受,臣不敢奉旨。”
  柴宗训说到:“大周乃天朝上国,不宜示弱,宋王且先收下。他日若朕攻唐,尚能出其不备哩。”
  “皇上,”赵匡胤说到:“臣仍主张勿先攻唐。”
  “唐之版图,不弱于周,况唐亦有悍将林仁肇,非蜀、荆南可速胜。倘战事焦灼,若辽人趁势来攻,我将两面受敌,局势难以掌控。”
  “宋王,”柴宗训说到:“朕并未要先攻唐,前日朝会只是商谈而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