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朋友,也是情敌》
第22节

作者: 东莞小领班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吴三秃这才停止了打嘴巴子的动作,但是这么一闹,他怎么也没有脸面站起来继续喝酒了。就这样,张支书家为两个新兵设的饯行宴以吴三秃子闹场不欢而散。
  从初三到初七,军威与吴三秃子几乎吃遍了全村每家每户的饯行宴。一天到晚喝酒喝得醉生梦死一般。
  一直到了初八早晨,他们才在自己的家里吃最后一顿饭。
  为了给军威送行,父母亲叫来了两个儿子、儿媳妇和孙子孙女,父亲还把军姓辈份最高,年纪最长的那位四爷爷请到了家里。
  四爷爷88岁了。虽然现在耳不聋,眼不花,但是年龄在那儿摆着,军威当兵走了,回来时能不能看到他老人家就是个问题。所以,家里有事,请来老人家,显出了军家的敬老之意。
  乡里讲究“送亲的饺子迎亲的面”,母亲和嫂子提前包好了饺子,又炒了几个菜,饺子煮熟之后早餐就开始了。
  亲人出远门是不喝酒的。这就让早餐显得有点儿压抑感。席间,人们只是频频给四爷爷夹菜,尽量少说话。军威也知道父母亲这是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旦话说多了,哪句话伤感了,就会让席间充满悲伤的气氛。离别嘛,总是件伤心事。军威吃完了饭,就大步流星来到堂屋里,看到两个哥哥分别骑了自己的摩托车,一个载行李,一个载人,准备送军威到乡里集合。
  军威就冲着里屋大喊了一声:“爸!娘!我走了!”

  “走吧!”父母亲异口同声地答应了一句,那口气里,是明显的不舍。但却又是很淡定。他们这是让儿子安心上路啊!
  军威和两个哥哥来到街上,就听到一声凄厉的哭声:“秃子啊,娘舍不得你走啊!”
  “是吴三秃子娘哭。”大哥说。
  接下来,就是一个熟悉的男人的呵斥:“哭什么哭?!你儿子是去部队大学校学出息,长见识。不是上战场。别人想去还去不上呢?你这么哭,不是给孩子添堵吗?!”这是民兵队长的声音。
  路过吴三秃子家胡同,就看到吴三秃的爸爸和姐姐各推了一辆自行车出来,姐姐的车后面是行李,爸爸的后座上一定是坐吴三秃的。
  民兵队长带领两个新兵来到村东头张支书家门口台阶那儿,进院子去打了个招呼,一伙人就冲乡里出发。遗憾的是,张家没有人出来为他们送行。不光是张莲没有出来,就连张支书和张婶的人影也没有出现。
  军威不由地有些失望。心想自己就要出发了,张支书、张婶不出来也就算了,这张莲怎么也如此的没有礼貌,不知道出来送自己一下呢?
  比军威更失望的是吴三秃,他想在这儿一定会见到心里那位如花似玉的莲儿姐。她对自己无义,总不能对军威也无情吧!
  如果她能出现在大门口,自己掉几颗眼泪,说不定就把她感动了,将来两个人背着军威鸿雁传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张莲面对两位即将出发的新兵,还真就铁石心肠一般的没有出现在大门口。这甚至让吴三秃有了一丝希望:大概是军威与她闹了什么别扭吧。或许是出现了有利于自己的机会了呢!
  乡里欢送新兵的场面,并没有军威想像的那么热烈。虽然打谷场挤满了人,但那都是前来新兵家里送行的人。一台重低音音响器在那儿吭哧哼哧的播放着流行歌曲,将几个小学生敲打锣鼓的声音一下子压了下来。
  打谷场一侧停了那辆发往县城的公交班车,车上一个人也没有。全乡共计26个新兵,此刻都背了自己捆绑的背包,整整齐齐的站在打谷场中心,好像是等待什么重要人物的到来。
  军威和吴三秃插到队列里。不大一会儿,就听到张连长点名的声音。
  人齐了,却还是不让上车,说是新来的乡丨党丨委书记要给新兵讲话送行。
  大约十分钟后,一个西服革履的年轻干部在武装部长陪同下走进了打谷场,张小球煞有介事的大喊了一声“稍息——立正!”
  随后不伦不类的跑到乡丨党丨委书记面前:“报告王书记,全体新兵已经集合完毕,请指示!”丨党丨委书记似乎是没有经历过这种阵式,一下子有些诚惶诚恐。倒是武装部长有经验,立刻告诉张小球:“请大家欢迎王书记讲话。”
  “是!”张小球立刻转向新兵队伍:“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书记讲话!”

  天气有点儿冷,新兵们大概是戴了手套吧!鼓掌的声音并不热烈,只听到噗通噗通手套相碰的声音。
  军威仔细的端详着眼前这位新上任的丨党丨委书记,发现他不仅仅是西服革履显得分外洋气,而且有一股来历不明的骄傲自大的样子。
  听说这是一位山东大学毕业的学生,靠了父亲的门路,一下子成了省委组织部的干部选调生,毕业后就被派到乡镇镀金来了。
  人们说,他这丨党丨委书记不过是走一下台阶,用不了几年,人家就是县里、市里的领导干部了。
  在军威的印象中,乡里干部都是朴实无华的人。
  譬如原来的乡丨党丨委李书记,只穿农民们的家常服装,有时候,还在头上缠一条白毛巾,让人看到就觉得亲切友好。
  可这个西装革履的家伙,不但在服装上与农民们拉开了距离,还有那一副茶色的墨镜,分明就是为了偷看人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虽然没有接触过,军威一下子就认为这小子一定是个祸乡殃民的家伙。即使是不腐败,也一定会干出其它的缺德事情来。
  等到丨党丨委王书记讲话完毕,新兵们都是等的不耐烦了。张小球一个“上车”的命令下来,人们便冲到公交车那儿,蜂涌而上。

  到了车上,都是新兵了。军威才发现自己的初中同学马仁忠、王宝玉都在车上。打了招呼之后,就觉得有人拍自己的肩膀,回头一看,却是高中同学永远发。
  永远发虽然高考落榜,但是舅舅在县城给他找了一份企业会计的工作,不知道怎么了?这位精明的同学竟然会辞去了那份会计的工作,决定参军入伍了。也许是他有自己的考虑吧!
  公交车开出了王庄乡地界,新兵们都伸长了脖子往回张望。这是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现在就要离开了,怎么不让人留恋呢?
  车子驶上了高速公路,不一会儿便到了县城。不过,不是县城中心,而是县郊的一个大院子,军威仔细观察,是县委党校。看来,他们好象要在这儿渡过短暂的集训生活了。
  下了车,全县的新兵们集合在一起,听从部队首长的训话。说是训话,实际上就是明确编制,分配人员。
  这一次,王庄乡征兵的张连长成了司值人员,他将所有的新兵整队完毕,便立正向一位首长模样的大胖子报告:“报告司令员,纵队集合完毕,请指示。”
  司令员就指示:“让大家稍息吧!”
  张连长用标准的军人姿态喊了一声“是”,随后命令部队“稍息”,接着说道:“同志们,我们这支新兵部队的番号是第三纵队,下面,请纵队司令员艾司令讲话……”
  新兵们大概是觉得新鲜或者是部队生活的威严所在吧,人们自动的摘了手套,鼓掌的声音就有些雷动的效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