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
第12节

作者: 关河五十州
收藏本书TXT下载
  约定的三个月期限还没到,他就心急火燎地发了个文件,自说自话地让张学良当上了国民政府委员,而这个任命,事前压根就没和东北方面沟通过。

  然后他趁热打铁,给张学良发电报,要他赶快易帜。
  时间是两天后,理由是:兄弟,你委员都当上了,再不易帜就太那个了吧。
  没想到张学良并不上当。老蒋的“热情提议”被他毫不客气地一口拒绝:说好三个月就是三个月,一天也不能早。
  显然,日本干涉已不成问题,问题出在张学良自己身上,而对他而言,要想提高要价,没有比这更好的时候了。
  看到新加的条件,老蒋马上来了火。
  其中最剌眼的两条就是:维持保安司令政治制度和东三省税款自征自用。
  作为中央政府,我既管不了你,又收不到你的钱,这算什么狗屁统一?


日期:2009-09-18 07:56:00

  接下来又是一番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地搞了好几个回合,最后还是以老蒋让步而告终。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大喜日子就这样定了下来。
  1928年底,张学良代表东北方面,发出“易帜”通电,表示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南京政府正式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更让东北人激动不已的是,自己的少帅还跟国府主席攀上了亲——老蒋和小张桃园结义,成了异姓兄弟。
  1929年,由于对华外交政策的彻底失败,倒霉的田中内阁终于垮台。某种程度上,这一届内阁实在是被爱闯祸的关东军给硬拖下水的。

  关东军上下也是唉声叹气。满洲最终并入国民政府范围,这是河本策划皇姑屯事件之后,他们所能估计到的最坏结果。费了这么大的劲,却只换来了东北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早知如此,还不如不干了。
  就整个中国和中华民族而言,东北易帜是张学良一生中干得比较漂亮的一件事。自此,这个一直陷于分裂和内战的古老国度至少在形式上完成了基本统一。
  民国时代挥手远去,北洋政府的最后痕迹随着五色旗的落下逐渐消失,而奉军,这个曾叱咤风云的军阀私家卫队,则成了国民政府的地方部队,我们从此该把它叫做东北军了。
  全国舆论一片欢呼,包括《大公报》在内,都认为全国能够得以统一,张学良功不可没(“张氏数年来反对内战、促成统一之功,终有不可淹没者在 ”)。
  东北易帜了,老杨却危险了。

  在是否“易帜”这个问题上,杨宇霆的态度始终如一:坚决反对。
  等到事情已铁板钉钉,他知道大势所趋,阻止不了,就干脆来了个非暴力不合作。在宣布易帜的典礼上,当众拒绝参加合影,并愤然离席。当时在场记者极多,小张领导又一向以好面子著称,被部下当众给甩脸子,可想有多么尴尬。
  当时公开站出来表示反对“东北易帜”的老臣子不少,但像杨宇霆这样令张学良印象如此“深刻”的却绝无仅有。等到发生老虎厅事件,杨宇霆的罪状之一就是“破坏统一,阻挠新政”。
  命运早已亮起了红灯,可是杨宇霆并不知道。
  三国时代有个著名谋士田丰,因劝阻其主公袁绍进攻曹操,而被袁一怒之下关入大牢。不久袁军果然惨败。消息传来,监狱的牢头认为田先生这回肯定能得到平反,连忙给他道喜。
  田丰却一反常态,说出了一番令牢头大吃一惊的话:
  “如果前方部队打了胜仗,我还有活命的机会。现在打了败仗,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

  话没说完,负责给田先生催命的使者果真就到了。

日期:2009-09-18 13:35:21

  杨先生的情况正好相反,假如“易帜”不成,他的下场或许还会好点,现在“易帜”成了,阎罗王可就得向他频抛媚眼了。
  在此之前,杨宇霆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兵工厂的总厂长,但多年在朝野积累下来的声望,却让他实际上仍然处于显要位置。大家也都一致看好老杨,认为他是只潜力巨大的绩优股,少主迟早还得予以重用。
  平时谁对领导有意见,也不敢当着面公开提,惟一的办法就是去找这位老革命诉苦,因为都知道老杨能讲,敢讲,也最有资格讲。
  在老杨眼里,这位他原本就不怎么看好的少帅也的确越来越不像话了。
  张作霖在的时候,开会听汇报那是很严肃的一件事,决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迟到早退。没想到这个纪录被小张领导本人打破了,因为他听着听着就犯困(其实是毒瘾犯了),实在熬不住,众目睽睽之下就扔下一帮老少爷们,自己跑回房扎针去了。

