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没有那么的莽撞,等着看吧!”柳铭淇安慰着他们道。
既然是一个干秘密情报的家伙,肯定是一个非常阴冷和心思多的人。
比如冯保冯公公,又比如说戴老板。
这种人肯定胆子大,但绝对不是莽夫,所以至少在今天,高敬绝对不敢把自己拒之门外。
恰好总旗此时笑着走了出来,笑容比起之前要诚恳许多:“世子殿下,都督正好在,您这边请!”
柳铭淇跟大家挥了挥手,径直走了进去。
在总旗的带领下,柳铭淇很快见到了高敬。
身为绣衣卫的老大,高敬的屋子不但不阴森,反而是在光线视野很好的地方,明亮得很。
少年才一进门,就在角落找了一把扫帚,“啪”的一下劈成两半,把棍子的那一截抓在了手里。
此时总旗已经离开了,房间里就他们两个。
看到这副要打架的样子,高敬的场面话是再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他皱着眉头道,“世子殿下,你这是什么意思?”
柳铭淇哈哈一笑,“高大人你误会了,我可不是想要和你比试一下拳脚功夫。”
“那这是……”高敬看了看他手里的棍子。
“我是拿来自残的。”柳铭淇毫不在意的回答道。
高敬:“!?”
自残?
这是什么鬼?
只见柳铭淇接着道,“我知道高大人你很忙,所以我们不要耽搁时间,直指正题吧!……我今儿来,是想要你告诉我,究竟是谁举报的我们。你别说你不知道,绣衣卫都出动抓人了,怎么可能不晓得?”
高敬笑了,面带不屑:“你以为本官会说?”
“你当然不打算说,所以我准备了这个。”柳铭淇扬了扬手中的木棍,“如果没有人告诉我,我就直接打断自己的胳膊。”
高敬的脸顿时就白了一下,阴森的道:“你威胁本官?”
“不不不,你别误会。”柳铭淇笑着道:“我会老老实实的跟所有人说,这是我自己打断的,和你无关。只不过是我因为达不到目的,所以才愤而自残罢了!”
高敬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这个裕王世子,可真不是东西啊!
在胳膊被打断的情况下,他越是说真话,别人就越是不相信真话。
大家肯定都会想,这是本官和他起冲突才下的手。
按照常理来说,哪个世子会白痴到自己打断自己的手,还一个劲儿的自己承认自己发疯了?
况且这位世子昨天和今天才震撼了无数人,以算数会计学说深获陛下赏识,这样的人正在春风得意期间,怎么可能发疯自残?
肯定,也绝对是绣衣卫打的。
哪怕不是高敬,也是高敬的人打的。
高敬就算有好几张嘴,都说不清楚。
沉思之中,高敬缓缓的开口了:“世子殿下,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狡诈。但你也未免太小看本官了!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章制度,本官绝不会受你要挟!”
“不,您误会了,我说的就不是你。”柳铭淇此时声音反而温和起来,“高敬大人肯定是忠于国事,不会多说。但你手下的人却因为本世子的威胁,说出了秘密……为此,高大人您第一时间就执行了家法,打断了他的双腿,并且记录在案,呈交给了皇上。”
这下子高敬真的是倒吸了一口冷气了。
他回想起来,先前柳铭淇说的是“如果没有人告诉我”,根本就没有说他的名字,意思是这些想法,是他早就想好的。
而且柳铭淇还帮他想好了怎么去推卸责任。
如此一环套一环的诡计,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关键当今圣上宽厚有加,断然不会因为这个泄密者泄露了秘密,就把他直接斩首的,顶多训斥和逐出京城罢了。
“你就不怕陛下惩罚你?”高敬沉声问道。
“只要一个人还有用处,那么他的结果就不会差。”柳铭淇道,“再说了,我年龄这么小,陛下只会当我孩子心性,最多打一顿就是了,怎么会计较?”
孩子?
高敬心中苦笑一声,我要有你这样的孩子,睡觉都睡不好,生怕你招惹出什么天大的是非来。
不过柳铭淇的建议却真的给了高敬一条路子,一个台阶。
他只要不想背上“擅伤裕王世子”的黑锅,就只能这么做。
高敬也一点不会怀疑,柳铭淇会不会打断自己的手。
这个外表温和的少年,骨子里就是一个冷血疯狂的人,否则也不可能有这么疯狂的计划了。
片刻之后,高敬缓缓的道:“这个事情,本官自始至终都不清楚。不过你待会儿在旁边茶室休息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个口风不严的人。”
上道!
柳铭淇松了一口气。
对付这样的暗卫大总管,还是要发挥死皮赖脸的牛皮劲儿,才能搞定他啊。
他微微颌首道:“真遗憾,高大人您什么都不肯说,那我们就不能成为朋友了……对了,刚才送我进来的那一位总旗大人,我看他还挺顺眼的,不如让他给我送茶吧?”
高敬一愣,“怎么是他?”
“刚才我让他来禀报的时候,他眼睛里的笑容让我很不舒服。”柳铭淇嘻嘻笑道,“我这个人很大气,一般不记仇,有仇都是当天报!报完了,就没有仇恨了!”
“……”
高敬觉得自己很无语。
你这个还叫大气?
这个世界就没有人小气了!
不就是有点看不起你们这群惹是生非的宗室子弟嘛,人家还带着假笑呢,你就已经记恨成这样了!
忽然有那么一刻,高敬很想开口问柳铭淇,有没有兴趣来接自己的班。
以柳铭淇的天赋和心性,最多十年时间就能超越自己,成为帝国暗里的第一枭雄。
可惜啊,他是宗室子弟!
真是浪费了人才!
幸好啊,他是宗室子弟!
自己才不用担心日后连觉都睡不安稳!
宫中。
从学堂回来,还没有进膳,景和帝便把赵寿叫到了跟前。
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大康朝开国太祖明文规定,凡宫中宦官敢参与国政者,斩之无罪。
后面的几个皇帝,即便是有亲信宦官,却也没有让他们和朝政挂钩,大部分都在宫里干点闲活儿、聊聊八卦就行了。
这也是为什么景和帝明知道宫里的各种开支不正常,也没有去管的原因——宦官们已经没有任何的事情做了,外来的油水也全部断绝,他们还没有男人的生活。如果再不捞点小钱,恐怕他们得集体把皇帝都给杀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前朝有两位皇帝,就都死在了宦官手里。
一个被乱刀砍死。
另一个活生生被捂死。
当然宦官们也不会完全没用处,实在是能力突出的,充其量在内务府和绣衣卫发挥一点力量。
比如说如今的内宫三大主管之一的周明,就是兼任绣衣卫副都督,并没有任何的行动权力,但是包括都督高敬在内,都要受他的监控。
赵寿是景和帝最亲近的宦官,这位大太监一天之中起码有六个时辰是陪伴着景和帝的。
虽然他在宫里并不直接管理多少事情,可即便是主管宫中用度的总管太监钱贤瑞,也得对他恭恭敬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