  这件事情传到杨宇霆耳朵里后,他就来了气,三天两头跑去教训小张领导,就差没拖着他去戒毒所了。
  那年头,丨毒丨品还没到沦落到现在这样人人喊打的地步,当官的哪怕是军阀首领好这一口的大有人在,似乎也不怎么丢人。张作霖本人高兴时,也爱弄根大烟抽抽,提提精神。但似乎都没搞到像小张这么上瘾,开会时候也要扎上几针——也许他抽的丨毒丨品提纯过了,有些类似于**因?
  杨宇霆的思维其实很简单,扫黄打非抓毒贩那是丨警丨察的事,我管不着。我要骂你的原因,是因为你吸着吸着,把公事都给耽误了。
  迷网游不怪你,可不能不上学呀!
  张领导其实也不想开会时溜号,那是毒瘾上来,实在支撑不住了。毕竟单位里一把手吸丨毒丨,那在当年也是了不得的丑闻,捅出去要上娱乐版头条的。他是很顾面子的人,巴不得谁都不要再提这件事。没想到老头子闹上门来,不仅像老子训儿子那样训了他一通,还闹得群众都来围观了。

  这下可好,面子里子都别想要了。
  文武大臣对少主人的另外一个最大意见,就是老不上朝。
  老不上朝是有原因的,忙嘛。
  内忧外患够忙的了,但按照一般规律,领导还有比这更忙的。
  那就是忙着找小蜜。

  民国时候的狗仔队其实是很活跃的,八卦新闻也非常之多。据说有好事人士弄了一个美男排行榜(与现在的超男好有一拼),还隆重推出四大天王,当年的风云人物老汪(汪精卫)、周公(后来的共和国总理)、梅兰芳都赫然在列,其中排第四位的就是小张(张学良)。这里插一句,窃以为年轻时候的老蒋也很有型,不知为什么没能挤进前四就被PK掉了。

  这样集财色势于一身的东北大老板,简直就是上帝的嫡亲儿子,他不惹别人,别人也得狂追他。何况小张本身也是情种一个,属于《红楼梦》里贾宝玉一样的人物,不忙得无处分身才怪呢。
  东北的官们要向领导汇报工作,却找不到这位领导,回答说是出差去了。

日期:2009-09-18 15:39:37

  出差回来,也找不到,回答说是正在府里休息呢。
  其实都是一回事:外地出差是为了找小蜜,回来休息是为了泡小蜜。
  老张家的家教其实还是很严的,并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样,高干之家就一定溺爱纵容子女。事实上,张作霖本人是苦出身,艰苦朴素惯了,虽然做了大帅,却仍然像个东北老农民一样,吃高粱米,抽旱烟袋,平时穿的衣服也只是一般料子的长袍马褂,跟现在某些出则进口宝马,入则一身名牌的大款们相比,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老张不仅在生活上对自己苛刻,在家里也是搞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尤其注重对子女的管教。平时吃饭不准挑食,穿衣不准讲究,想出去到娱乐场所逛上一圈,更是连门都没有。张学良虽说从小最受老爸宠爱,但也不能例外。
  直到小张长大从军,挨老头子的批也不是一次两次。

  有回老张去街上逛街,看到几个兵欺负老百姓,拿东西不给钱。一问,原来就是他宝贝儿子手下的第三旅所为。回去后就拿小张劈头盖脸臭骂一通,还关了三天禁闭,连老好人张作相帮着求情也没用。
  大家都觉得,张学良主政东北后不够勤勉。要我看,他其实也有很委屈的地方。
  那么快就接班纯属意外。克服九九八十一难坐上这把交椅后,才发现其实并不舒服。什么都得自己亲自过问,早上起得最早,晚上睡得最晚,一天累得半死不活,还得忍受叔叔大爷们不停的唠叨:当年老帅在时可勤奋,可威严了……(意思当然是现在的少帅既不勤奋,也不威严)。
  亲身经历一把手的苦楚后,小张完全有理由同情自己的老爸。
  在他眼里曾经威风八面的老爸,原来一直以来干的都是这种“周扒皮”式的活——长工还没爬起来,自己就得先到鸡窝边去蹲着。折腾完长工,还得再防火防盗,总之,一天都是这样:玩心眼,斗心机,最后累得骨头散架,做着梦还在学打鸣。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更加其乐无穷。这说的是老张。与小张的理想生活可就差得太远了。

  所以他虽然披上了那件大元帅服,却从来没有真正想过要实现角色转换,再像老爸那样去吃二茬苦,受二茬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